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称:南京明孝陵下马坊遗址公园
2、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3、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
4、设计思路:
设计目标打造一个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一个在保护的前提下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内涵,空间尺度舒适,富有意境的休闲活动场所。 4. 设计理念 4.1 “保护”,“恢复”“一切服从历史”是本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4.2 整体空间序列的完美,皇家陵园的气度,景观形态的历史感是本案设计的追求。 4.3 历史遗存与当今新作的严格区分是本案注意的要点。注重保存与新建两个系统的融合,既有联系,又有对比,不做假古懂。保证各自的时代特征,以给今后的游人一个轻松的辨晰。 4.4 历史文献的相关记载是本案绿化设计的指南。 5. 设计内容 5.1下马坊遗址公园按保留下的照片恢复下马坊、神烈山碑、禁约碑原空间序列,参照历史文献,恢复该段神道。同时在不影响和混淆历史遗迹的前提下,增加一些公园必须的功能设施,为游人创造一个舒适的休闲环境。 5.1.1下马坊遗址公园入口:遗址公园入口设在下马坊、神烈山碑、禁约碑东侧,入口形态明确、简约、单纯,一条路穿过一块硬地,简洁的门卫房,西边几步通向神道的礓嚓,东边一排石雕,一组树阵便是其全部的内容。礓嚓衬托起石坊、石碑所在空间同时在形式上构成起点。一排石刻、一组树阵则是现代与历史的对话,也是达到入口视觉均衡的要素。 5.1.2 公园游客服务中心: ,进入公园,穿过一片树林,一组建筑便是遗址公园的游客服务中心,建筑物围出一块硬地和一片水面,营造出与神圣严肃的碑坊广场完全不同的休闲氛围,达到富有对比的艺术效果。 5.1.3水面、园径为了提升舒适度,利用现有的水面略加改造,就其高层特点做出两级叠水,沿驳岸略做一些硬地,便于游人滞留。水边设一水榭,与不远处的亭遥相呼应,增加可看性。遗址公园树林锁定郊野风格,除少量必须的硬地、草坪之外,均为自然风貌的树林。在神道以外,依地形走势设园径穿行在树林、竹林、草地、水边,盘缠婉转,随意通达,为市民多次游玩提供了多样性和可选性。 5.1.4停车场遗址公园停车暂短,除自驾车外,下客后车要开到大金门广场或明孝陵原停车场候客,根据场地状况做了160个车
位,其中自驾车位120个。 5.2大金门前广场 大金门南面以手表厂五层建筑改建的明孝陵博物馆为中心,在其北边设游客服务中心建筑一对,作为博物馆与大金门之间衔接,在其北边保留手表厂三层四层建筑各一幢,用作博物馆配套用房和管理用房,在空间上构成广场的界面。博物馆西面为一硬地广场,为停车倒车,
人流聚散的场所,其中间设一喷泉水池,以其动感形态达成神道两侧的均衡。 5.2.1 明孝陵博物馆: 手表厂五层建筑离神道轴线太近,将其一并拆除,以形成良好的空间关系,拆除面改建成博物馆主入口。博物馆引用大金门碑楼共有的拱券,须弥座等建筑符号。建立起它们之间的关联。博物馆同时也应用了玻璃,除功能需要外,更重要的是表现出建筑物的时代属性。衬托出相同与差异之间的历史变迁。 5.2.2游客服务中心: 游客服务中心为一对方形建筑,在形式上和博物馆一致,但更靠近大金门,碑楼。游客服务中心单体为两层半建筑,在体量上成为大金门与博物馆之间的过渡。游服中心一层设有洗手间、小卖部;二层设为茶座、咖啡座、充电房;三层一半内廊,一半露台,为游人观赏风景之处。 5.2.3停车场 大金门广场停车采用分类分区设置的方法,尽量利用边角地块,将整片的地块留给更重要的用途。 广场东边地块较宽大,作为旅行社大巴停车场,广场西边地块较狭窄,作为私驾车停车场,在博物馆对面场地设贵宾停车位,内部停车位设在配套管理用房的旁边。 停车场的停车位按略大于明孝陵现有停车位容量设计,并留有增设车位的持续发展空间。 5.2.4大金门、碑楼之间的天桥: 园陵路的修建切段了大金门、碑楼之间的行道,在影响神道氛围的同时,造成了游人极大的不便,本案在这里设一过街天桥,在分离园陵路机动车流与游客人流的同时,恢复了神道原有的完整空间形态。过街天桥力求简约、不露痕迹,利用绿化手段,最大限度地融入环境之中。 5.3二期规划: 5.3.1 宁杭公路,神道轴线交汇节点; 在下马坊向西与大金门向南的神道交汇点处,按明孝陵石像生神道转折点的样式作了开放式硬地铺装的处理。同时考虑到其紧贴城市主要交通干线所受的影响。本案在两条神道对应方向的硬地边缘各设置了一座影壁,构成其系统空间的闭合形态。影壁解决了神道与现代城市衔接与转换的难点。 西边影壁的对外一面镌刻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修建工程重大事记,作为纪念碑的综合体,链接了影壁内外的两个空间。 5.3.2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遗址 在大金门南神道轴线的西边有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遗址,现保存有大门建筑,
本案在学校大门的对面辟出一块草坪,设一方碑,镌刻遗族学校的简介,纪念碑、草坪和大门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形态,同时解决了神道两侧空间关系的平衡。 5.3.3前线歌舞团、话剧团建筑的旅游开发。前线歌舞团、话剧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文化史上重要的一笔,从这里产生了很多影响久远的军事文化作品,对于
将来她有着革命军遗族学校同样的历史意义。因此,本案将这里规划为文化休闲旅游项目,选择部分建筑改建为“前线军史博物馆”。其他建筑经选择、去留、改造、装修,成为一个有酒吧、茶座、西餐、咖啡厅、艺术工作室、饰品、礼品店、画廊、球房、保健美体房等丰富多彩,富有艺术精神的文化休闲场所。 5.3.4停车场地 二期前线地块项目除一定的路边停车位外,在地块东边设有两处停车场,西边设一处停车场。夜晚期间,大金门前的停车场可以供这里兼用,节省了资源,提高了效益。 5.4 交通在充分考虑明孝陵景区完整的游览线路的基础上,根据游客的各种不同的需求,我们设计了三种不同的游览线路。第一种是针对那些有充裕时间,喜欢步行游览的游客,设计了A型线路:即游客在下马坊公园入口处下车,步行穿过公园、大金门前广场至孝陵宫,车就直接从宁杭公路开到孝陵宫;第二种是B型线路:限时游的游客在下马坊游览完后坐车到大金门前广场,然后步行至孝陵宫;第三种是针对那些直接去大金门前广场参观的,设计了C型线路即直接乘车到大金门,然后步行至孝陵宫。三种游线可以由旅行社根据需要调节使用。 5.5 绿化 5.5.1历史文献记载明孝陵神道植松树数十万株,极为壮观,为此多有文人写诗赞颂,鉴此,在遗址公园、大金门广场及神道两侧,多植以松树,配植一些落叶遮阴高大乔木 ,以营造出“松楸自森肃,陵谷乃郁葱”“缥缈松楸路,昭回日月光
。”的氛围。 5.5.2多植变色叶乔木,使之有明确的季相变化,同时与石像生神道变色叶乔木相呼应,在植被上形成地域特征。 5.5.3除神道,行道树和必要的列植乔木外,其他尽量追求自然效果。不做修剪整齐的灌木甚至图案,以保证遗址公园的郊野化和历史感。
5、所属工程类型:规划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