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
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人:
审核人:
大连市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年 月 日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二、建筑节能工程专业工程特点
三、建筑节能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
四、监理工作流程
五、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一)墙体节能分项工程质量监理
(二)幕墙节能分项工程质量监理
(三)门窗节能分项工程质量监理
(四)屋面节能分项工程质量监理
(五)地面节能分项工程质量监理
(六)采暖节能分项工程质量监理
(七)通风与空气调节节能分项工程质量监理
(八)空调与采暖系统的冷热源和附属设备及其管网节能分项工程质量监理
(九)配电与照明节能分项工程质量监理
(十)监测与控制节能分项工程质量监理
(十一)系统功能检验监理
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监理细则
一、编制依据:
1、建设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
2、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技术规程、工法。
3、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文件、委托监理合同文件。
4、经批准审查的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5、监理规划、监理细则。
二、建筑节能专业工程特点:
三、建筑节能分项工程划分:
四、监理工作流程:
图1 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控制工作流程
五、监理工作的目标值及控制要点:
监理工作的目标值:合格
(一)墙体节能工程质量监理的控制要点:
1 、主控项目
⑴用于墙体节能工程的材料、构件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⑵墙体节能工程采用的保温材料和粘结材料,进场时应对其下列性能进行复验: ①保温板材的导热系数、材料密度、压缩强度、阻燃性;
②保温浆料的导热系数、压缩强度、软化系数和凝结时间;
③粘结材料的粘结强度;
④增强网的力学性能、抗腐蚀性能;
⑤其他保温材料的热工性能;
⑥必要时,可增加其他复验项目或在合同中约定复验项目。
⑶墙体节能工程施工前应按照设计和施工方案的要求对基层进行处理,并符合保温层施工工艺的要求。
⑷ 墙体节能工程各层构造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按照经过审批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⑸墙体节能工程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保温材料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保温板与基层及各构造层之间的粘结或连接必须牢固。粘结强度和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③浆料保温层应分层施工。当外墙采用浆料做外保温时,浆料保温层与基层之间及各层之间的粘结必须牢固,不应脱层、空鼓和开裂;
④当墙体节能工程采用预埋或后置锚固件时,其数量、位置、锚固深度和拉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⑤对墙体的热桥部位应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采取隔断热桥措施。
⑹ 外墙采用预置保温板现场浇筑混凝土墙体时,保温材料的验收应执行本规范第4.2.2条的规定;保温板的安装应位置正确、接缝严密,保温板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不得移位、变形,保温板表面应采取界面处理措施,与混凝土应粘结牢固。
混凝土和模板的验收,应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相关规定。
⑺当外墙采用保温浆料做保温层时,应在施工中制作同条件试件,检测其导热系数、干
密度、压缩强度、软化系数和凝结时间。
⑻ 墙体节能工程各类饰面层的基层及面层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的规定。
⑼采用保温砌块砌筑的墙体,应采用具有保温功能的砂浆砌筑。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砌体的水平灰缝饱满度不应低于90%,竖直灰缝饱满度不应低于80%。 ⑽采用预制保温墙板现场安装的墙体,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预制保温墙板产品及其安装性能应有型式检验报告。
②保温墙板的结构性能、热工性能及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与主体结构连接必须牢固。
③保温墙板的板缝、构造节点及嵌缝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④保温墙板板缝不得渗漏。
⑾ 当设计要求在墙体内设置隔汽层时,隔气层的位置、使用的材料及构造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隔气层应完整、严密,穿透隔汽层处应采取密封措施。隔汽层冷凝水排水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
