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新华社评出2010年国内十大新闻

发布时间:2024-11-06   来源:未知    
字号:

新华社评出2010年国内十大体育新闻

新华网北京12月27日电 新华社评出2010年中国体育十大新闻(按事件发生时间为序)如下:

一、中国足坛反腐打黑

国家体育总局1月22日任命原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韦迪为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同时免去原足管中心主任南勇、副主任杨一民的职务。公安部3月1日证实,南勇、杨一民等因操纵足球比赛涉嫌收受贿赂犯罪,被依法逮捕。前足管中心主任、中国足协副主席谢亚龙,原国家足球队领队蔚少辉以及原足协裁判委员会主任李冬生等在9月也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并于10月被依法执行逮捕。

二、中国“金花”绽放澳网

1月26日、27日,中国女将郑洁和李娜分别进入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四强。尽管她们止步半决赛,但已创造历史:这是大满贯赛百余年历史上首次有两名中国球员同时进入四强。2月1日,WTA(女子职业网球协会)官方网站公布的世界排名中,李娜凭借1月在澳网上的出色表现,排名上升七位,位列世界第十,成为中国首位进入WTA排名前十的球员。

三、南京把青奥会带回家

2月10日,国际奥委会第122届全会在温哥华通过投票,授予中国南京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承办权。与南京市一起争办这届青奥会的还有波兰的波兹南市。与会的国际奥委会89名委员参加投票,南京市以47:42胜出。第二届青奥会将于2014年8月16日至28日举行。

四、温哥华冬奥会中国队滑出“花样年华”

第21届冬奥会于2月12日至28日在温哥华举行。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五金、两银和四铜的历史最好成绩,列奖牌榜第七位,首次进入前八。花样滑冰双人滑组合申雪、赵宏博打破俄罗斯选手对这一项目46年的垄断夺取金牌,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成为首支包揽四金的队伍。王濛夺得女子500米、1000米个人和3000米接力三块金牌,成为中国冰雪运动史上夺得冬奥会金牌最多的运动员。

五、体育产业助力体育强国路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3月24日发布。意见指出,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对拓展体育发展空间,丰富群众体育生活,培养体育人才,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生活质量和竞技体育水平,促进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六、中国队再揽羽球世锦赛五冠

8月29日,在巴黎进行的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上,中国“风云组合”蔡赟/付海峰在先失一局后,成功逆转马来西亚名将古健杰/陈文宏,卫冕男双项目冠军。至此,中国队包揽了本届赛事的全部5枚金牌,这也是中国羽毛球队自1987年北京世锦赛后,再度实现“大满贯”。另外四个冠军分别来自男单的陈金、女单的王琳、女双的杜婧/于洋以及混双的郑波/马晋。

七、中国男篮上演“大变脸”

在8月末开战的土耳其男篮世锦赛上,中国男篮的战绩为1胜5负,未能进入八强。10月12日,中国队与巴西男篮在河南进行的一场热身赛中上演了集体斗殴。中国篮球协会决定对中国男篮处以停训整顿的处罚,并公开向巴西队道歉。国际篮联随后也对中国男篮主教练邓华德和三名参与斗殴的球员进行处罚。11月26日,中国男篮在老将王治郅的带领下,在广州亚运会男篮决赛中以77:71战胜韩国队,卫冕成功,历史上第七次获得亚运会金牌。

八、两个亚运广州奏华章

11月12日至27日,第16届亚洲运动会在广州举行。4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运动员参加了42个大项476个小项的比赛,参赛运动员人数和项目均创历史纪录。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199枚金牌、416枚奖牌,创造了参加亚运会以来的最好成绩,连续八届名列亚运会金牌榜首位。随后,亚洲残疾人运动会于12月12日至19日在广州举行。这是亚洲残疾人体育组织重组后举办的首届亚残运会,广州也成为第一个同年同城举办“两个亚运”的东道主。

九、“超级丹”梦圆“全满贯”

