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韩兴娥海量阅读有感
听《韩兴娥海量阅读》有感
白改侠
周六听了韩老师的讲座,感觉受益匪浅。韩兴娥老师的一场《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的专题报告,通俗易懂,浅入浅出,无高深的理论,只有朴实的做法,朴实的话语。“朴实”让与会者“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那么韩兴娥老师的“课内海量阅读”到底是怎样一种教学方法呢?
其实,韩兴娥所进行的“课内海量阅读”是大家司空见惯的、人人认可的大量阅读教学。要说有什么特殊之处,那就是在某一时间段,全班共同在“课内”阅读某一本“课外”读物,读完一本再换一本;没有固定的教材,任何健康有益的图书都可以为她所用。
删繁就简,去粗取精。“课外”读物“课内”的时间从何而来?删除繁琐的讲解是大家的共识,比如拼音教学,鼻音、翘舌音等知识不用讲。还要适当降低要求,教材上出现的音节拼不熟练也不要紧,学困生能把声母、韵语、整体认读音节按顺序念熟就行了。于是韩老师仅用三个星期就教完了拼音,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印着声母、韵语、整体认读音节的卡片,贴在书桌上,放到铅笔盒中,经常对照卡片拼读音节,时间一长,每个学生的拼读速度都提上来了。
在识字教学中,韩老师很少让学生口头组词,因为低年级学生对用来组词的字只知其音不知其形,取而代之的是大量认读词句,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读熟,不只省时间,而且效率高。
期末考试前,韩老师才让学生“临阵磨枪”做几张试卷。平日除了阅读就是写写生字,课堂上不做任何题型。省出来的“课内”时间用在读“课外”书上了。
就地取材,灵活运用。2000年,韩老师最初的改变是学习人教版和辽宁的韵语识字两套教材,从“一”到“二”的改变很艰难,也称不是上是“海量”阅读,但到了中高年级的效果已经很好了。06年、07年她再次教一年级时,在课堂上学了厚薄不等的十几本“读物”,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海量”阅读的起步。之所以称“读物”而不是“书”,因为很多都是就地取材的东西。入学第一天每一个学生拿到一本我编辑的小册子,有“熟悉的儿歌”、“汉语拼音情境歌”、“同学的名字”等,在学生不会拼读音节的情况下就开始阅读、识字;《语文基础训练》《健康教育》《品德与生活》《音乐》上的儿歌也教被她编辑成阅读、识字的教材;《拼音报》《阅读指南》等报刊也是阅读识字的好教材。不用指导就能理解的《好妈妈儿歌400首》能成为韩老师的教材;《弟子规》《三字经》低年级孩子理解的难度大,韩老师就要求学生“不求甚解”,照样也可以成为教材。
“借”也是韩老师获取共读教材的好办法,她曾借高年级学生的语文课本,让她的学生在中年级全部读完小学阶段的课本。学习《论语》《道德经》时,学生买了不同的版本相互交换着看反而更能加深对经典的理解。
听韩兴娥海量阅读有感
不求甚解,不断咀嚼。文章的“深度理解”要等以后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慢慢“反刍”,现在不必“一步到位”。
韩老师在课堂上很少讲解词语的意思,也不去深入分析文章的微言大义,而是让学生在“海量”阅读中去自已感悟,“悟”出来的东西,孩子虽然解释不准确,却能恰当运用。海量阅读使我的学生出口成章、下笔成文。
《论语》《老子》等经典小学老师显然太高深了,韩老师边学边教。学习语文不打“攻坚战”,最初是无奈之举,后来就成了她惯用的手法、自觉的行动。有些问题即使知道答案,也不急着告诉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读、去找,随着阅读和思考的深入,总有豁然开朗的那一天。这才是学习,离开了老师也能进行的学习。做为老师,韩老师要做的就是把大量的思想、文字俱佳的文章放在学生面前,为他们“鲸吞蚕食”提供条件,“反刍”是他们的本能行为。让学生的眼睛浸泡在铅字里中,让耳朵浸泡在书声中,让心灵和大脑震荡在感动和思维中,真正体现一位语文老师的责任所在。
有教无类,殊途同归。学生的先天素质、后天的影响各不相同,学习的速度和深度也有很大差别,“海量阅读”不强求达到同一标准,韩老师根据每一本书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不同的“星级目标”,学生能达到“一星级”目标就算完成了任务。比如在低年级,一星级目标一般是读熟课文,二星级目标是认读打印出来的字词,三星级目标是理解文章的意思。而到了中高年级,理解文章大意是最低要求。因为低年级孩子擅长记诵,年龄越大理解能力越强,背诵能力减弱。一级目标每个学生都能达到,人人都是好孩子。
第一轮实验,韩老师用两年时间消灭了学困生,从三年级开始,考试基本上能达到100%的优秀率。第二轮实验,仅用一年时间,就消灭了学困生。供一、二年级使用的《国学启蒙》,她的二年级小弟子们仅用一个星期就全部背诵。不是她的学生比人家聪明,而是她充分利用了他们背诵的天才时光。那些“慢”孩子“懒’孩子在举“三”反“一”、举“十”反“一”中总有头脑开窍的那一天。
进行“课内海量阅读”,不需要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不需要高超的教学艺术,通过进行课内海量阅读,把安身立命的职场变成了充满乐趣的幸福之旅,为学生快乐的书香人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