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重点
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范围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
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其基本属性是:地球表面的特定三/多维空间;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限,界限又是过
渡的、模糊的;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是客观存在的
类型
(1)区域特性划分:区域内部特性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即均质区,如山区与平原区、干
旱区与湿润区、……
结节区(也叫功能区或枢纽区),由区域内的核心以及与其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共
同利益的外围地区组成如城市经济区……
(2)空间尺度/政治/行政划分:大区域(全球、洲际、国家)、中等区域(省际、省、城
市)、小区域(村镇)
一般指我国县域及其以上范围的区域
区域的特性
区域即系统
一是整体性/系统性(全局性、稳定性)
二是结构性(层次性、关联性)
三是动态性
区域系统(课后要求查阅“系统论”)
由区域中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结合而成
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具有复杂的综合结构系统,主要有空间结构、资源
结构、城镇结构、社会人口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规模结构、技术结构、交通结
构、能源结构、市场结构等等
一、区域发展
1、概念 正向变化
2、新趋势
区域分工全球化趋势更显著;
区域间竞争与合作并存;
区域可持续发展成为主题和方向
二、区域研究
1、意义——为了解决出现的区域问题、实现区域正向变化——区域发展
2、主要领域
传统/过去的领域:区域系统、经济区划、资源开发利用、区域产业结构、… …
新领域:新的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新的区域空间结构与社会文化作用模式、… …
3、新动向——改变区域资源的观念(新资源观);强调区际关系研究;重视区域创新
环境研究;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新技术手段与方法
三、区域科学
1、发展历程:美国经济学家/区域科学之父Walter Isard 沃尔特·艾萨德
2、定义:区域科学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蓬勃发展的以区域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
是用传统区位分析、计量分析以及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对不同等级和类型的区域社会、经
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应用学科
3、研究内容:广泛,包括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各要素的分析研究,
涉及区域空间系统的治理、开发与管理等内容
四、区域发展、区域研究与区域科学的关系
要实现区域发展促成也需要区域研究,从而催生 了区域科学,区域研究与区域科学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重点
为区域发展服务,区域发展了又可加强和深化区域研究和发展区域科学,它们是相辅相成紧
密联系的
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背景、技术特征、产业结构及其对区域社
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整体发展水平与阶段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
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规律,为区域规划建设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的一项工作
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的总
体部署,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的关系
区域分析是区域规划的前提、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区域分析得越实际、越细致、越合理,就越能得出科学有用的规划,越能指导区域良性
发展,实现区域持续发展的目标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是为了区域发展;是区域研究的一种途径和形式; 与区域科学相
互交叉融合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或自然环
境要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自然资源定义为: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
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根据自然资源的赋存条件及其特征划分:地下资源 ,地表资源
根据自然资源的国民经济用途划分:农业资源、工业资源、旅
游资源等
根据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划分: 直接生活资源、劳动资料资源
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划分:可再生自然资源、可更新自然资
源、不可再生自然资源
