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转型历程的回顾与总结
第12卷第1期2010年1月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JOURNALOFTIANJINADMINISTRATIONINSTITUTE
V0I.12,N0.1Jan12010
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执政理论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的发展历程和宝贵经验
天津市党建研究会课题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 300191)
摘 要:、、执政方式、执政资源、执政环境等主要方面。党执政60,的中央领导集体,积极探索、发展和完善党的执政理论,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回顾党的执政理论的发展历程,总结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宝贵经验,对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宝贵经验
中图分类号:D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0)01-0011-04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就一刻也不能离开执政理论的指导。党执政60
年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积极探索和不断完善党的执政理论,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执政理论。2004年6月29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等主要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与我们党执政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总结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不断完善我们党的执
[1]
政理论体系。”同年8月22日,胡锦涛同志在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的讲话中提出了“执政环境”,初步形成了党的执政理论体系七个方面
的主要内容。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系统地回顾党的执政理论的发展历程,认真总结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宝贵经验,对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
产党人,面对在全国范围执政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重任,把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与我们党执政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执政的观点、论断、思想,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的基础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由
收稿日期:2009209208
基金项目:全国党建研究会2009年重点研究课题“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的执政成就与经验研究”的子课题“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
(课题组组长: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副校长、成就与经验”天津市党建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润忠教授)。
作者简介:徐 中(1970-),男,内蒙古赤峰人,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党建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
徐 琛(1973-),女,江西上饶人,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党建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王保彦(1974-),女,山东临沂人,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党建研究所副教授,博士。
11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转型历程的回顾与总结
革命党转变为在全国范围内执政的执政党。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八大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然而,1957年的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过程中出现的“左”倾错误,影响了八大路线的贯彻落实“,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又进一步助长了党内的“左”倾思想,导致党的政治路线发生偏离,最终发展成为十年“文化大革命”。
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党的执政理论发展虽然有曲折有错误,但从总体来看,特别是建国后的十七年,党在执政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执政的观点、论断、思想,对于党的执政理论的发展具有开创性和奠基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恪守党的宗旨,;立了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巩固工农联盟的执政基础;正确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提出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方针,为党争取良好的执政环境;倡导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制定实现现代化的“两步走”的战略部署,勾画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宏伟蓝图;清醒地认识到党的执政地位带来的影响和考验,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全党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整风运动和整党;明确提出党的领导不是党直接管理国家事务,而是通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在政权机关由担任公职的党员发挥作用来实现等重要思想。这些重要的理论探索和实践,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执政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
线和组织路线,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科
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
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积极探索和发展党的执政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初步形成了新时期党的执政理论。主要内容是:健全党规党法,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党的十二大制定了新党章;、健全社;,指出了党政不,并且积极探索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出并贯彻执行干部队伍建设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方针,废除领导职务实际存在的终身制,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巩固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注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突出强调加强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探索出一条依靠制度建设党的新路子;提出稳定压倒一切,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等重要思想。这一时期党的执政理论的发展历程,正如邓小平同志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谈话所说的“: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
[2](p.300)
且还要继续发展。”这既是这一时期我们党探索执政理论的真实写照,也为党继续丰富发展执政理论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三、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
产党人,积极探索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执政理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人民意愿的新思想新观点,初步形成了新时期党的执政理论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党处在一个重大历史关头,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12
产党人,在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建设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党的执政理论的很多方面提出了新思想新论断,全面推进了党的执政理论发展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发生政治风波,国际局势风云突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空前巨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转型历程的回顾与总结
大的困难和压力。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正确理论、路线不动摇,紧紧依靠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继续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航船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
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根据执政实践中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从多方面进一步推进党的执政理论发展。主要体现在:明确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总结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突出强调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提,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明确提出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把符合党员条件的新社会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将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相结合,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指出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等重要思想。这些新思想新论断,是对新时期以来党的执政理论的新发展,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理论的探索进入更加自觉的阶段。
四、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
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
进社会和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党中央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和党自身的状况,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执政理论建设,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在执政理念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进一步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等重要思想;在执政方式上,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党的十七大把、《中国。,规范党委与人,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支持政府履行法定职能,依法行政,支持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在执政方略上,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执政能力建设上,十六大提出要提高领导干部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并将“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正式写入党章总纲。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各项部署。在执政理论体系上,中央政治局专门就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问题进行集体学习,首次明确提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以及执政环境等主要方面。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总结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经验,深入分析和研究党执政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大力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强
[1]
有力的理论指导。”这表明党中央开始高度重视发展完善党的执政理论,初步构建了执政理论体系的框架,并且要求在党的执政实践中继续丰富发展,标志着党的执政理论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集体,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明确提出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初步形成了党的执政理论体系,把党的执政理论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党的事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
13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转型历程的回顾与总结
五、党执政60年来,在艰巨复杂的执政
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发展完善党的执政理论,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对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与我们党执政的实际相结合,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党的执政理论发展。党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必然要面对不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在马克思主义的本本中找不到现成的答案,需要在执政实践中进行深刻的研究和辩证的思考。新中国成立以来,,,代特征结合起来,解决了党“为谁执政”和“靠谁执政”的问题,创造性地探索党“如何执政”的问题,为我们党长期执政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也把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必须把实现党的执政使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作为发展党的执政理论的根本出发点。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在新世纪新阶段,党的执政使命是“: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3](p.529)
兴。”中国共产党能否履行好自己的执政使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是否具有科学的执政理论。党执政60年来,不断探索完善党的执政理论,就是为了使党的执政理论能够与时俱进,在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过程中,更好地指导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过程,既是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实践过程,也是不断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深入把握执政规律的过
[1]
程。”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发展完善党的执政理论体系,是当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的重要任务。14
必须善于总结党的执政经验,同时研究借鉴世界上其他政党执政的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是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的过程中走向胜利和达到成熟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党执政的六条主要经验,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宝贵财富,把这些宝贵的经验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就能够在党的执政实践中不断推进执政理论创新。同时,党的执政理论是不断发展的理论,是开放的理论,需要汲取和借鉴世界上其他政党执政的经验和教训。胡锦涛同志指出“:我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与其他国家不同,对世界上其他政党执政的一些做法和措施,我们不能照抄照搬。但对它们在治国,,以开阔,[1]
。”研法,可以更好地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规律,丰富发展党的执政理论。
必须集中全党的智慧,同时重视培养高素质的理论人才,系统推进党的执政理论发展。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既重视理论指导又善于进行理论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现在我们党已经拥有近7600万党员,广大党员是执政理论的创造者、实践者,是执政理论创新的主体。发展党的执政理论,必须集中全党的智慧,需要广大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在执政实践中勤于思考、认真研究和回答执政理论方面的问题,需要培养高素质的理论人才队伍,需要组织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近年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深入研究党的执政理论问题,发表了一批相关的理论文章和研究著作,涌现出了一批高素质的理论人才,这些理论人才成为推进党的执政理论研究的生力军。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创新与理论工作者研究的良性互动,越来越成为党的执政理论保持与时俱进的一个动力源泉。参考文献:
[1]胡锦涛1认真总结执政能力建设经验1大力加强党的
执政理论建设[N].人民日报,2004207201.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段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