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评价标准
• 多余度:就是指增加的监督码元多少。例如,若编码序列中平均每两个信息码元就添加一个监督码
元,则这种编码的多余度为1/3。
• 编码效率(简称码率) :设编码序列中信息码元数量为k ,总码元数量为n ,则比值k/n 就是码率。 • 冗余度:监督码元数(n-k) 和信息码元数 k 之比。
五、汉明码
•
汉明码又叫线性分组码,它是一种能够自动检测并纠正一重错的线性纠错码。 • 汉明码一般可用(n , k)表示。其中,k 是每组二进制信息码元的数目,n 是编码码组的码元总位数,又称为
码组长度,简称码长。n-k=r 为每个码组中的监督码元数目。
• 简单地说,汉明码是对每段k 位长的信息组以一定的规则增加r 个监督元,组成长为n 的码字。在二进制情
况下,共有2k 个不同的信息组,相应地可得到2k 个不同的码字,称为许用码组。其余 2n -2k 个码字未被选用,称为禁用码组。
• 码重:在分组码中,非零码元的数目称为码字的汉明重量, 简称码重。例如,码字 10110,码重w =3。 • 码距:把两个码组中对应位上数字不同的位数称为码组的距离,简称码距。码距又称汉明距离。例如,“000”
=晴,“011”=云,“101”=阴,“110”=雨,4个码组之间,任意两个的距离均为2。再例如 11000 与 10011之间的距离为3。
• 最小码距:把某种编码中各个码组之间距离的最小值称为最小码距,用d 0表示。最小码距是码的一个重要
参数, 它是衡量码检错、纠错能力的依据。
• 汉明不等式:设信息位的个数为k ,监督位的个数为r ,码长为n=k + r ,则汉明不等式为
六、奇偶校验法
常用的奇偶检验法为垂直奇偶校验、水平奇偶校验和水平垂直奇偶校验。
七、循环冗余校验(CRC )
CRC 校验码的计算步骤如下:
① 设G(x)为r 阶,在数据块M(x)的末尾附加r 个0,则相应的多项式为 ;
② 按模2除法用对应于G(x)的位串去除对应于 的位串; ③ 按模2减法从对应于 的位串中减去余数(总是小于等于1)。结果就是要传送的带循环冗余校验码
的数据块。
下面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校验码的计算过程。
• 假设4位的信息位为1010,生成多项式G(x)为 ,那么G(x)的二进制表示形式就为1011,因为G(x)
为3阶,所以要在数据块M(x)后面附加3个0,变成1010000。
• 用生成多项式G(x)1011去除1010000,可得余数为011,
• 所以传输的数据块为1010011。
2121
r
r
n k r -≥≥++r x M(x )r x M(
x )r x M(x )31x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