有限性:自然资源的数量供应与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存在矛盾,即用经济学的观点看自然资
源存在稀缺性
区域性:任何一种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都是不均衡的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都有显著的地域
差异
整体性:每一个区域的各种自然资源要素彼此有生态上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即自然资源
生态系统。其中一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可能引起系统中其它资源或环境要素的连锁反应
多用途性:大部分自然资源都具有多重功能和用途
社会性:当代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或多或少都有人类劳动的印记
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一、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首先,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必要的自然资 源,决不可能出现
某种生产活动;
再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的范 畴也在不断地扩大,
但自然资源仍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 自然物质基础
第二、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
其次,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
再次,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自然资源分析/评价的原则
(1)明确评价目标,有的放矢;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重点
(2)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重点分析相结合;
(3)必须在现代技术可能性的基础上论证经济的合理性;
(4)从保护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评价自然资源。
区域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
(1)每个自然资源量的评价
(2)每个自然资源质的评价
(3)各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
(4)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或方向的评价
(5)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应的评价
区域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1)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分析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自然
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的人
口数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内涵:时空、社会经济、可持续内涵
特性:有限性;动态性;可增强性
(2)区域自然资源利用分配
代际分配:内涵——规则公正;代际公正-消费适
度、投资对等;补偿有力
代内分配:不同国家之间分配的公平性;
同一国家内部分配的公平性;
城乡居民之间分配的公平性;
不同产业之间分配的公平性
自然环境及其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1、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的概念
——各种自然要素有机综合体;尺度有大小
——生态环境强调生物因素
——包含关系,前者包含后者
2、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相互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
础,可加速或延缓其进程,但不决定其发展;人类社会
的发展也影响和改变着自然环境,并影响日益广泛和深刻
3、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相互的促进协调”或“冲突恶化”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1、生态环境质量的概念与时段分类
——在一个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生态系统
的总体或部分生态环境因子的组合体对人类的生存及
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适宜程度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2、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
具体内容(生态环境调查p33):生态环境影响因
素有自然的、社会经济的,还有环境污染;生态环境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重点
效应有环境影响效应、环境健康效应、生态经济效应
(社会反响/效应)
3、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步骤
确定评价单元;筛选评价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评价标准与方法;生态环境质量分级、分类与分区,得出评价结果/结论/评价
图