⑿外墙和毗邻不采暖空间墙体上的门窗洞口四周墙面,凸窗四周墙面或地面,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隔断热桥或节能保温措施。
2、一般项目
⑴当采用外墙外保温时,建筑物的抗震缝、伸缩缝、沉降缝的保温构造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⑵当采用玻纤网格布作防止开裂的加强措施时,玻纤网格布的铺贴和搭接应符合设计和施工工艺的要求。表层砂浆抹压应严实,不得空鼓,玻纤网格布不得皱褶、外露。 ⑶外墙附墙或挑出部件如梁、过梁、柱、附墙柱、女儿墙、外墙装饰线、墙体内箱盒、管线等,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隔断热源或节能保温措施。
⑷ 施工产生的墙体缺陷如穿墙套管、脚手眼、孔洞等,应采取隔断热桥的保温密封修补措施。
⑸墙体保温板材接缝方法应符合施工工艺要求。保温板拼缝应平整严密。
⑹墙体采用保温浆料时,保温浆料层宜连续施工;保温浆料厚度应均匀、接茬应平顺密实。
⑺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容易碰撞的阳角及门窗洞口转角处等特殊部位的保温层应采取防止开裂和破损的加强措施。
⑻采用现场喷涂或模板浇注有机类保温材料做外保温时,有机类保温材料应达到陈化
时间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二)建筑幕墙节能工程质量监理的控制要点:
1 、主控项目
⑴ 幕墙材料、构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保温材料
1)导热系数应不大于设计值;
2)密度偏差不超过10%;
3)阻燃性应达到阻燃级以上(阻燃、难燃、不燃)。
2 幕墙玻璃
品种应符合设计要求;
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应不大于设计值;
可见光透射比不小于设计值;
中空玻璃露点应满足产品标准要求。
3 隔热条、隔热附件
导热系数应不大于设计值;
隔热型材的力学性能及耐老化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4 遮阳构件的尺寸、材料及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
⑵幕墙的气密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规定的等级要求。当幕墙面积大于建筑外墙面积50%或3000m2时,应按本规范第15章的规定进行气密性能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设计规定的等级要求。
密封条应镶嵌牢固、位置正确、对接严密。单元幕墙板块之间的密封应符合设计要求。开启扇应关闭严密。
⑶保温材料应可靠固定,保温材料的厚度应不小于设计值。
⑷遮阳设施的安装位置应满足设计要求。遮阳设施的安装应牢固。
⑸幕墙工程热桥部位的隔断热桥措施应有效可靠,断热节点的连接应牢固。
⑹幕墙隔汽层应完整、严密、位置正确,穿透隔汽层处的节点构造应采取密封措施。 ⑺冷凝水的收集和排水应通畅,并不得渗漏。
2、一般项目
⑴镀(贴)膜玻璃的安装方向、位置应正确。中空玻璃应采用双道密封。中空玻璃的均压管应密封处理。
⑵单元式幕墙板块组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密封条:规格正确,长度无负偏差;
2 保温材料:固定牢固,厚度无负偏差;
3 隔汽层:密封完整、严密;
4 冷凝水排水通畅,无渗漏。
⑶幕墙与周边墙体间的缝隙应采用弹性闭孔材料填充饱满,并应采用耐候胶密封胶密封。
⑷建筑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的保温或密封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⑸活动遮阳设施的调节机构应灵活、调节到位。
(三)门窗节能工程质量监理的控制要点:
1 、主控项目
⑴建筑外窗的气密性、传热系数、露点、玻璃透过率和可见光透射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中对建筑物所在地区的要求。
⑵建筑门窗玻璃应符合下列要求:
建筑门窗采用的玻璃品种、传热系数、可见光透射比和遮阳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镀(贴)膜玻璃的安装方向、应正确。
⑶ 中空玻璃的中空层厚度和密封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中空玻璃应采用双道密封。
⑷外门窗框与副框之间应使用密封胶密封;门窗框或副框与洞口之间的间隙应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弹性闭孔材料填充饱满,并使用密封胶密封。
⑸严寒、寒冷地区的外门安装,应按照设计要求采取保温、密封等节能措施。
⑹外窗的遮阳设施,其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标准;遮阳设施安装的位置、可调节性能应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安装牢固。
⑺ 凸窗周边与室外空气接触的围护结构,应采取节能保温措施。
⑻特种门的节能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
2、一般项目
⑴门窗扇和玻璃的密封条,其物理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中对建筑物所在地区的规定。密封条安装位置正确,镶嵌牢固,接头处不得开、裂;关闭门窗时密封条应确保密封作用,不得脱槽。
⑵外窗遮阳设施的角度、位置调节应灵活,调节到位。
(四)屋面节能工程质量监理的控制要点:
1 、主控项目
