手机版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 大气环境(2)

发布时间:2021-06-05   来源:未知    
字号:

(2)大气自身条件(天气状况、大气透明度、大气密度)——主要分析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的强弱;

(3)下垫面(海陆差异、洋流、地形、地面反射率等)——大气的直接热源,影响热量的吸收和再分配;

(4)人类活动——影响大气和下垫面。

二、气温的时间变化:取决于地面储热量的多少,落后于太阳高度的日变化与年变化。

1. 日变化:一天中,若无明显天气过程干扰,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即当地地方时14:00)左右。如下图所示:

首先,要明确气温日变化取决于地面热量的收支(储热)状况。其次,明确地面的主要收入项为太阳辐射,支出项为地面辐射。右图中BD之间,太阳辐射曲线位于地面辐射曲线之上,说明收大于支,热量盈余,此阶段气温升高;D点右侧,太阳辐射曲线在地面辐射曲线之下,说明收小于支,热量亏损,此阶段气温下降。图中A点为太阳辐射最强时刻,即正午12点;D点为地面热量由盈余转为亏损的时刻,即地面储热量最多时刻,它比A点在时间上滞后约1时间将此热量传递给大气,使气温达到最 高,因此C点又比D点在时间上滞后约1 小时。气温最高时刻C点,是一天中大气 辐射、大气逆辐射最强的时刻。

2.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气温的变化幅度。 一般规律:大陆性气候大于海洋性气候; 凹地(山谷)大于高地(山峰);低纬度大于 高纬度;晴天大于阴天。

化:(注意:回归线之间赤道附近地区为双波型: 3. 年变

最高为4、

小时。然后再经历一段

4. 气温年较差:大陆性气候大于海洋性气候;高纬度大于低纬度

三、气温的垂直分布。

1. 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理论上每升高1 000米,气温下降6℃左右。

2. 逆温:若对流层局部出现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即某一高度气温高于正常值,称为逆温。一般逆温层上热下冷,阻碍空气的垂直运动,不利于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有利于雾的形成并使能见度变差,加剧大气污染的严重程度。逆温按成因可分为:

①辐射逆温: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辐射强烈,近地面大气迅速冷却,而上层大气降温较慢,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黎明前最强,日出后自下而上消失。夏季较弱,冬季较强。②地形逆温:在盆地和谷地中,夜晚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循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倒置现象。③平流逆温: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气层上,由于暖空气的下层受到冷地面或气层的影响而迅速降温,上层受影响较少,降温较慢,从而形成逆温。主要出现在中纬度沿海地区。④锋面逆温:在锋面上,如果冷暖空气的温度差异比较显著,由于暖空气位于锋面之上,而冷空气位于锋面之下,也会产生明显的逆温现象。 四、气温的水平分布

1. 受地球球体形状影响,太阳辐射高低纬分布不均,气温基本上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等温线大致东西

2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 大气环境(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