4、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指数法;模糊综合法;灰色关联法;景观生态学法等
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方法
类比法;专家法;综合指标法;
图形叠置法;系统分析法等等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之指数法
一、方法思路
按系统工程思想,由每个评价指标的单一指数值逐级转换为高一级生态环境特征指
数、生态环境总体指数值
单一指数——分类指数——综合指数
二、单一指数
1、标准型指数(有环境标准的因子)
2、等级型指数(无环境标准的因子)
评价参数变化区间分为数个不同等级区间并赋予相应指数
三、分类指数——生态环境某一方面的质量特征
三种计算模式
1、均权型分类指数
2、加权型分类指数
3、兼顾极值型分类指数
四、综合指数——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表现
常见模型通式
综合指数法
1、基本原理——诸多环境因子现状值(项目建设前)和预测值(项目建设后)经评
价函数曲线转换为统一无量纲的环境指标,由此计算项目建设前、后各因子环境质
量指标变化值,根据各因子重要性赋予权重,将各因子变化值综合起来,即可得出
项目对生态环境的综合影响
2、基本公式
△E:区域发展建设前、后环境质量指标变化值
Ehi:区域发展后的环境质量指标
Eqi:区域发展前的环境质量指标
Wi:权值
3、方法评述
核心问题——建立环境因子的评价函数曲线
权值——专家咨询法 确定
生态破坏经济损失评估与生态补偿
1、生态破坏经济损失估值技术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重点
(1)估值程序
(2)评估方法
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
实验评价法;成果参照法
(3)生态环境损益解析
生态环境产益/产益区
生态环境受益/受益区
生态环境致损/致损区
生态环境受损/受损区
生态环境损益空间扩展---产/受益区、致/受损区分离
直接市场法——市场价值法
1、基本原理
将生态环境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其变化直接影响生产率和生产成本,进而影响价格和
产出水平变化,或者将导致产量或预期受益的损失,通过这种变化可求得生态破坏损失得
价值
2、两种算法
(1)生产要素相对不变,产量增加不影响市场价格
V——生态环境价值 P——产品的价格
Cv——单位产品的可变资本 C——成本
△Q——产量的增加量 q——产量Q的每一单位,1
(2)生产要素价格变化
△Q——产量的变化量
P1——产量变化前的价格
P2——产量变化后的价格
生态环境补偿
(1)产生依据
可持续发展公平原则
(2)概念(与污染治理费)
一种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环境经济手段,是指
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的受益者向生态环境和资源保
护者提供补偿的一类社会经济活动
(3)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规则/制度
补偿主体(政府、市场主体、社会)/受补主体
补偿标准——生态建设的成本(补偿)
补偿方式
经济的:财政转移支付、基金、押金执行保证金
非经济的:实物、技术/智力、政策,等
区域自然资源及其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理论
1、生态学理论
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规律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
负荷定额规律 多样稳定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地理学理论)
2、环境/生态经济学理论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重点
环境与经济对立统一理论 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
耦合理论 环境外部性的经济内部化理论
3、可持续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
4、“阳光经济”理论——“低碳经济”
区域发展中的外部性与区域环境问题
1、外部性externality的概念
经济主体之活动对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
会所产生的影响。(庇古、科斯加)
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
的现象。(经济学上)
正外部性/外部经济(性)
负外部性/外部不经济(性)
2、外部性与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的外部性解释——归因于“外部不经济”
外部性产生原因——生态环境等的“共用/非排他性、免费/非市场性”
环境容量、生态环境资源转化为稀缺物品(经济性-稀缺性)
3、外部性的解决对策
外部效果内部化——经济补偿、生态补偿与社会补偿
政府管制;市场激励;资源协商;社会准则与良心效应
第二章 区域组分分析1-自然资源环境基础分析
1、区域自然资源分析
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特性;
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区域自然资源评价(质、量、分布组合、开发利用方式方向及经济技术、开发利用效应);
区域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承载力、利用分配)
2、区域自然环境分析
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概念;
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区域生态环境评价(内容、方法,现状分析与影响分析);
生态破坏经济损失评估与生态补偿
3、区域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分析
