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食与副食的平衡。有人主张多食肉少吃粮,这不合养生之道。有人要减肥,只吃主食,结果却适得其反,主食中多余的淀粉在体内会分解成葡萄糖,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
呈酸性食物与呈碱性食物的平衡。常见的呈酸性食物包括:肉类、禽类、鱼虾类、米面及其制品;常见的呈碱性食物包括蔬菜、水果、豆类及其制品等。两者必须平衡,方可益补得当。
饥饿与饱食的平衡。太饥则伤肠,太饱则伤胃。有些人对喜欢吃的食物,就无所顾忌地猛吃,把胃塞得满满的;对不喜欢吃的食物拒之门外,让胃空空的。结果是饥饱不均,造成
精细与粗杂的平衡。长期吃精米、精面,会导致B族维生素的缺乏,诱发疾病。因此要搭配吃些五谷杂粮,食物搭配多样化,使营养更全面。
寒与热的平衡。李教授说,食物也有寒性、热性、温性、凉性四性之别。中医所谓“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就是要取得平衡的意思。夏天炎热,喝碗清凉解暑的绿豆汤;冬天寒冷,就喝红小豆汤;受了外感风寒,回家吃碗放上葱花、辣椒的热汤面;吃寒性的螃蟹一定要吃些姜末,吃完还要喝杯红糖姜汤水;冬天吃涮肉,一定要搭些凉性的白菜、豆腐、粉丝等 这些都是寒者以热补、热者以寒补的平衡膳食的方法。如果破坏了这种平衡必然伤身。 干与稀的平衡。有些人吃饭只吃干食,不仅影响了肠胃吸收的效果,而且容易形成便秘。而光吃稀的,容易造成维生素缺乏。每餐有稀有干,吃着舒服,到了肠子里也易消化吸收。 摄入与排出的平衡。摄入与排出的平衡是指吃进去饭菜的总热量,要与活动消耗的热量相等。否则,每日吃进的食物营养过剩,日积月累,多余的热量及各种代谢产物,必然会在体内蓄积。人体中脂类物质多了,会沉积在血管壁上,使血管变硬变窄;糖的过量摄入会耗竭体内的胰岛素,损害胰岛细胞;蛋白质过剩会蓄积在肠道,所产生的毒素,在体内循环不已,影响肾脏排泄。
动与静的平衡。动与静的平衡是指食前忌动、食后忌静。李教授强调:“吃饭后一定要多多活动,一是帮助消化吸收,二能舒活筋骨,消除疲劳,但是不要太剧烈。”
情绪与食欲的平衡。进餐前,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使食欲旺盛,分泌较多的唾液,以利于消化。
进食的快慢与品味的平衡。饮食的口味有时需要品出来,不能狼吞虎咽。狼吞虎咽不利于消化吸收,一般含淀粉多的主食,需要1~2小时才能消化,含蛋白质多的食物,需3个小时,含脂肪多的食物消化时间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