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研究试验,创制了一种用于医治风湿跌打等疾病的药酒,取名“万应药酒”。初为自用,并赠与街坊乡民,后因疗效确切,前来购药者渐多,药酒渐渐也传出了名声。时值佛山工商业兴起,冯炳阳看准这一时机,于明朝万历年间,将药铺迁到佛山镇正埠渡头(佛山汾宁里,即现今百货大厦),在这里搭了一个棚子出售药酒。冯炳阳年老后,将药铺交由儿子冯了性打理(约1659年)。
冯了性,字嘉会,号了性,生于崇祯三年(1630年)冯了性天资聪颖,生性好学,协助父亲经营店务。父母历来虔诚礼佛,冯了性深受影响,向往佛学。青年时,抱着慈怀济世的愿望,悉心进一步提高“万应药酒”的功效。他游历了不少名山古刹,遍访名医高僧,一度削发修行,既练武功又潜心求学。在修行期间,方丈赐名“了性”。
3 普济众生创敬修堂
敬修堂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在广州城南口挂牌营业(今人民南路175-179号)敬修堂创始人钱树田名字叫世禄,字宠光,号树田,人称树田公,生于乾隆十八年癸酉(公元一七五三年)三月二十日。自幼习读儒家典籍,年轻时曾多次应秀才考试,却都未入选。钱树田有感于科举的黑暗,决定不再参加考试,而是来到广东,从事商业。钱树田受家族影响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深感“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故而又兼习医业,研究精深。
乾隆乙末年(公元一七七五年),广州时疫流行,百姓深受其害,因病之死者不知几何。年轻的钱树田凭借经商的积累,施药聘医,保全民众生命不可胜数,因他又深通医理,精研对症药物,在疫情流行期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谓年轻有为,一时间声名遍布乡里,向他求医问药的人就更多了。
有一年,广州有一巨商的儿子患了重疾,久治无效,奄奄一息。钱树田贩货一到广州,就受到巨商厚礼邀请,使他进退维谷。若贸然前往,一旦失手则担当不起,不去又怕得罪当地的富豪。他只好硬着头皮试试,由于行医多年,对各种病证博闻广见,经一番望、闻、问、切和细心检查后,心里就有了底。钱树田外施拔疹手法,内灌“回春丹”妙药,很快就治好了患儿的病。巨商为感激钱树田救子之恩,以厚金酬报,钱树田执意不肯收受。钱树田的品行,让富商敬佩不已,当他得知钱树田有意在广州开办药辅,却苦于资金不足未能如愿,便出资相助钱树田开办药辅,使钱的抱负得以实现。据说“敬修堂”就是这位巨商起的,寓意“敬业修明、普济众生”,正是敬谨修合药物的意思,即修制一定虔诚,不敢不恭敬。
敬修堂的创办理念是“敬业修明,普济众生”,由于钱树田抱着“扶危济困,解民疾苦”的宗旨办药厂,因此产品都是经过精心炼制出来的,疗效好,深受病患者的喜爱。在新中国成立前,已成为海内、外享有一定声誉的中成药厂。
4 奇妙茶方创王老吉
王老吉是在公元1828年(清道光8年)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