资源与环境保护的相关理论(生态理论、环境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阳光经济理论);
外部性与环境问题(外部性理论、生态环境问题的外部性解释、外部性的解决对策);
要点与重点
自然资源概念、分类与特征;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自然资源评价原则
与方法;区域资源承载力概念;区域自然资源的代际、代内合理分配
从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概念辨析;区域自然环境评价分析;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内容与方法-指数法;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方法-综合指标法;区域生态破坏的经济损
失评估与生态补偿;生态破坏经济损失评估方法-市场价值法;外部性理论;环境
外部性的经济内部化理论
一、区域经济背景(——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1、经济特色与经济地位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重点
经济特色——区别于他区域的经济优势或特点
特色成因——区际差异和区域优势;产业布局指向性;
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区域利益
特色表现——区域产业/结构特色;区域产业空间布局
特色,等
经济地位 如,长三角——全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
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2、收入水平与消费观念
收入水平、消费观念-生活习惯(社会、传统文化,道德风尚、风俗习惯、行
为模式、信仰、偏好等——区域社会性软环境) 消费需求/市场结构 区
域生产结构、规模/生产方式 区域发展
3、市场化水平
市场导向作用;市场规模---经济活动持续与经济合理性;市场地域范围---经济
活动类型与规模;市场环境 /秩序/竞争公平性;市场意识(温州强市场意识模式)
4、社会基础设施配置水平
包括狭义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两部分
二、区域文化背景分析(——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1、区域文化的含义
包括反映地方特色的文化典籍、文学艺术、建筑风格、风俗习惯,也包括长期
历史积淀的地方性社会意识、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
2、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任何一个区域协调持续发展以其区域文化背景的力量为基础,宏观上——以
物质科技文化直接推动生产发展、以制度意识形态为区域发展提供保障;微观上——各经济
主体重视文化建设、弘扬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提高产品文化含量,从而取得竞争优势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主要体现:a,区域文化往往把经济规律按照自己的要求复制出
来,使之具有地方特色;b,区域文化发展与经济变革的适应程度,决定区域经济发展速度;
c,区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相适应程度,决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d,区域文化的增长力可以提
高经济发展质量
特点鲜明、积极向上的区域文化精神,能够团结、吸引本区域人们为区域的繁
荣发展服务,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精神源泉
3、我国的区域文化背景与区域经济
中华儒家“中庸”文化,(其他如:德意志“精确”文化;…)
三、区域历史基础分析(——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1、含义
区域历史基础分析是研究区域某一方面或整个人地系统演变的时间过程,发现
区域发展历史规律,为当前区域发展提供借鉴
2、一般方法 ——“横剖面”法;历史地理研究分析法
3、主要内容
区域历史沿革分析;重要经济社会历史事件分析——发展动力的历史变化分
析
以史为鉴,以史求律,为区域未来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一、
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从这两个方面体现: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重点
作为生产者
1、区域劳动人口的数量影响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生产规模的大小;
2、区域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的构成状况;
3、人口的迁移与分布影响区域生产的布局。
我国汉朝以前、以后、宋代、元明清、解放后…
作为消费者
1、人口的数量及其增长影响区域市场的规模、扩大再生产的投资的供给;
2、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消费结构,进而影响区域生产结构;
3、人口的迁移及分布影响消费市场的分布。
二、区域人口结构分析
.性别构成
.年龄构成
.职业构成
.民族构成
1、性别构成
即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关系。在区域人口分析中,除总人口性别比例外,新出生人口性别比和各年龄组人口性别比也是分析的重要指标
表示方法
①男性、女性人口各占总人口的百分比;②男性人数对女性人数的百分比,即女性人口数为100,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
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①直接影响婚配、生育;②劳动力供应与就业;③社会安定和区域经济发展。