11月21日晚,中国著名选手林丹在广州亚运会羽毛球男单决赛中以2:1击败马来西亚名将李宗伟,获得金牌。林丹就此在自己获得过的奥运会、世锦赛、汤姆斯杯和苏迪曼杯冠军后加上了一个独缺的头衔--亚运会冠军,“凑齐”了各项大赛的冠军。林丹也由此获得亚运会唯一“最佳运动员”称号。

十、亚运三连冠宣告“飞人”归来

北京奥运会上因伤退赛的刘翔在广州亚运会上创造了复出以来的最好成绩。在11月24日举行的男子110米栏决赛中,刘翔以13秒09打破了由他自己保持的13秒15的亚运纪录,并成为亚运历史上第一个取得三连冠的高栏王。

新华社评出2010年国内十大财经新闻

新华社财经专线评出2010年国内财经十大新闻(按事件发生时间先后为序)

一、调控剑指高房价 地市形势待考验

1月份,国办下发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将二套房首付比例提高至40%;4月份,国务院发出关于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要求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9月底,多部委出台取消三套房贷、提高首付比例等楼市调控措施。连续重拳之下,房地产调控取得初步成效,全国房价同比涨幅出现回落。但面对“地王”频出、房价环比继续上涨、居民对未来房价上涨预期依然较强的现实,房地产调控面临严峻考验。

二、告别单边市 股指期货推出

酝酿十年、筹备三年多的资本市场基础性工具--股指期货于4月16日正式挂牌交易,首批4个合约开始交易。虽然目前机构参与还处于尝试阶段,但股指期货的推出正式宣告了A股告别“单边市”。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可以引导股市合理定价,从而避免股价出现严重的泡沫或价值低估,其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广阔而深远,并且开始改变中国金融市场的结构。

三、汇改重启 人民币汇率创新高

6月19日,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此次汇改是在2005年汇改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汇率不进行一次性重估调整,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重启汇改半年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弹性和双向波动态势明显,幅度加大。12月2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比重启汇改前一交易日汇率中间价上升了1652个基点。

四、国美电器上演控制权争夺战

8月5日,国美电器董事会主席陈晓与大股东黄光裕正式翻脸:国美电器起诉黄光裕方在回购公司股份中违反公司董事的授信责任及违反信托责任,并向其寻求赔偿,而黄光裕方面则呼吁投资者支持重组董事会。出人意料的是在“9·28”特别股东大会上,投资者选择了折中妥协的方案,没有罢免陈晓,同时也限制了董事会进一步稀释大股东股权的做法,为双方和解埋下伏笔。“12·17”特别股东大会则通过了邹晓春、黄燕虹出任国美执行董事及非执行董事动议,国美董事会与大股东关于控制权之争暂时平息。

五、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确定

9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会议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主要任务和扶持政策,明确提出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为现阶段我国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规划,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力争达到15%左右。

六、外企“超国民待遇”宣告结束

从12月1日开始,我国对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这标志着改革开放以来在华外资企业享有的税收“超国民待遇”宣告结束。统一内外资企业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是我国继统一内外资企业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耕地占用税和房产税之后,打破内外资企业“税制有别”的最后一关,是中国市场经济逐步走向成熟的表现。

七、吉利收购沃尔沃 中国汽车产销预计超1800万辆

12月9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显示,今年国产汽车产销再创纪录,预计全年汽车产销量将超过1800万辆,继2009年后,继续稳居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最大的新车销售市场。而从3月28日签署收购协议,到8月2日完成资产交割,中国民营汽车企业吉利集团在2010年顺利实现对沃尔沃轿车公司的收购。至此,蓬勃发展的中国汽车业在今年继续实现产销量蝉联世界第一的同时,也诞生了第一家跨国汽车集团,拥有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名车品牌。

八、月度CPI破五 通胀压力加大

12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11月份CPI同比上涨5.1%,创下我国28个月以来CPI的最高涨幅,通胀压力持续加大。年内,从“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苹什么”到“糖高宗”“油你去”等一系列农产品价格的轮番上涨引发了各方关注。11月20日,国办出台“国16条”,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各部委及地方政府纷纷采取措施。12月份以来,蔬菜等农产品价格开始回落。