⑴用于屋面的保温隔热材料,其干密度或密度、导热系数、压缩(10%)强度、阻燃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⑵屋面保温隔热层的敷设方式、厚度、缝隙填充质量及屋面热桥部位的保温隔热做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的规定。
⑶ 屋面的通风隔热架空层,其架空层高度、安装方式、通风口位置及尺寸应符合设计及有关标准要求。架空层内不得有杂物。架空面层应完整,不得有断裂和露筋等缺陷。 ⑷天窗(包括采光屋面)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可见光透射比、气密性应符合设计要求。构造节点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要求。
2、 一般项目
⑴屋面保温隔热层敷设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松散材料应分层敷设、压实适当、表面平整、坡向正确;
2 现场喷、浇、抹等施工的保温层配合比应计量准确、搅拌均匀、分层连续施工,表面平整,坡向正确。
3 板材应粘贴牢固、缝隙严密、平整。
⑵屋面金属板保温夹芯板材应铺装牢固、接口严密、表面洁净、坡向正确。 ⑶天窗(包括采光屋面)坡向和坡度应正确,封闭严密,嵌缝不得渗漏。
⑷坡屋面、内架空屋面当采用敷设于屋面内侧的保温板材做保温隔热层时,保温隔热层应有防潮措施,其表面应有保护层,保护层的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五)地面节能工程质量监理的控制要点:
1 、主控项目
⑴用于地面节能工程的保温、隔热材料,其厚度、密度、压缩(10%)强度、导热系数和阻燃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各种保温板或保温层的厚度不得有负偏差。
⑵地面节能工程施工前应按照设计和施工方案的要求对基层进行处理。基层应平整, 并符合保温层施工工艺的要求。
⑶建筑地面保温、隔热以及隔离层、保护层等各层的设置和构造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按照经过审批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⑷地面节能工程的施工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保温板与基体及各层之间的粘结应牢固,缝隙应严密。
2 楼板下的保温浆料层应分层施工。
3 穿越地面直接接触室外空气的各种金属管道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隔断热桥的保温绝热措施。
4 严寒、寒冷地区,底面接触室外空气或外挑楼板的地面,应按照本规范第4章墙体的要求执行。
⑸ 有防水要求的地面,其节能保温做法不得影响地面排水坡度。其防水层宜设置在地面保温层上侧,当防水层设置在地面保温层下侧时,其面层不得渗漏。(条文说明增加强调)
⑹严寒、寒冷地区的建筑首层直接与土壤接触的周边地面毗邻外墙部位和房芯回填土的部位应按照设计要求采取隔热保温措施。
⑺保温和隔热层的表面保护层应符合设计要求。
2、 一般项目
⑴地面辐射供暖工程的地面,其隔热层做法应符合《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142的规定。
(六)采暖节能工程质量监理的控制要点:
1、主控项目
⑴采暖系统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暖系统的制式及其安装,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
2 设备、阀门与仪表应安装齐全,不得随意增加、减少和更换;
3 系统各分支管路水力平衡装置的安装位置、方向应正确,并便于调试操作; 4 系统安装完成后,应能进行分室(区)温度调控和实现分栋分户、分室(区)热量计量。
⑵散热器的种类、规格、型号、单位散热量及每组散热器的数量等技术性能参数,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散热器、宜明装,散热器的外表面应刷非金属性涂料。 ⑶散热器恒温阀及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散热器恒温阀应具有人工调节和设定室内温度的功能,并通过感应室温自动调节流经散热器的热水流量,实现室温自动恒定;
2 散热器恒温阀应水平安装,不应安装在狭小和封闭空间;
3 暗装散热器恒温阀应采用外置式温度传感器,并安装在空气流通的空间;安装内置传感器的恒温阀,不应被散热器或其他障碍物遮挡。
⑷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系统的制式及安装,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
2 与土壤直接相邻的地面应设防潮层和绝热层;
3 直接与室外空气相邻的楼板应设绝热层;
4 室内应设温度控制装置。
⑸ 采暖系统热力入口装置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热力入口装置的种类、规格、型号、数量等,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
2热计量装置的安装位置、方向应正确,并便于观察、维护;
3水力平衡装置的安装位置、方向应正确,并便于调试操作。安装完毕后,应根据系统水力平衡要求进行调试并做出标志;
4过滤器、压力表、温度计及各种阀门等,应齐全可靠。
⑹采暖管道的保温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其材质、密度、导热系数、规格与厚度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
⑺采暖系统安装完成后,必须进行系统试运转和调试。调试结果应满足施工图设计要求,并应经有检测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出具报告,合格后方可通过验收。
2、 一般项目
