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的答题程式
http:// 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B 全诗意境 绪的寄托。 以情观景, 情借景生, 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二者融合。 (2 分)含蓄地表达 抒发了诗人望月情怀 ---乡 出莺莺青春虚度、 有爱难成的万 愁。 端愁绪。 172 谢 枋 得 < 小 孤 山 > 中 的 ” 孤”字用得好 , 孤即孤单 , 以孤 山喻孤臣,抒发了诗人要像孤山 那样做南宋的中流砥柱、 勇猛杀 敌、精忠报国的豪情壮志,同时 也表达了力挽狂澜、 抗元必胜的 信心. 173 王 昌 令 < 送 魏 二 > 中 的 ” 凉”字 , 用双关手法 , 明写风雨 入舟的天气寒凉,暗写月夜思亲 的心情凄凉 , 结构上承上启下 , 构筑了情景交融的意境,突出了 思乡的主旨. C180.1 杜牧的<寄远>中的”悠 悠” 意思是空间辽阔 , 时间久 远.在诗中的字面义是描绘水流 的悠长和江面的空寂,//深层含 义是用以景写情手法,//烘托出 客子思归的孤寂之情. 173 王观 < 送鲍浩然之浙东 > 的 语言特色 :1. 修辞巧妙 , 用语绮 丽 , 如”水是烟波横 , 山是眉峰 聚””送春归””和春住”.2. 想像别致 , 意蕴生动 , 如”眉眼 盈盈处””若到江南赶上春,千 万和春住”.这些特色生动形象 地写出了浙东山水的美好,抒发 了送别的祝福之意. 179 杨万里 < 初入淮河四绝句 > 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构筑了情 景交融的意境:前两句实写淮河 两岸舟船背驰,连波痕接触也难 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 离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 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 对国家统一、 人民自由往来的强 烈愿望. P175.9.10. P174.1----6
六 .鉴赏炼 字
172 含义手法 + 描述景象+ 表达 效果
七 .鉴赏诗 眼
173 指出诗眼 + 对主旨/意境/ 结构的作用
P175.7.8.
八 .鉴赏词 语
表层含义+ 深层 含义+描述作用
九 .鉴赏语 言风格
173 语言特色 + 具体表现+ 抒发 感情
十 .鉴赏表 达技巧 :表 达方式 /修 辞手法 /表 现手法
179 指明手法 + 具体运用+ 点明 好处
P180.1------10. 表达方式 1. 修辞手法 2.3.4.5. 表现手法 6.7.8.9.10.
第 -2- 页
http:// 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十 一 .. 概 括内容主 旨 184 题材形象 + 概述内容+ 揭示 主旨/情感 184 岳飞 < 满江红 . 登黄鹤楼有 感 > 是一篇建功立业之作 . 用” 珠翠绕””笙歌作”表达对统 治者荒淫误国的痛心;用”铁骑 满郊畿”, 士兵”膏锋锷”, 百 姓”填沟壑”,”千村寥落”等 意象构成一幅国破家亡的惨烈 画面,表达对侵略者的痛恨; 而”提锐旅””清河洛”则表 达了作者抗敌御侮、 收复失地的 壮志豪情.. 184 李弥逊 < 春日即事 > 表达了 作者被罢官后的寂寞
和对世态 炎凉的感叹 . 一二句写暮春黄 昏 , 小雨霏霏 , 落花狼藉的凄凉 景色 , 表达被罢官后的失意之 情 ; 三四句写门可罗雀 , 黄昏掩 门,表达对世态炎凉的感叹. 185 杜牧 < 赤壁 >. 同意 . 这是一 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 的感慨 , 可谓大内容大主题 , 但 诗人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 的 . 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 戟”联想到汉未动荡不安的年 代 , 想到赤避大战中的英雄人 物 , 可谓“一粒沙里见世界”; 后两句把 “二乔”不曾被捉住这 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 大主题联系起来 , 写得具体可 感,有情味,有风韵,可谓”半瓣 花上说人情”. P187.1.2.
十二. 分析 思想感情
185 作者情感 + 诗中体现( 用总 分式)
P187.3.4.5.6.7.
十三. 评价 作者观点 态度
185 作者观点 + 自己评价+ 说明 理由
P188.8.9.10.
答 题 总 体 思路
赏评对象+诗中体现+作用效果 1.人事景物; 1.内容上:字词句篇. 1.描绘画面,铺设环境,烘托气 氛 2.技巧语言; 2.形式上:表修现语, 2.抒发感情,构筑意境,表达主 题 3.内容观点. 3.主体上:作者考生. 3.使语言更形象,更鲜明,更生 动,更蕴藉,更有感染力,富有节 奏感,富有音韵美. 1.分清题型.2.依据程式.3.运用术语 因例求法 , 易学易用 . 对照范例 , 反复修 改.第 -3- 页
答 题 原则 教 学 建议
http:// 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
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