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基础与土壤。儿童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带有家长的影子。因此,家长是最有权力、最有影响的教育工作者。有人曾说过:“推动摇篮的手能推动世界。”可见,家庭教育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但在教育过程中,有许多家长反应:“孩子在家和在校判若两人”。究其原因是因为学校和家庭的要求不能达成一致。由于家长的职业不同、层次不同,教育孩子的观念也不同,要让他们都能与学校“步调一致”,真的很不容易。教师作为专业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有着共同的追求和目标。幼儿教师若能经常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可以大大提高教育合力,增强教育效果。只有家园沟通流畅,才能共同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开学时的第一次见面,给家长留下良好的印象,为以后的沟通打下基础。家长和老师的心情大都是一样的,都想尽可能地让自己的孩子或自己的学生能更优秀,好上加好。教师首先要让让家长信服自己,他们只有在心里接受了老师、认同了老师,才能放心地把孩子交给老师,在以后的工作中他们也会尽心尽力地配合老师。二是要让家长感觉教师亲切、随和、热情、平易近人,把孩子交给这样的教师会让他们心里踏实。家长只有对教师有了良好的第一印象,就为以后的沟通打下了基础。
第二,与家长沟通时要以诚相待,以心换心。家长既然把孩子交给了教师,那教师就是家长最信任的人。家长若想了解孩子在校的一切情况,只有与教师进行沟通。当家长问到孩子的学习、生活等情况时,教师一定要以诚相待,不厌其烦。我班有一名叫佳倚的女孩,开学时因为上特长班的事,她奶奶反反复复找了我许多次,一会儿上,一会儿不上,始终拿不定主意。看到这种情况,我利用一次放学后的时间,与孩子的奶奶进行了长时间的沟通。在交谈中我了解到,孩子的爸爸妈妈长年在外打工,孩子从小就跟着奶奶生活,孩子的奶奶不但怕对孩子照顾不好受儿子儿媳妇埋怨,又不想多花钱。听完了孩子奶奶的诉说,我拉着她的手对她说:“姨,你放心,我理解你,你的儿子儿媳妇也会理解你。孩子究竟上什么特长班,就由孩子自己先决定一下,好不好?”于是,我把孩子拉到了跟前,征求孩子的意见:“佳倚,告诉老师和奶奶,你喜欢干什么?”孩子说:“我喜欢跳舞。”于是,我对孩子的奶奶说:“阿姨,孩子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孩子平时在班内就喜欢跳舞,你要选孩子感兴趣的让她学,好吗?也请你今晚给她爸爸妈妈打电话,再商量一下,我们明天再决定,行吗?”第二天早上,佳倚和奶奶早早就来到了班级,她奶奶一见到我就高兴地说:“老师,就让佳倚上舞蹈班吧,她爸妈也同意了。”接着,她就给孩子交了费用。临离开时,孩子的奶奶对我说:“老师,谢谢你了,又给你找麻烦了。”从此以后,老太太见了我,远远的就打招呼,并让孩子把在家里发生的事也讲给我听,她们完全把老师当成了一个知己,一个可以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第三,与家长沟通时要营造宽松的气氛,与家长平等相处。全班几十个孩子的家长,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脾气,再加上职业的不同、文化层次的不同,他们与教师交谈的方式、语气等肯定也存在差异。有些家长条理清晰,有些家长唠唠叨叨;有些家长粗暴,有些家长文明……但是不管怎样,教师都要表现得和蔼可亲,并耐心地诚恳地去倾听,力争把他们的困难减到最小。特别是对于有些气势汹汹蛮不讲理的家长,当他们提出一些不符合教育行为及规律的观点和要求时,教师一定要沉住气,先让家长把话说完,发完脾气和牢骚,然后再耐心地以平静的语气与家长解释、分析事情的利弊和对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体现出自己的宽容大度,赢得家长的好感,从而得到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只有诚心诚意,一心为家长所想,才能打动他们的心,使他们愉快地与自己合作。在沟通的过程中,注意营造轻松、随和的气氛,让家长感觉到你是在和他商量、探讨教育方法,而不是命令、指责。要尊重家长,把家长当作我们教育工作上的合作伙伴,多倾听家长的建议,引导家长提出宝贵意见,答应家长只要自己能办到的事一定会尽力而为,如果不能办到的也要说明情况,争取家长的
谅解。在沟通过程中,只有让家长感觉到得到了老师的信任和尊重,那就从感情上拉近了两者之间的距离,以后的家长工作就好做多了。