九、货币政策转向稳健

12月12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我国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财政政策保持既往基调不变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凸显出对流动性的控制和对通胀预期的管理。此前的10月20日,央行启动了三年来的首次加息;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幕当天,央行宣布年内第六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2月26日央行年内再度加息,进一步向外界释放出货币调控继续回归常态的信号。

十、资本市场走过二十周年

2010年,中国资本市场建立二十周年。二十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已基本建立起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代办股票转让系统以及债券市场、期货市场在内的多层次体系。上市公司从上交所的8家和深交所的5家增加到2026家,股市累计融资约6万亿元,股票市值从23.82亿元增至26.43万亿元,个人投资有效账户达1.3亿户以上,基金持有人账户超过1.1亿户,A股现金分红约1.6万亿元。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资本市场,在中国改革、发展和转变的伟大进程中正持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力量。

新华社评出2010年国内十大文化新闻

新华网北京12月30日电 新华社社文专线评出2010年国内十大文化新闻(以事件发生时间先后为序)

一、金融助推文化产业新政出台

3月26日,中宣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文化部等九部门联合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推出加大信贷投放,完善授信模式、改进金融服务,扩大文化企业直接融资规模,培育文化产业保险市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繁荣发展。这是近年来我国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首个宏观金融政策指导文件。

二、中国书画拍卖连创天价

6月3日,中国艺术品拍卖价世界纪录首次在国内诞生——北宋黄庭坚书法《砥柱铭》以4.368亿元总价格在保利春拍会上成交。2010年,中国艺术品投资市场空前繁荣,中国书画拍卖连创天价。不但有古代书画珍品王羲之《平安帖》摹本以3.08亿元人民币成交;近现代的书画杰作拍卖也连创纪录,其中张大千的《爱痕湖》、李可染的《长征》、徐悲鸿的《巴人汲水图》成交价分别达到1.008亿元、1.075亿元和1.71亿元。舆论指出,中国书画艺术品投资已经进入“亿元时代”。

三、文化界力反“三俗”

7月底、8月初以来,我国广大文化工作者开展了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工作,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低俗类电视节目、文艺演出或被清理或被整顿,极大地净化了文化创作领域的风气,社会各界一片叫好。

四、《唐山大地震》创国产电影票房纪录

7月22日起在全国放映的《唐山大地震》创下6.6亿元国产电影票房纪录。在一系列优秀国产电影推动下,中国电影产业在2010年进入快速增长阶段,预计全年总票房将首次

突破100亿元大关。《让子弹飞》《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叶问2》等进入票房2亿元俱乐部。

五、考古界激辩真假“曹操墓”

8月31日,河北籍学者闫沛东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掌握所谓曹操墓涉嫌造假的一系列证据,让被列为2009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的河南安阳西高穴“曹操高陵”陷入真假激辩漩涡。此后一段时间里,以河南省文物局、闫沛东等为代表,肯定与质疑双方营垒分明,引经据典言辞激烈,并进一步引发社会上有关“学术造假”的批评和讨论。

六、“草根明星”清新亮相

10月10日,来自北京的23岁断臂青年刘伟,用他的脚趾弹奏出钢琴优美的旋律,摘得了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第一季总决赛冠军。2010年,像刘伟一样的“草根明星”纷纷清新亮相,如农民工歌手“旭日阳刚”组合、视频《老男孩》制作团队等,他们以“小人物、大情怀”、平凡人也有梦想的姿态,成为我国大众文化领域的一道独特风景。

七、京剧针灸列入人类非遗名录

11月16日,在肯尼亚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遗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京剧”和“中医针灸”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外,我国的木活字印刷术、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和维吾尔传统表演麦西热甫也被列入教科文组织非遗急需保护名单。

八、343家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

截至11月中下旬,全国343家国有文艺院团已完成或正在进行转企改制,是2009年的5倍。其中省级院团72家,地市级院团202家,县级院团69家。全国有136家国有文艺院团把转企改制与整合资源、兼并重组相结合,组建了46家演艺集团。

