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的基本方略
利川市毛坝初中 向开和
回顾近几年的作文教学,我个人认为新课改以来,作文教学的发展势头并不十分令人满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管如何,窃以为作文教学可以找到一些基本方略:
一、作文命题范围──关心事事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阶段目标的第四学段(7—9年级)“写作”要求:“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关于写作的“教学建议”是“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学生对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自主拟题,少些命题作文。”这些要求和建议明确指出中学生作文命题范围要“事事关心”,即关注自我、关注家庭、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国是、关注世界等等。例如《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为了母亲的微笑》、《感受生活之美》、《家乡的生活环境》、《把爱心带给他人》、《美国的人权》、《韩剧为什么在大陆流行》、《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姐弟相处巧门》、《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一次难忘的“旅行”》、《无法打开的门》、《凿开上天的路》、《走遍东西南北》、《孔乙己,我想对你说》、《于勒,回家吧》、《我的QQ空间》、《网友一夜情》、《给灾区献爱心》、《等待爸妈回家过年》、《五一长假还是短休好》、《初三真累》、《我给教育部长建一言》、 等等。这些文题,直面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关注到方方面面,可以使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激发写作欲望,迅速进入思考状态,畅所欲言,下笔有神,落笔成文。有利于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有利于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有利于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二、作文材料挖掘──广积深挖
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是这样的:生活十分单调,见闻十分狭窄,作业十分繁重,心灵十分扭曲,处境十分孤僻,感情十分脆弱,话语十分粗俗,性情十分暴躁。只要一碰上作文课,就是“抓耳挠腮”“搜肠刮肚”“绞尽脑汁”,结果要么浮想联翩、要么东拼西凑、要么“直接借鉴”。
解决办法可以这样:
一是充分利用学校视听设备,在课间或三餐饭时开放新闻频道。
二是订阅班级报刊,共建班级图书角,利用夕会或课外时间或阅读课阅读。
三是举办丰富多彩的语文竞赛活动或综合性学习活动,如观察、调查、访谈等。
四是开创班级作文诊所:语文教师任主任医师,优秀作文创作者任医师。作文可以不定时,保持随到随就诊,每小周会诊一次,并及时反馈会诊结果。会诊时“优生差生,俱为一体。”会诊后“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结果定能“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五是“广积粮,深挖洞”。
如写《我的妈妈》一文,可以这样做:
第一步:观察妈妈童年、少年、青年、成年等不同时期的照片,引起回忆。边看边思:妈妈的哪一个时期对我产生过重大影响。
第二步:回家仔细观察妈妈的头发、面容、手臂、腰背、腿脚、眼神、牙齿等等,找出变化较大的方面,并思考其原因。
第三步:找外公外婆、舅舅舅母、伯父伯母、叔叔婶婶、哥姐弟妹、爸爸、邻居,甚至与妈妈有隔膜的人等,听听她们是怎样看待妈妈的,结合自己的了解做出思考判断。
第四步:列举出妈妈一生中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事件,并找出其中最富典型意义的细节、语言、行为、习惯、交往等。
第五步:结合自己表达需要,筛选各个不同渠道收集的材料,并进行精加工处理。
通过种种有效途径“广积粮,深挖洞”,学生一定会:有话可说、有人可记、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我的妈妈”一定会是一个栩栩如生、形象丰满的“我”的“妈妈”。
三、材料组织──成竹在胸
有了下锅的“米”,还得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把“米”放到锅里,才能煮出中看、好吃“饭”,这就要写作者对自己收集的“米”要成竹在胸。否则就很难实现“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的目的。一般来讲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方式方法。如:
1.时间为序
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是这样安排的:“许多年前”→“有一天”→“过了不久”→“第二天早上,游行大典就要举行了。”→“皇帝亲自带着一群高贵的骑士们来了”→“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全文以时间为序组织材料,把皇帝这个最高统治者的丑陋形象一步步推到读者面前,给人留下完整深刻印象。
2.片段组合
朱自清的《春》的主体部分依次组织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春人图”这些片段,既独立成段,又围绕“春”构成一个整体,层次分明,结构井然。
3.空间转换
