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外交评论 2009年第2期
织的存在为开展民间外交做好了组织准备。
作为中国特色的外交形式,人民外交和民间外交事实上具有同一个历史源头,因为在新中国早期,我们认为中国建立的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与国家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因而对政府行为与社会行为并不严格区分。因此,只要是对外国人民开展的外交工作,都属于 人民外交 范畴,虽然也使用过 民间 话语,但 民间外交 一词还未曾出现。可以说,在早期人民外交与民间外交是等同的。
然而,随着外交实践的发展,民间外交逐步从人民外交中分离出来了。1959年3月,周恩来在接见日本社会党访华团时说: 通过日本人民和中国人民的友好往来来推动日本政府这一条路已经走不通了。 于是政治挂帅的人民外交逐步让位于更强调经济交往、淡化意识形态的民间外交。 民间外交 概念开始在中国政治话语中出现,人民外交机构也频频表示所从事的是 民间外交 。1973年7月,新华社在报道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为中日乒乓球友谊赛题词时第一次使用了 民间外交 的指称;表述为 民间外交 ; 1978年10月, 人民日报 刊登新华社记者述评,把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的中日交流1980年冬,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出访西欧,把这次以 同各
阶层人民建立直接联系,增进了解,发展友谊 为目的的参观访问称为 民间外交 ;
1983年8月27日,国家主席李先念会见日本众议院代表团时也用 中日民间外交
谈论中日关系的历史和现状。这样,从舆论指称到相关机构的职能规范和国家首
脑的权威表述,那些属于民间群众团体开展的外交正式被广泛正名为 民间外交 。
与此同时,由政府开展的针对外国公众的人民外交更多的是以 对外宣传 和后来的公共外交体现出来的。我国的对外宣传工作是应运(开放)而生,要对外开放就要对外宣传,越开放就越要对外宣传。正是为了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1980年3月,中央书记处专门讨论了对外宣传工作,决定成立中央对外宣传小组,协助中央统一领导整个对外宣传工作。4月,中央对外宣传小组正式成立。1990年该小组经历短暂的两年(1988、1989年)撤销后再度恢复。1991年1月,根据工作需要中央组建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是国务院统筹协调全国对外介绍中国的综合性机构,但不代替任何其他部门的对外工作。其主要职责是推动中国媒体向世界说明中国,包括介绍中国的内外方针政策、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中国的历史和中
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发展情况。从国新办的机构设置及其下属格局的职责来看,
宣传的痕迹逐步减少,日益接近于公共外交的运作方式。事实上根据相关文件规定,其职能是向外国介绍和说明中国,而不再提对外宣传中国。1997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通知, 宣传 一词在英译中由propaganda改为publicity,以此为标志,可以
日 西园寺公一: 红色贵族春秋 ,田家农等译,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0年,第217页。
中日乒乓球运动员举行最后一场友谊赛 , 人民日报 ,1973年7月2日。
日中友好运动员促进中日关系的新发展 , 人民日报 ,1978年10月23日。
访问西欧四国归来 , 人民日报 ,1981年1月7日。
李先念会见日本参议院代表团 , 人民日报 ,1983年8月28日。
参见国新办网站:/jbqk/xwbjs/200603/t957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