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拉伸法测弹性模量

发布时间:2024-11-12   来源:未知    
字号:

拉伸法测弹性模量

§2.2 拉伸法测弹性模量

实验目的:

1.测钢的弹性模量,并验证虎克定律。

2.掌握用光杠杆测微小长度变化的原理和方法。 3.学会用逐差法处理数据。 4.学习不确定度分析的应用。

实验原理:

一、固体材料的弹性模量

弹性模量(Modulus of elasticity)是描述固体材料抵抗形变能力的重要物理量,是选定机械构件的依据之一,是工程技术中常用的参数。

由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F的大小和弹簧伸长(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即

F kX (2.2.1)

式中常数k称为劲度系数,它不仅与物体的材料有关,还和物体的几何形状有关,它是具体物体的一个常数。

事实上,虎克定律不仅适用于弹簧体,一般固体受拉(压)伸长(缩短)产生的弹力都遵从(2.2.1)式所表示的关系。为了不使物体的几何形状对材料弹性的研究产生影响,我们取棒状物体作为样品,折算成单位长度和单位横截面积来确定表征材料弹性的系数。

设长为L、横截面积为A的一个棒状物体,两端受拉力F后,伸长量为X,则比值F/A是单位横截面上的作用力叫做应力,它决定了物体的形变;比值X/L是单位长度的伸长,叫做应变,它表示物体形变的大小。这时虎克定律可表达为:

Y

F/AX/L

(2.2.2)

式中常数Y称为弹性模量,也叫杨氏模量,它只决定于构成物体的材料的性质,不再与几何形状有关。弹性模量Y的国际单位制单位名称是帕〔斯卡〕,单位符号是Pa,1Pa=1N/m2。

二、弹性模量的测定

本实验要测定钢的弹性模量,由(2.2.2)式知,需要进行力和长度两方面的测量。由于物理实验室不能提供很大的力,所以取一段粗细均匀的钢丝作为待测样品。把钢丝的上端固定,下端加砝码,使之受拉力作用而伸长。则(2.2.2)式中弹力F等于砝码所受的重力,即

F mg (2.2.3) 钢丝的截面积A,通过测量钢丝的直径d可得到

A

d4

2

(2.2.4)

钢丝长L可用米尺测出。

上述量弹力F、横截面积A和钢丝长L都可用一般方法测出,但是微小长度X很小,约1mm左右,要用我们迄今了解的测长仪器如千分尺测量,在技术上还难以实现。为此,本实验采用了光杠杆放大的原理,进行间接测量,得测X的公式如下:

1

拉伸法测弹性模量

X

Rn2D

(2.2.5)

式中的R、n、D分别用卡尺和米尺测出。这样,把测X转化为可用一般方法测量的量。解决了测量上的难题。把(2.2.3)、(2.2.4)、(2.2.5)式代入(2.2.2)式,则得本实验的数学模型为

Y

8mgLD

dRn

2

(2.2.6)

式中D、R、n的意义在下面介绍。

三、光杠杆测微小伸长的原理

图2.2.1(a)是不等臂杠杆绕支点O转动的情况,当两端点分别产生位移AA′= X,BB′= n 时,若OB>>OA,n便是X的放大结果,其放大倍数为

nX

OB(长臂)OA(短臂)

光杠杆是以一段光线为长臂的放大系统。由T型支架平面镜(也称为光杠杆)、望远镜及标尺而组成。T型支架的落地点,是脚T3和T1T2边。T3与T1T2边距离为R,是光杠杆的短臂,长短可调,望远镜和标尺安装在同一支架上。

在测量微小伸长时,如图2.2.1(c)所示,将T型支架平面镜的T1T2边放入平台的沟槽内,T3脚被放在待测钢丝的下端能随长度改变的夹具上。观察用的望远镜和标尺被放在距离平面镜架为D处。调整好的光杠杆装置,应该从望远镜中能看清楚由光杠杆平面镜反射的标尺的像,并由望远镜叉丝得到标尺的读数。

设钢丝在未加砝码时,平面镜架如图2.2.1(c)虚线位置,此时在望远镜中测量准线处的标尺读数为n0;当加砝码后,钢丝长度L发生X改变时,T3脚也随之变动,并以T1T2边为轴转过 角,如图2.2.1(c)实线位置,因而使平面镜的法线转过 角,则平面镜的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2 角,此时在望远镜中准线处的标尺读数变成为n1。令n n1 n0,根据三角关系有 sin