⑴采暖系统阀门、仪表等配件的保温层应密实、无空隙,且不得影响其操作功能。 ⑵采暖管道保温层和防潮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保温层的厚度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
2 保温管壳的粘贴应牢固、铺设应平整;绑扎应紧密,无滑动、松弛与断裂现象; 3 硬质或半硬质保温管壳的拼接缝隙不应大于5mm,并用粘结材料勾缝填满;纵缝应错开,外层的水平接缝应设在侧下方。
4 硬质或半硬质保温管应用金属丝或难腐织带捆扎,其间距为300~350mm,且每节至少捆扎2道;
5 松散或软质保温材料应按规定的密度压缩其体积,疏密应均匀。毡类材料在管道上包扎时,搭接处不应有空隙;
6 防潮层应紧密粘贴在保温层上,封闭良好,不得有虚粘、气泡、褶皱、裂缝等缺陷,防潮层的敷设应有防止水、汽侵入的措施;
7 卷材防潮层采用螺旋形缠绕的方式施工时,卷材的搭接宽度宜为30~50mm;
8 管道阀门、过滤器及法兰部位的保温结构应能单独拆卸,且不得影响其操作功能。
(七)通风与空气调节节能工程质量监理的控制要点:
1、主控项目
⑴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中的送、排风系统、空调风系统、空调水系统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各系统的制式及其安装,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
2 各种设备、自控阀门与仪表应安装齐全,不得随意增加、减少和更换;
3 水系统各分支管路水力平衡装置的安装位置、方向应正确,并便于调试操作;
4 空调系统安装完毕后应能进行分室(区)温度调控。对有分栋、分户、分室(区)冷、热计量要求的建筑物,空调系统安装完毕后应能实现相应的计量要求。 ⑵风管的制作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风管材料的品种、规格、厚度与性能等,应符合施工图设计和现行国家产品标准的要求;
2 风管的严密性及风管系统的严密性检验和漏风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的有关规定;
3 风管与部件、风管与土建风道及风管间的连接应严密、牢固;
4 需要绝热的风管与金属支架的接触处、复合风管及需要绝热的非金属风管的连接和加固等处,应有防冷桥的措施。
⑶组合式空调机组、柜式空调机组、新风机组、单元式空调机组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各种空调机组的型号、规格、台数及技术性能参数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 2 安装位置和方向应正确,且与风管、送风静压箱、回风箱的连接应严密可靠; 3 现场组装的组合式空调机组各功能段之间连接应严密,并应做漏风量的检测; 其漏风率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组合式空调机组》GB/T14294的规定;
4 机组内的空气热交换器翅片和空气过滤器应清洁、完好。当设计未注明过滤器的
阻力时,应满足粗效过滤器的初阻力≤50Pa(粒径≥5.0um,效率:80%>E≥20%);中效过滤器的初阻力≤80Pa(粒径≥1.0um,效率:70%>E≥20%)的要求。
⑷风机盘管机组的型号、规格、方向、台数及技术性能参数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其安装的位置、高度及方向应正确,且与风管、回风箱及风口的连接应严密、可靠。 ⑸空调与通风系统中风机的型号、规格、台数、技术性能参数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其单位风量耗功率应满足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风机的安装位置及出口方向应正确。
表10.2.5 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限值 [W/(m/h)]
3
⑹带热回收功能的双向换气装置和集中排风系统中的排风热回收装置,其型号、规格、台数及技术性能参数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额定热回收效率(全热和显热)不应低于60%,安装和进、排风口位置及接管应正确。
⑺空调机组回水管上的电动两通调节阀、风机盘管机组回水管上的电动两通(调节)阀、空调冷热水系统中的水力平衡装置、冷(热)量计量装置等自控阀门与仪表,其型号、规格、数量及技术性能参数等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安装方向应正确,位置应便于操作和观察。
⑻风管和空调水系统管道的绝热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其材质、密度、导热系数、规格与厚度等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
⑼空调水系统的冷热水管道与支、吊架之间应设置绝热衬垫,其厚度不应小于绝热层厚度,宽度应大于支、吊架支承面的宽度。衬垫的表面应平整,衬垫与绝热材料间应填实无空隙。
⑽通风与空调系统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设备的单机试运转和调试及通风空调系统无生产负荷下的联合试运转和调试。调试结果应满足施工图设计要求,并应经有检测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出具报告,合格后方可通过验收。
2、一般项目
⑴空气风幕机的型号、规格和技术性能参数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安装位置和方向应正确。
⑵变风量末端装置的型号、规格和技术性能参数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与风管连接前宜做动作试验。
