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胃肠外营养(TPN)的临床应用
概念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 又称静脉高营养(IVH),即不经口也不经胃管或胃肠 造口,而是经静脉输注营养液来供应病人所需要的全部 营养物质,包括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必需 和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水
概念 分类:完全肠外营养和部分补充肠外营养 目的:是使病人在无法正常进食的状况下仍可以维持营 养状况、体重增加和创伤愈合 三大消耗:基础代谢的能量、体力活动的能量和食物特 殊动力作用需要的能量
应用TPN对治疗有益1大手术、创伤 的围手术期 2 肠外瘘 3
炎性肠道疾病
应用TPN对治疗有益
4妊娠剧吐,持 续5-7天以上 的呕吐者
5 严重营养不良 的肿瘤病人
6 重要脏器功能 不全
肠外营养疗效显著适应证 胃肠道梗阻 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 ①短肠综合征:广泛小肠切除>70%~80%。 ②小肠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肠缺血、多发肠瘘。 ③放射性肠炎。 ④严重腹泻、顽固性呕吐>7天。 重症胰腺炎:先输液抢救休克或MODS,待生命体征平稳后,若肠麻 痹 未消除、无法完全耐受肠内营养,则属肠外营养适应证。 高分解代谢状态:大面积烧伤、严重复合伤、感染等。 严重营养不良:蛋白质-热量缺乏型营养不良常伴胃肠功能障碍,无法 耐受肠内营养。
TPN的适应症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
需要营养支持但却不能从 胃肠道来补充营养的患者。
TPN的临床应用优点更科学:均匀输入,糖脂热卡比合理,提高了糖脂的利用率; 比单瓶输注能更快达到正氮平衡。有利于营养物质获得更好的代谢和吸收,减 少代谢并发症
更安全:统一配制,稳定性好,污染机会减少,输注只需一根导管,降低了导管性感染的风险;减少了败血症、血栓性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 生率。
更经济、更便利:减轻护理工作;减少配制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总体下降25%);可以家庭使用。
全胃肠外营养
1992年4月8日,蔡惟成为世界上完全依靠全胃肠外营养(TPN)孕育的第一人, 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全胃肠外营养
1986年2月,上海周绮思女士因患急性肠扭转切除全部小肠,依靠全胃肠外营 养(TPN)长期健康生存.
临床营养不良导致的后果 重要生命器官功能受损,营养不良将使疾病恶化并使病程延长 体重丢失 0-10% 安全期 10-15% 进入危险期,如需继续治疗,应开始营养支持 20-25% 危险期 应马上开始营养支持
30-35% 恶液质,死亡,马上开始营养支持
临床营养不良导致的后果 免疫功能受损 在营养不良早期免疫反应出现变化 免疫反应
变化病人预后差 营养不良的癌症及爱滋病人(免疫功能受损)感染率高 免疫反应的能力受宿主营养状态的影响 呼吸,消化及心血管功能受损
临床营养不良导致的后果 营养不良还可以导致: 并发症增多 死亡率增高 康复期延长 医疗费用增加 住院期延长
肠外营养:单瓶输注还是全合一?
国内临床使用肠外营养产品时较普遍使用单瓶输注 单独输入氨基酸 单独输入糖和氨基酸 单瓶输注糖、脂肪、氨基酸
葡萄糖作为单一能量来源的缺陷 必需脂肪酸的缺乏: 皮炎、伤口愈合延迟和发育不良 高血糖症: 脂肪肝和免疫功能受损 二氧化碳产生过多: 呼吸应激反应 渗透压过高: 多尿、高渗性昏迷
低磷血症: 降低组织氧和作用 碳水化合物氧化途径饱和: 增加代谢率和脂肪合成以及终末 器官功能障碍 血栓性静脉炎: 高浓度葡萄糖液不适宜经周围静 脉
不平衡供给的营养缺陷-1 单独输注氨基酸 供给能量不足,组织会将外源性氨基酸经耗能的糖 异生途径转化为糖 机体不能储存氨基酸,过快或过量输注的氨基酸将 加重代谢负担 起不到促进蛋白合成的作用,外源性氮被作为能量 消耗。输注速度过快将对脑、肝脏功能造成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