2、年龄构成
概念与表示:人口的年龄构成是指各年龄组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关系
通常用各年龄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数来表示
年龄组的划分与表示:逐龄分组:0岁组(不足1岁),1岁组……;
5岁一档分组:女00~4岁,5~9岁,……;
10岁一档分组:如0~9岁,10~19岁,……;
国际上划分为三组:即0~14岁-少年儿童组,15~64岁-
青年或成年组,65岁以上-老年组;
我国划分为六组:即0~6岁-学龄前儿童组,7~12岁适
龄小学组,13~15岁-适龄初中组,16~18岁-适龄高中组,
男16~59、女16~54-适龄劳动人口组,60岁以上-老年
人口组。 人口分组的结果除用表格表示外,还用人
口金字塔图表示,并且后者更为直观、常用。
衡量人口年龄构成的指标
老年人口比重、少年儿童比重、老年指数(又称老少比)、抚养指数(又称负担系数)、年龄中位数、平均年龄等。这些指数都从不同的侧面说明了人口年龄构成的特点
影响年龄构成的主要因素
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迁移;战争、饥荒、瘟疫等
年龄构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对人口本身再生产的影响:①瑞典人口学家桑德巴的人口再生产的类型(表3-1)。 ②人口统计学中,按年龄构成和中位年龄所做的类似划分(表3-2)。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重点
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首先表现在劳动适龄人口同被抚养人口的比例关系上。②其次,处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人口对社会环境有不同的影响和要求,社会的物质消费结构、各类文化教育设施的配套、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住宅和交通的建设,莫不与人口年龄构成有关,当人口年龄构成发生变动以后,有关的一切社会职能均要随之有相应的变化
3、职业构成
指区域人口中,劳动人口在各个社会部门分配的比例,亦即各部门劳动职工或工作人员占在职人员总数的比例。它代表经济活动人口的就业分布,从一定角度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和生产布局特征。
国际划分:一般将经济活动分为九个部门,即:①农业,包括林业、狩猎业和渔业在内;②采矿、采石业;③制造业,或称加工工业;④电力、煤气和供水;⑤建筑业;⑥商业和服务业(旅馆旅游业等);⑦交通运输业和邮电业;⑧金融保险业;⑨公共和社会服务。 并将上述①部门称为第一产业,②、③、④、⑤称为第二产业,⑥、⑦、⑧、⑨称为第三产业。
我国划分:将经济活动分为16个部门,即:①农、林、牧、渔业;②采掘业;③制造业;④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⑤建筑业;⑥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⑦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⑧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⑨金融保险业; ⑩房地产业;11社会服务业;12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13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14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15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16其它行业
并将①部门(农业)称为第一产业,②、③、④、⑤、⑥部门(工业)称为第二产业,其余部门为第三产业。
影响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生产方式特点; 不同部门劳动生产率变化; 科技发展; 物质消费; 劳务交换水平; 经济政策; 历史 地理因素。
4.名族构成
民族:不同于种族,它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民族构成:指不同民族的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关系。通常以百分数来表示。
分 析:在民族构成分析中,除对各民族人口数量占区域人口比例的分析外,还应对各民族在文化、宗教、习俗等方面的特征进行了解,以便为制定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提供可靠依据。
三、区域人口增长分析
1、人口的自然增长分析
2、人口的机械增长分析
1、人口的自然增长分析
自然增长分析:主要指标是出生率、育龄妇女人数及其生育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等 增长类型分析:原始型,特点是两高一低,婴儿死亡率超过20%
年轻型,出生率显著地高于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大大提高,人口总量迅速增
多,年龄构成趋于年轻
成年型,死亡率进一步下降,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出生率明显降低,
人口低速增长,年龄构成由年轻化向老年化演变
衰老型,人口老化,死亡率由低水平回升,出生率继续下降,跌至死亡率以
下,自然增长率为负数,人口数量逐渐减少
人口增长惯性分析:人口惯性是指人口再生产过程中,人口群体保持原有增长或减少趋势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重点
的特性。这种特性使得在区域妇女生育率已降到乃至低于(或上升乃至高于)人口更替水平时,原有的人口增长(或减少)趋势仍将持续一段时间,人口自然变动的这种惯性来源于人口的年龄构成。而年龄构成取决于过去历年的妇女生育率和总人口死亡率水平