⑶风管系统及部件绝热层和防潮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绝热层的厚度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 ;
2 绝热层应密实,无裂缝、空隙等缺陷;
3 绝热层表面应平整,当采用卷材或板材时,其厚度允许偏差为5mm;采用涂抹或其他方式时,其厚度允许偏差为10mm;
4 防潮层(包括绝热层的端部)应完整,且封闭良好,其搭接缝应顺水;
5 风管系统部件的绝热,不得影响其操作功能。
⑷空调水系统管道及配件绝热层和防潮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绝热层的厚度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
2 绝热管壳的粘贴应牢固、铺设应平整;绑扎应紧密,无滑动、松弛与断裂现象; 3 硬质或半硬质绝热管壳的拼接缝隙,保温时不应大于5mm、保温冷时不应大于2mm,并用粘结材料勾缝填满;纵缝应错开,外层的水平接缝应设在侧下方。
4 硬质或半硬质绝热管应用金属丝或难腐织带捆扎,其间距为300~350mm,且每节至少捆扎2道;
5 松散或软质保温材料应按规定的密度压缩其体积,疏密应均匀。毡类材料在管道上包扎时,搭接处不应有空隙;
6 防潮层与绝热层应结合紧密,封闭良好,不得有虚粘、气泡、褶皱、裂缝等缺陷,
防潮层的敷设应有防止水、汽侵入的措施;
7 卷材防潮层采用螺旋形缠绕的方式施工时,卷材的搭接宽度宜为30~50mm。
8 管道阀门、过滤器及法兰部位的绝热结构应能单独拆卸,且不得影响其操作功能。
(八)空调与采暖系统的冷热源和附属设备及其管网节能工程质量监理的控制要点:
1、 主控项目
⑴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设备和辅助设备及其管网系统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道系统的制式及其安装,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
2 各种设备、自控阀门与仪表应安装齐全,不得随意增加、减少和更换;
3 空调冷(热)水系统,应能实现设计要求的变流量或定流量运行;
4 热水采暖系统,应能根据热负荷及室外温度的变化实现设计要求的集中质调节、量调节或质—量调节相结合的运行。
⑵锅炉、热交换器、电机驱动压缩机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蒸汽或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及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冷却塔、冷热水循环水泵等设备,其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及台数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
⑶锅炉的额定热效率、电机驱动压缩机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的性能系数(COP)和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单元式空气调节机、风管送风式和屋顶式空气调节机组的能效比(EER)、蒸汽和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机组及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的性能参数,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并满足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表11.2.3-1 锅炉额定热效率
表11.2.3-2 冷水(热泵)机组制冷性能系数(COP)
表11.2.3-3 冷水(热泵)机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
表11.2.3-4 单元式机组能效比 (EER)
表11.2.3-5 溴化锂吸收式机组性能参数
⑷集中采暖系统热水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EHR)、 空调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ER),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并满足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表11.2.4-1 集中采暖系统热水循环水泵的最大耗电输热比(HER )
表11.2.4-2 空调冷热水系统的最大输送能效比(ER)
⑸热源侧的电动两通调节阀、水力平衡阀、冷(热)量计量装置等自控阀门、仪表,其型号、规格、性能参数、材质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且安装方向应正确,位置应便于操作和观察。
⑹冷热源及其辅助设备和管道的绝热,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其材质、密度、导热系数、规格与厚度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
⑺输送介质温度低于周围空气露点温度的管道,当采用非闭孔性绝热材料绝热时,其防潮层和保护层必须完整,且封闭良好。
⑻采暖供热系统室外管网的水力平衡度、输送效率及采暖供热系统补水率的检测,均应以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且独立的采暖供热系统为对象,其规定值应符合表11.2.8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