XR

和 tg2

nD

由于钢丝的伸长很小,R>>X, 角也是一个微小量,近似地有

sin

XR

, tg2

Rn2D

nD

2 ,

由此可得 X ,

式中n是标尺读数的改变量,D是标尺到平面镜架支轴T1T2边的距离,可由卷尺测出,R是光杠杆的长度,可由米尺测出。这样就把不易测量的微小伸长量X转换成了用一般方法可测量的量,而且把微小伸长X放大为n。定义光杠杆的放大倍数为

nX 2DR

在一般实验中,R为4~8厘米,D为1~2米,放大倍数可达到25~100倍。与图1.2.1(a)的杠杆相比,光杠杆的长臂是入射光与反射光的全程2D,短臂是R。

2

拉伸法测弹性模量

3

(a)不等臂杠杆

(b)T型架平面镜

(c)光杠杆装置

图2.2.1 光杠杆放大原理

拉伸法测弹性模量

实验仪器

一、仪器

弹性模量测定仪,砝码(0.5kg×9个),光杠杆装置(光杠杆、望远镜、标尺),千分尺(用法见§2.1节实验仪器介绍),卷尺,米尺。

二、仪器安装和调整

1. 如图2.2.2所示,将光杠杆镜架的T1T2边放在平台的沟槽内,调节R长短使脚T3架在夹钢丝的圆柱夹具上面,使望远镜与标尺刻线向着光杠杆镜面。

2.粗调光杠杆系统。用眼睛观察调整光杠杆平面镜镜面竖直和标尺竖直,调整望远镜水平且与镜面中心等高,沿着望远镜筒的上方(有缺口和准星)能在镜中看到标尺的反射像。

3.细调光杠杆系统。主要是调试望远镜,望远镜的光路如图2.2.3。物理实验使用的望远镜和显微镜一般都具有测量的功能,所以它们除了目镜、物镜之外,还有叉丝这一组成部分。望远镜的调节方法如下:

(1)调节目镜。旋转目镜筒,改变目镜和叉丝之间的距离,使在视场中见到清晰的叉丝。由于各人的视力不同,所以要适应实验者的视力,另外叉丝是测量的准线,使用前要调清晰。

(2)调焦。旋转望远镜筒中部侧面的调焦钮,改变叉丝所在平面与物镜之间的距离(像距),使由目镜观察到的标尺像清晰,并旋转目镜筒,使横叉丝与标尺刻线平行,作为读数时的准线。

(3)视差的消除。经调焦后,叉丝和标尺像都已看清晰,但在目镜前有一小段距离,只要叉丝和物像都在这一段距离内,人眼都能看清晰,然而叉丝与物像并不一定重合,如图2.2.4(a)所示,如果二者有 距离的差别,就造成了视差。如图2.2.4(b),当眼睛在目镜前与准线垂直的方向来回移动时,就产生了叉丝和物像之间有相对位置的变化,这种现象就是视差。消除的办法就是继续细心地调焦,直至这一现象消失,如图2.2.4(c)所示,叉丝K和物像B处于同一平面。

图2.2.4 视差与消除图

4

拉伸法测弹性模量

实验内容

一、用拉伸法测钢的弹性模量

1.用千分尺测量钢丝直径d,在不同位置处测5次,数据填入表2.2.2。 千分尺零值偏移ε仪=

2.放光杠杆镜架于弹性模量测定仪的平台和圆柱夹具上,细调望远镜,读出望远镜准线

并记录在表2.2.3。 在标尺上的初始位置n0

3.在砝码盘上逐次给钢丝增加0.5kg砝码,同时从望远镜中读记钢丝伸长后在标尺上对应的读数ni 记入表2.2.3,并观察ni 是否呈线性变化。砝码加到4.5kg为止(i=1、2、3、…9),然后每次减去1个砝码,在表2.2.3中记录相应的读数,直到所加的9个砝码全部减去为

止。

4.用卷尺测量钢丝长L;取下光杠杆,用卷尺测出平台沟槽到标尺的距离D;卸下钢尺测量光杠杆短臂R。测R时,可用脚T3和底边T1T2在铺平的纸上压出记印,量出T3到T1T2的距离作为R的测量值。L、D、R只测1次,数据填入表2.2.4。

5

拉伸法测弹性模量

二、数据处理

1.按多次测量求出d,并估算d的不确定度。

2.按逐差法求出,并估算的不确定度。表2.2.3第七列是逐差法对数据的处理,相当于用2.5kg砝码在相同条件下,重复测量了5次所得的测量值。逐差法是先将数据组i按自变量等量增加的次序排列后(如表2.2.3第6列i=0~9),分为前后相等的两组(即分为i=0~4和i=5~9两组),然后用前后两组对应序号的测量值求差,即表2.2.3中第七列ni 5 ni。这种处理方法,充分利用了每一个测量数据,可视为是在2.5kg砝码作用下,对钢丝伸长量做的5次重复测量。故求出5次逐差数后,按处理多次测量数据的方法,求最佳值等来处理即可。

3.把已知有关数据代入(2.2.6)式求出钢丝的弹性模量。把有关数据代入(2.2.7)式求出u(Y)/Y和u(Y),表示实验结果。

4.用表2.2.3第二列和第六列的数据,以m为纵轴,n为横轴,作图线以验证虎克定律。

注意事项

用逐差法处理数据时应注意

1.测量关系式应属y a bx线性函数形式;

2.自变量x视为准确量(相对于y),且为等间隔变化。

6

拉伸法测弹性模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