人口惯性还表现在人口生育高峰或低谷的重复性,重复周期与一个人口再生育周期吻合
自然增长分析意义:预测人口发展;制定区域人口发展规划、区域发展规划等工作中的必
要环节
2、人口机械增长分析
概 念:即区域人口的净迁入,通常用机械增长率表示。机械增长率是指一地区年内迁入和迁出人口的差数占总人口的比例。机械增长率为负,说明区域人口为净迁出,为正则说明为净迁入
机械增长机制分析:
区域人口的机械变动受经济、政治、宗教、文化、战争和灾荒等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是经济原因
从个人原因讲,主要是为了摆脱贫困和失业,改善生活,或为发财致富、谋求事业成功而导致迁移
从区域角度讲,则主要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新的矿藏、水力、土地等资源的开发利用,新铁路等交通干线铺设,新的城市和工矿区的规划建设等原因
直接后果:表现为对迁入和迁出区域人口数量、性别、年龄构成文化构成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的不同影响
间接后果:是迁出地区人口压力减轻,可能得到移民汇款收入,但劳动力减少,特别是具有熟练技能与高文化水平的劳动力的迁出,使迁出的抚养、教育费受到很大损失。对迁入地区,由于人口和劳动力增加,经济上有利,但也可能带来民族矛盾或其它社会问题
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
分析意义:对区域人口机械变动的分析,不但要对迁出或迁入的人口数量及其素质与构成进行分析,而且还要分析对迁出或迁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与间接影响,这些分析都是确定区域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
四、区域人口素质分析
1、概念
人口质量即人口素质,包括三个方面,即身体素质、文化技术素质和思想素质
身体素质是人口素质发展的自然基础,指人的体质和智力;
文化技术素质是指人口受文化科技教育与训练的程度;
思想素质包括思想觉悟、道德品质、传统习惯等
2、分 析
身体素质分析:
分析的指标:主要是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人口平均身高和体重、儿童智力水平、地方病发病率等 意义:有助于搞清影响区域人口身体素质的原因,明确区域人口身体素质现状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为制定区域人口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文化技术素质分析:
分析指标:人口受教育等级与年限、劳动者职务及技术等级、每万人口中大学生人数、小学普及率、中学普及率、专业技术人员占劳动人口比重等。通常使用的评价指标:文化人口比重;文化程度构成;教育普及程度
思想素质分析:
思想素质是人口素质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但也是最难评价分析的,目前尚无可以直接统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重点
计计算的指标,即使定性分析也有一定难度,因为对人口思想素质的认识需要较长期的考察体验。通常可通过对一个区域的社会风气的评价来判断人口的思想素质。
五、区域劳动力供应分析
1、区域劳动力资源数量
2、劳动力资源质量
3、就业与失业
4、教育成本与收益(简略)
1、区域劳动力资源数量
区域劳动力包括下列八个部分:
(1)适龄就业人口——处于劳动年龄之内,正在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
占劳动力资源人口的大部分
(2)未成年劳动者——尚未达到劳动年龄、但已经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
(3)老年劳动者——已超过劳动年龄,但继续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
(4)求业人口——即具有劳动能力并要求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
(5)就学人口——处于劳动年龄之内,正在从事学习的人口
(6)家务劳动人口——处于劳动年龄之内,正在从事家务劳动的人口
(7)军队服役人口——处于劳动年龄之内,正在军队服役的人口
(8)其它人口——处于劳动年龄之内的其它人口
123——社会就业人口;1234——现实社会劳动力供给;
5678——潜在社会劳动力
上述八部分统称为劳动力人口,即劳动力资源数量总体。在分析时,应分别对这几部分劳动力人口进行分析,以搞清区域劳动力供应的现状与潜力,以及安排劳动就业的压力之大小。
除上述反映区域劳动力资源数量大小的绝对量指标外,还可采用反映劳动力人口总量占区域总人口比重的相对数量指标——劳动力资源率和反映已实际使用的劳动力资源人数占区域劳动力资源人口总数的相对量指标——劳动力资源利用率等指标进行分析
2、劳动力资源质量
劳动力质量包括:一般体现在劳动力人口的体质水平、文化水平、专业技术水平上,考察主要是从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两个方面进行
劳动力质量分析:劳动力的质量对区域发展有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区域发展研究中,必须注意劳动力的质量的研究,要准确分析劳动力质量与区域生产力发展的适应程度,积极探讨提高劳动力质量的途径
3、区域劳动力就业与失业
下岗与失业
下岗——仍与原企业保持契约关系
我国就业压力分析:
国有经济部门职工下岗/失业;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就业的门槛效应
创业与就业
4、教育成本与收益分析
教育成本
个人成本:直接——学杂费、学习用品费、生活费等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重点
间接——机会收入等
社会成本:直接——教育费等
间接——免税、其它优惠
教育收益
个人收益:直接——终生收入差异
间接——就业机会、生活质量、世代影响等 社会收益:直接——教育国民收入增量减去受教育者多得的个人收入
间接——政治、道德上的收益
六、适度人口与人口承载力研究简述