九、微博风行引领文化时尚

2010年,微博成为吸引大众文化的新风尚,全国微博用户超过6500万,这一年也被称为中国互联网的“微博元年”。微博用户通过网络、短信或彩信发布140字以内的短消息,快捷、创新的沟通方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名人明星”和“网络草根”加入,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

十、名人故里归属引纷争

2010年,各地争抢名人故里事件屡见不鲜。从炎帝故里之争到老子故里之争,再到曹雪芹、诸葛亮、李白、赵云故里之争,甚至西门庆故里之争,此起彼伏,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趋势。舆论指出,争夺名人故里,争的是经济利益。正是这种经济之争,使得各地乐此不疲,一些地方政府也因此成为这些“文化战”背后的推手。

新华社评出2010年国内十大民生新闻

新华网北京12月30日电 新华社服务专线评出2010年国内十大民生新闻(以事件发生时间先后为序)

一、30个省份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从2月1日江苏率先上调最低工资起至今,全国已有30个省份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幅度平均超过20%。调整后的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为上海市112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为北京市11元。不过,年内高涨的物价依旧引发普通居民对提高收入的强烈诉求,加快收入分配改革成为普遍呼声。

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惠民多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群众最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2月卫生部等联合发布《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决定在16个城市进行试点,加上各省份试点城市,全国47个城市在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服务模式等方面先行先试。新医改带来了药品“同城同价”、降低CT等检查费用、提高医保报销限额等“触手可摸”的实惠。

三、“新国十条”力遏“高房价”

遏制“高房价”成为多数居民的首要生活期望。4月17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新国十条”尽显调控的严厉和精准。9月29日,新一轮政策调控再次发力:暂停发放三套房贷,提高首付比例,明确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工作。与此同时保障房建设全面提速,实现“住有所居”抱有更大期待。

四、反思富士康之痛,让劳动者更加体面地劳动

“规模经常世界第一,利润总是薄得像纸”。2010年6月和10月,经历过多起跳楼风波的富士康两次加薪,将深圳一线员工的底薪上调至每月2000元,凸显外向型主导的劳动密集型代工企业转型迫在眉睫。富士康事件反映出新生代农民工把个人的成长与发展看得比“饭碗”更重要,数亿农民工渴望通过自身努力享受城市文明,呼唤全世界为“中国制造”赋予尊严。

五、三聚氰胺“魅影重现”

7月,三聚氰胺超标奶粉“卷土重来”: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一批送检的奶粉样品中检验出三聚氰胺超出限量值标准。8月下旬,河北、山西、黑龙江等地又查出百余吨三聚氰胺奶粉。从“地沟油”到毒豇豆,从植物奶油到金浩茶油,从伪紫砂煲到漂白蘑菇,本年度人们“吃的恐惧”有增无减,反映出食品安全监管需进一步加强。

六、社会保险法织就民生“安全网”

10月28日,历经十几年探索,审议四次的社会保险法终于通过。“解决缴费不足15年人员的养老待遇问题,跨地区就业人员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问题、医疗费用即时结算问题,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问题、工伤待遇垫付问题等等”,社会保险法向真正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工伤有保障、重大工伤对家人有照顾”迈出坚实一步,将使社会保险本应具有的公平社会分配的作用充分发挥。

七、户籍改革始破“坚冰”

11月16日,成都市宣布将彻底破除城乡居民身份差异,推进户籍、居住一元化管理,充分保障城乡居民平等享受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和参与社会管理的权利,到2012年实现全域城乡统一户籍。围绕户籍制度改革,郑州、广州、上海、昆明、重庆等地近年来做了不少探索。

八、国务院发文解决“入园难”

11月《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发布,提出十项意见和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着力解决“入园难”问题。而就在当月初,国务院常务会议曾出台发展学前教育的“国五条”。发展学前教育力度加大,让为“入园难”“入园贵”而发愁的年轻父母们看到了希望。

九、物价轮涨,政府减负“菜篮子”