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包括两个不同空间范围的故事:一是百草园,一是三味书屋。写百草园突出“乐”,写三味书屋突出“恶”。两部分之间用“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 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过渡,结构紧凑,衔接自然。写三味书屋的生活作者选取了几个片段,真实而生动再现了私塾教育的若干侧面:以先生而言,一是知识渊博,二是教学认真;以学生而言,一是
敬慕先生,二是伺机寻乐,三是乘机嬉戏等。由此可见,组材方式不是单一的,也可以同一篇文章综合运用各种方式。
当然不止以上这些,还可以倒叙开篇、或一线串珠、或精雕细镂、或逻辑为序等等。只要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方法,文章就不会杂乱无章了。以后便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创新了。
四、作文完善过程──去粗取精
著名作家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作品,家喻户晓,流传中外,被选入全国中学语文课本,鼓舞、教育了几代人。他说,我写出《谁是最可爱的人》,最根本的原因是志愿军战士的英雄气概、英雄事迹是这样的伟大、感人。在写作中,魏巍从20多个最为生动的故事中,几经推敲、删减,最后选定了3个最能表现英雄本色的典型事例。稿子写好后,交给《解放军文艺》主编宋之的征求意见,宋主编看后首先被感动了,当即说:“马上送《人民日报》!”《人民日报》社长邓拓看了这篇文章十分激动,破例决定将此文放在《人民日报》头版社论位置发表。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头条发表了魏巍的这篇《谁是最可爱的人》。【摘自《魏巍创作<谁是最可爱的人>毛泽东批示印发全军》】1951年2月,魏巍完成了3个月的朝鲜采访,《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素材都是王营长流着眼泪向他讲述的。我想,作者历经“3个月的朝鲜采访”,收集了“20多个最为生动的故事”都只能算作是“粗”,只有那“3个最能表现英雄本色的典型事例”才是真正的“精”,如果没有一个痛苦地“去粗取精”的过程,其作品是不可能取得如此成功的。
一代文豪鲁迅说过:“我写完文章之后,一般要检查一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删去!”“ 可有可无的字句”不是“粗”吗?剩下的必然是“精”了。
如果魏巍先生是从整体上“去粗取精”的话,那么鲁迅先生则是从局部“去粗取精”。大作家都如此,何况我们这些初学者?
五、作文评价方式──“死去活来”
这是洪宗理先生提出的作文教学的主张,所谓“死去”,就是少一些作文教学的条条框框;“活来”,就是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
我认为“死去活来”对初中生的作文进行评价也应该是合适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写作评价的建议是:
1.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
2.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
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
3.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
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4.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写作档案除了存留学生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外,还应有关于学生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的记录,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
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
以上这些从阶段目标、材料准备、作文修改、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出了非常切实可行的建议,没有那一条是“死的框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老师一布置作文就提出若干条要求,让学生照着“框框”套,评价时也照着“框框”评,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更不利于学生作文良好习惯的培养。当然,“条条框框”不是不要,一般只是用于日常应用文,不要过多用于评价学生的写作。因此,凡是不利于促进学生作文的评价的“死的框框条条”都应抛弃,都应让其“死去”。下边就我自己的“活来”的评价方式略举一二:
个体尺度:学生个体写作只要在原来基础上有了进步,都应适时给予理解、尊重、肯定、鼓励,而不应用其他学生写作水平的尺度去衡量“这一个”。如教师给少年茅盾作文评语:“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教师评价的“这一个”只针对少年茅盾,不会影响“那一个”或“那些”。西方谚云:不当的比较是对孩子的扼杀。不当的评价同样是对孩子的扼杀。
激励赞赏:《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用积极的评价”,我认为教师在评价中应重在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独特点,以赞赏的眼光看待。可以用旁批、等第、分数或当面称赞等方式评价,让学生一见到或听到教师的评价就产生快感,引起再创造的兴趣和热情。
探讨商榷:每次写作各有侧重点,评价不宜面面俱到,指出缺点宜用启发商量探讨口吻。评读时用学生的心理解读学生作文,用成人的心灵抚慰未成年人的心灵。如老师给少年茅盾《文不爱钱武不惜死论》一文的评语,主要就是针对文字功夫来评的:“慷慨而谈。旁若无人。气势雄伟。笔锋锐利。正有王朗拔剑斫地之慨。”这样的评价易于让学生接受。
总之,作文教学只要教师做到“死去活来”,学生作文也一定会“死去”“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