人口的增长是无限的,人口的消费需求也是无限的,而供人口生存的资源却是有限。如何使人口及其需求增长与区域资源的供给相协调,适度人口、人口容量和人口承载力的概念也就因此而提了出来
1.最先提出适度人口概念的是英国经济学家坎南(E.Cannan)。他认为:一个国家或区域在任何时期都存在一个经济上的最大收益点,当劳动力超过或少于这个量时,都会引起收益减少。处于“最大收益点”的人口便是最合适的人口。
2.瑞典经济学家维克塞尔,1910年出版了《适度人口》一书,他指出适度人口就是使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生产总额达到最大值的人口规模。且这种适度人口规模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知识的积累和新技术的发现,可以使得原来的适度规模相应地扩大。
3.法国人口学家索维(A.Sauvy)于1952年和1954年出版的《人口通论》在西方被认为是一部全面系统地阐述适度人口论的著作,索维认为,“适度人口就是一个以最令人满意的方式,达到某项特定目标之人口”,目标有多少个,“适度”也相应的有多少个。除了经济适度之外,还可以有文化适度、政治适度甚至美学上的适度等等
以上关于适度人口的论述似乎主要从经济学角度进行了考察,而对地球资源有限性的考虑并不很直接。近年来,由于世界人口迅速膨胀,人们越来越注意资源的有限性对人口的影响,着手进行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人口容量)的研究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时内,利用本地的能源和其它自然资源以及智力、技术等,在保证与其社会文化准则相符的物质生活水平下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5.我国:一般指在一定的生产条件(指受科技水平制约的资源利用水平和能量投入水平)下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及在一定生活水平下承载的人口数量
此外,所谓适度人口和资源人口承载力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一定条件(生产力水平)、一定的人均消费(或占有)水平下的适度人口和资源人口承载力。离开了这些前提,就难以对这两个概念下定义。因此,在实际研究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适度人口因地而异;
(二)适度人口因人口的消费标准而异
(三)适度人口因经济生产力和技术水平而异;
(四)适度人口因时间而异
政策: 国家政权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政治集团为了实现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与意志,以权威形式标准化地规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奋斗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的明确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 作为国家的政策,一般分为对内与对外两大部分。对内政策包括财政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军事政策、劳动政策、宗教政策、民族政策等。对外政策即外交政策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重点
1、制度最一般的含义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2、许多情况下,制度也是某一领域的制度体系,如我们通常所说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和文化制度等
政策与制度的区别:政策是政府部们或党派以文件形式发布的,要求必须遵守,是全局性的 制度是 任何一个单位和企业都可以发布的,在某单位或系统内发生效力
一、区域政策与区域发展
1、区域政策
——根据区域差异而制定的以协调区域间关系和区域宏观运行机制的一系列政策之和
2、区域政策目标
——不同地区、不同时期、针对不同区域问题,其区域政策目标不同 ——主要类型:快速增长、稳定增长、平衡增长
3、区域政策工具——具体的区域性政策
区域经济政策工具
直接控制措施:进口配额、消费配给、最高贷款限额等
间接控制措施:财政政策:税收、公共支出、转移支付
货币政策:紧缩或扩张宏观经济政策
贸易政策:关税、非关税政策;出口
区域发展政策工具
国家直接投资地区的发展政策:政府直接投资、建立完善各项发展基金、支持基础产业发展,等
国家间接投资地区的发展政策:金融管制、规模化投资基金、孤立联合投资,等 特殊地区优惠发展政策:经济特区、特殊贫困区、保税区,等
4、区域政策效应
(1)区域政策效应评价——确定区域政策有效性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社会费用-效益分析法
计算社会净现值SNPV
(2)区域政策的博弈分析——博弈论
四要素:对弈者---博弈双方 策略---博弈策略
报酬---预期报酬 博弈规则---制度法律
例证分析
——政府与企业之间在区域政策分析中的博弈
二、制度与区域发展
1、制度与区域制度
人与人 契约形式契约关系 社会游戏规则
区域制度——一个区域影响经济生活的权利合义务的集合
2、制度因素的作用
政府——核心
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的表现,最重要作用
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与区域文化密切联系
3、制度创新与区域发展
(1)制度创新---制度变迁(改革生产关系,解放
生产力,极大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重点
(2)亚当·斯密分工论——诺思制度变迁理论
产业革命——私有产权制度
(3)林毅夫两类制度创新
强制性制度创新——政府推动实施的
诱致性制度创新——个人、团体组织-企业
第三章 区域组分分析2-经济社会背景分析
区域经济与文化背景分析
经济背景:区域经济特色成因、表现;收入水平与消费观念、市场化水平、基础设施与区域发展关系