国家统计局12月11日公布,11月CPI首次“破五”,同比涨幅5.1%,达年内最高。“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 物价的轮番上涨使民众生活成本显著增加。与“涨”声一片对应的是政府的调控不断,从5月的“打击投机”到8月的“投放储备”,从11月20日的“国十六条”到“准备金率上调”,多部门“补贴、限价”的联控旨在给“菜篮子”“米袋子”减负,保证基本民生需求。

十、新拆迁条例再征民意

年初,新拆迁条例面向社会第一次公开征求意见,经过十多个月的研究论证,12月15日再次征求意见。基于物权法和尊重私有财产,条例在征收范围、公共利益确定、征收程序等方面作了明显修改,6万多条意见建议得到尊重和体现,并从三方面来保证“我的房屋我做主”:取消行政强制拆迁,明确禁止采取暴力、胁迫等非法方式,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金额不得低于市场价格。

新华社评出2010年国际十大新闻

新华网北京12月30日电 新华社评出2010年国际十大新闻(按事件发生时间为序)

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

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这是目前全部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贸区,涵盖19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6万亿美元,贸易额4.5万亿美元。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使双方资金、资源、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流动效率显著提高,为扩大贸易和投资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是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二、海地发生强烈地震重建艰难

1月12日,加勒比岛国海地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粗略估计造成20多万人死亡,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为海地200年来最严重灾害。灾后重建进展缓慢,至今仍有约130万灾民住在临时帐篷里。10月,海地又暴发霍乱疫情,数周内蔓延全国。截至12月22日,霍乱疫情已导致近2600人死亡,超过12万人接受治疗。地震、飓风、霍乱以及政局动荡,使海地人道主义局势日益严峻。

三、东北亚安全局势持续紧张

3月26日,韩国“天安”号警戒舰在朝鲜半岛西部海域(黄海)爆炸沉没,104名官兵仅58人生还。5月20日,韩国公布调查结果称,“天安”号遭到朝鲜小型潜艇鱼雷攻击而沉没,朝方称其与这一事件毫无关系。11月23日,朝韩在有争议的“北方界线”附近相互炮击,造成韩方4人死亡。朝方称,交火事件由韩国向朝鲜领海发射炮弹而引起。11月28日至12月1日,韩美在朝鲜半岛西部海域举行联合军演,美国核动力航母“乔治·华盛顿”

号参加。12月3日,为期8天的日美史上最大规模联合军演又在日本周边海域展开,东北亚安全局势一年来持续紧张。

四、冰岛火山灰致欧洲航空瘫痪

4月14日,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下一座火山喷发,火山灰在高空向东向南飘散,在挪威、波兰、德国、法国、比利时、英国以及俄罗斯等多国上空聚积,导致欧洲空中交通一度瘫痪,波及全球空运。火山喷发一周内,欧洲取消约10万架次航班,经济损失达数十亿欧元。持续约40天的火山喷发还对冰岛畜牧业和旅游业造成严重影响。

五、美墨西哥湾漏油酿生态灾难

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租赁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附近的墨西哥湾水域爆炸起火并最终沉没,导致11人死亡和大量原油外泄。事故发生后,堵漏工作一波三折,不断受挫。9月19日,美国政府宣布漏油钻井被永久性封堵。其间,400多万桶原油流入大海,酿成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漏油事件,对墨西哥湾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六、新兴国家全球经济地位上升

4月25日,世界银行决策机构发展委员会表决同意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3.13个百分点的投票权重,使发展中国家整体投票权重提高到47.19%。11月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行董事会通过份额改革方案。2012年前,IMF将向包括新兴国家在内的代表性不足的国家转移超过6%的份额。世行和IMF在治理改革上相继取得突破,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成为世行第三大股东国和IMF第三大份额贡献国,在两大机构中获得更多话语权,国际地位进一步上升。

七、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蔓延

4月27日,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再次下调希腊信用评级。葡萄牙和西班牙的信用评级也先后被下调,去年年底在希腊首先爆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呈蔓延之势,严重冲击欧元稳定和欧元区经济复苏。5月2日,欧元区启动希腊救助机制;11月,债台高筑的爱尔兰也不得不接受外部援助;市场还担心葡萄牙、西班牙和比利时成为下一个受害者。为应对债务危机,欧元区多国被迫采取财政紧缩政策,引发民众强烈不满。