第四,充分关注孩子,了解孩子生活中的细节,与家长谈及孩子的缺点时注意方式方法。老师与家长谈话的核心都是孩子,作为老师,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孩子的情况,这样与家长沟通时就会是比较具体的,不笼统、模糊和泛泛而谈,没把握和不准确的不说,让家长感到教师对孩子的关心和重视,感觉到教师工作的细致、认真和负责。
当然在与家长交流时,对孩子的评价也是客观而全面的,既要肯定孩子的优点与进步,也要真诚地提出其不足之处及改进办法。班主任和家长谈话时,一般应先讲幼儿的优点,后讲缺点,对孩子的缺点也不要一下讲得过多。应该给家长一种感觉:孩子每天都在进步。惟如此家长才会欢迎班主任,愿意接受班主任的建议,愉快地与班主任合作,对孩子的优缺点也能正确认识和正确对待。要把握好沟通步骤的时序。“哪壶先开提哪壶”,先说说孩子的优点和进步,等家长有了愉快的情绪,再逐渐提一些建议,家长会更乐于接受。教师只要是一心为了孩子,一切从孩子出发,家长会理解并给予支持与帮助的,那家园共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第五,与家长沟通时要把握时间。首先要注意交谈的时间不宜太长。尤其是早上家长送孩子的时间,家长往往是送完了孩子要忙着上班或做生意,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时间,面对想交流的家长,教师要抓住问题的核心,简明扼要。切记不要长篇大论,大说特说,让家长欲走不能,从而引起家长的反感,使家长以后不敢与教师沟通。二是放学时对接孩子的大多数家长,要控制好与每位沟通的时间,切记不要只与少数几个家长沟通,而冷落了大部分家长。在沟通时,要多交流家长关心的问题,尽量达到家长满意为至。
乌克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而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各有各的内涵、特点、原则、方法和内容。但教育的对象是同一的,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要求教师与家长在沟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盛气凌人、好为人师。作为教师,面对家长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一味指责、抱怨、教训,就会使家长产生“低人一等”的屈辱感,容易引起家长的反感,影响家长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工作。
二、意在表功。教师是一个高尚的职业,奉献多于获得。在工作中我们必须不断平衡自己的心态,调整自己的认识。当我们面对家长的表扬时,要谦虚。切不可急于表白我们的付出,以便获得家长的感激,从而引起家长的反感。在家长面前,不能一味抱怨工作的艰辛,这种抱怨的情绪会让家长感觉我们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孩子,而是为了我们自己。
三、过分依赖家长,把教育的任务推向家长。虽然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但各有各的难处。这就要求教师在与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后,在心里对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只有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家长配合时才能与家长共同协调,共同完成任务,不可凡事都要家长参与,从而让家长感觉教师的偷懒和不负责任。要以心换心,尊重家长,体谅家长。
与家长沟通还要注意八项: 1、与家长沟通时要注意态度和语气 2、要多途径与家长交流 3、多征求家长的愿望、需求、意见 4、可以经常更换信息栏 5、恰当方式谈幼儿行为问题与家长沟通 6、特殊事件主动坦诚与家长沟通 7、保持家庭隐私 8、冷静处理与家长、幼儿的关系
幼儿教师要想把工作做得让家长满意,让家长放心,只要老师把自己对孩子的那份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充分地流露给家长,让家长觉得你是真心实意地为了孩子,并用朋友的方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就一定能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也就能为我们的工作做一个好帮手。
更多精彩文章请大家登陆中国幼儿教育网《家园互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