文化背景:区域文化内涵;区域文化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历史基础:历史基础分析的方法与内容
区域人口与劳动力分析
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区域人口结构分析;
区域人口质量分析;
区域人口增长分析;
(区域人口迁移分析)
区域劳动力供应分析;
适度人口与人口容量
政策与制度
政策与区域发展:区域政策;区域政策目标;区域政策工具;区域政策效应及其评价 制度与区域发展:区域制度;制度的作用;制度创新与区域发展
一、技术进步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技术进步的概念与类型
概念——科学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扩大与深化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
类型:狭义——工程技术/硬技术,主要包括新设备、新工艺、新能源新材料、高性能高质量的新产品、降耗、劳动者技能提高等
广义——软、硬技术
2、技术进步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 对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影响(广度深度范围扩大,依赖程度减轻)
(2)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多样化,新产业,优化提升)
(3)对区域劳动就业的影响(更多、更广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二、区域科技条件评价
1、科技人力资源
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研究与开发人员数量、部门分布( R&D 科学家与工程师);科技人力资源培养(大学生、研究生培养状况)
2、研发经费
R&D经费总量分析(经费变化趋势、区域间比较、投入强度等);
R&D经费分布分析(活动类型、行业、执行部门分布);
R&D经费来源分析(政府投入、其它,占GDP比重)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重点
3、科技活动产出
科技论文(数量、学科分布、国际影响等);
专利(有效专利);
科技成果(应用技术成果、基础理论成果、软科学成果)
4、高技术产业
高技术产业确定依据---技术密集度( R&D经费强度或R&D人力强度 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制造业产值比重;
高技术产业的经济效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
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水平( R&D 经费强度);
新产品销售收入及其占全部产品销售收入比重
一、技术扩散
1、概念——熊彼特:发生在发明、创新之后,通过市场
传播的过程
2、形式与途径
空间传播形式:空间梯度式;跳跃式---韩国、
中国台湾与北美、欧洲之间;双向式/对流式 ---日
本与北美、西欧之间
途径:15 种——交钥匙工程;提供技术关键;
技术许可;技术成果分享;专利;外国子公司内部
技术转移;
二、技术引进与技术选择
1、技术引进与技术转移
(1)概念:技术引进(国家角度)
技术转移(地区角度) ,均属技术转让
(2)意义:①缩短时间②节约经费③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④利于人才培养
(3)类型
简单技术转移与吸收型技术转移;
垂直转移与水平转移
无偿转让与有偿转让
(4)障碍因素
①需求障碍 ②资本障碍 ③自然资源障碍
④劳动就业障碍 ⑤人才障碍 ⑥规模障碍
⑦基础设施障碍 ⑧文化障碍
⑨时序障碍,其他制约因素
2、技术引进与技术选择
(1)技术选择标准
①高产出标准论②社会极限生产标准论
③高积累标准论④时间系列标准论
(2)中间技术与适用技术
①中间技术:英国舒马赫
②适用技术:印度雷迪
(3)技术选择的原则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重点
因地制宜,适应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总原则)
①利于提高技术水平②利于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
③利于充分利用当地人力资源④适应市场⑤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三、我国的技术引进
1、技术引进方式
技术引进---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技术咨询、技术服务
与设备结合的技术引进—成套设备、关键设备、大型设备
与投资结合的技术引进---合作生产、合资技术许可等
2、特征
以与设备结合的技术引进方式为主,合同数与金额都在90%以上、技术费与设备费相当
3、来源地——欧盟国家、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 行业分布——集中在能源、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子通信设备
制造、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加工等行业
( 传统行业金额大;高新技术的合同数多,单项金额较小)
第四章 区域组分分析3-技术支持分析
第一节 技术条件与区域发展
技术进步的概念与类型;
技术进步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科技条件评价
第二节 区域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分析
技术扩散的概念、形式与途径;
技术引进、技术转移的相关概念;
技术选择与引进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技术引进或转移的优势;
技术引进或转移的类别、途径与方式;
技术引进与转移的障碍因素分析;
中间技术与适用技术;
当前我国技术引进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