八、全球首个人造单细胞生物诞生

5月20日,美国基因专家克雷格·文特尔领导的团队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培育出了全球第一个完全由人造基因组控制的单细胞细菌。这一成果向人为创造简单生命形式迈出关键一步,并有助于推动新型生物燃料合成工艺的研究。这一成果有望开启基因工程新纪元。

九、智利矿难救援创造奇迹

8月5日,智利圣何塞铜矿发生塌方事故,33名矿工被困井下700米深处,在艰难的条件下团结自救,顽强求生。智利举全国之力,在国际社会帮助下展开救援行动。经过两个多月努力,于10月13日将被困矿工全部救出。此次救援规模和难度之大、矿工井下生存时间之长,世所罕见,创造了世界矿难救援史上的奇迹。

十、美量化宽松政策引发他国质疑

11月3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即在2011年6月底前购买6000亿美元美国长期国债,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这项政策在全球引发广泛质疑与批

评。批评者认为,美联储“大印钞票”以刺激经济复苏,实际效果难以预料,并将导致美元流动性泛滥和贬值、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热钱”涌向其他国家,危及国际经济和金融稳定以及全球经济复苏。

新华社评出2010年国内十大新闻

新华网北京12月29日电 新华社评出2010年国内十大新闻(按事件发生时间先后为序)

一、上海世界博览会成功举行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5月1日至10月31日举行。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举办的又一国际盛会,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注册类世界博览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184天时间里,来自246个国家、国际组织的参展方,通过展示、论坛、表演等形式,共同谱写了一曲人类文明和谐共生的激情乐章。上海世博会参观人数达到7308万人次,创造了世博会历史上的新纪录。

二、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

6月29日,海协会与海基会在重庆举行第五次领导人会谈,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推进了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进程,明确了两岸经济往来自由化目标,构建了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化平台。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的又一重大进展,也是两岸关系史上又一座里程碑。

三、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实施

新华社7月29日受权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明确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提出今后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根据纲要,我国将推进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扩大教育开放。

四、隆重庆祝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9月6日举行。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在邓小平同志亲自关怀下,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随后又兴办海南经济特区,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指出,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发展成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有力印证。中央将一如既往支持经济特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发挥作用。

五、战胜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灾害

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发生当地有历史记录以来最强烈地震;8月7日23时40分,一场特大泥石流灾害袭击甘肃舟曲 2010年,我国地震、洪涝、干旱、台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异常严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战、顽强拼搏,奋力夺取抗灾救灾的重大胜利,谱写了中国防灾减灾史上新的篇章。

六、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谋划“十二五”发展蓝图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七、成功举办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11月12日至27日在广州举行。来自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运动员刷新3项世界纪录、15项亚洲纪录和27项亚运会纪录。29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亚运会金牌,36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亚运会奖牌。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199枚金牌、416枚奖牌,连续八届名列亚运会金牌榜首位。2010年广州亚残运会12月12日至12月19日举行。这是亚洲残疾人体育组织重组后举办的首届亚洲残疾人综合性运动会。

八、天河一号成为全球最快计算机

11月17日,国际超级计算机TOP500组织正式发布第36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榜。安装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系统,以峰值速度4700万亿次、持续速度2566万亿次每秒浮点运算的优异性能位居世界第一,实现了中国自主研制超级计算机综合技术水平进入世界领先行列的历史性突破。

九、我国粮食连续第七年增产

国家统计局12月3日发布公告,201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54641万吨(10928亿斤),比上年增产2.9%。这是我国粮食连续第七年增产,是战胜严峻自然灾害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成绩。我国粮食总产已连续4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标志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万亿斤水平。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中央提出“积极稳健、审慎灵活”的宏观经济政策基本取向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来自国内外和自然界的严峻挑战,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坚持把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核心,适时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经济社会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12月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2011年我国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进一步为宏观经济政策定调。

新华社评出2010年国内十大新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