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的货币政策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货币政策
中国货币政策调节机制自身的特点
(1)利率调节
与美联储调控目标利率(联邦基金利率)不同,中国人民银行直接调控的是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法定存贷款利率,这也是中国不能实行零利率的主要原因。
(2)存款准备金率
与利率调整相比,中国货币当局调控存款准备金率的动作更为频繁。
(3)央行对冲操作(公开市场交易)
2003年4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发行了金额50亿元、期限为6个月的中央银行票据,央票逐步成为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重要工具。从现有的季度数据来看,2008年中期至年底,央行明显加大央票的持有量。但随着金融机构货币创造的能力急剧加强、存贷款超速增长和流动性的过度充裕,央行的票据持有量明显回落,央行收缩流动性的意图显露无遗。
(4)金融机构的信贷机制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机构的信贷机制还不成熟,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风险意识差、风险管理能力不强;由于存在“利率软约束”,利率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受到很大限制,对投资和消费影响明显偏弱;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很强,对金融机构的信贷创造有重要影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当流动性充足乃至过度时,金融机构的贷款冲动很强,容易导致信贷的过度膨胀。
对我国货币政策的评价
(1)政策取向合理
综观近一个经济周期的货币政策表现,其政策取向是合理的,调整是积极的,有一定的前瞻性。2008年下半年的货币政策转向是正确的。
(2)有力地保障了经济增长和调整
2003~2008年货币政策反通货膨胀的基调是对的,避免了经济过热。2008年下半年货币政策的转向对于应对此次危机的影响是有力的,配合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对经济的企稳和回升所起的作用明显。
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1)货币供应过度宽松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的货币政策
2009年以来,货币供应量明显过度增长,前三季度分别为25.51%、28.46%和29.31%,与当初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初衷严重背离。 过度的货币供应还表现在存贷款差的快速扩大上。从2008年中开始,存贷款差便持续扩大。大量过剩的货币会进一步加剧金融机构的贷款冲动,为将来的货币供应过度增长埋下隐忧。
(2)信贷过度膨胀
与存款超速增长相一致,2009年以来的贷款也超速增长,根据前几年的经验,全年的信贷增量将达10万亿元,大大超过年初定下的指标。不仅如此,信贷结构也存在很大问题,主要是中长期贷款占比过高,对产业结构调整作用不大。由于市场机制不成熟,大量信贷流向重复建设的领域,进一步恶化产能过剩。
(3)资产价格上涨应引起高度关注
超常的货币供应和信贷增长不仅会引起通胀预期,还直接冲击资产价格,尤其是推动房价快速上涨。综观房价上涨态势,发现有几个特点。其一是上涨过快。对于特大城市来说,房价变动简直可以用飞涨来形容。其二是房价上涨由一线城市向二线城市推进,几乎是全国涨声一片。其三是房价上涨非理性非常明显,其推动力量主要是投资和投机购房。一方面是开发商、投资和投机者大发其财,地方政府大收卖地钱;另一方面是老百姓对超高房价很无奈,只能是望房兴叹,房地产成为社会上收入再分配工具,它进一步加剧收入分配不公。依靠这种模式的房地产来推动GDP增长是不公平、不健康、不可持续的GDP增长,当房价涨不上去的时候、当投资和投机者对房价继续上涨预期改变时,金融危机就不远了。 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我认为政府应当实行严格意义上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这一政策主要应把握好以下两点:其一是控制货币供应量过度增长。考虑到流动性过度充裕的现状,央行应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收回过多的货币,使下一年的货币供应增长指标有一个合理的基数。为了使民间充裕的资金有出路,应采取得力措施,如大型金融机构和大型投资项目对民间资本开放,政府应给民间资本一定的参股比例。政府同时应加大直接融资,容许财政情况好的地方政府发行市镇债券,同时加大企业债券的发行。
其二是加强对银行的审慎监管,抑制金融机构的贷款冲动。长期来说,应加快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消除利率软约束,发挥利率在信贷配置中的有效作用。近期来看,要从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和信贷风险管理等方面加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