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的资金难度,加重了政府的改造负担。为应对这种局面,迫切需要进行城市规划理论与观念上的更新,需要新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的支持。
历史街区进行保护和更新。这些手法通常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机整合历史街区的空间形态,使经济活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复苏,但很难带来整个街区的繁荣兴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人们对街区内部社会网络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性了解太少,一旦居民搬迁则往往导致社区社会结构的解体。
事实上,对任何一个历史街区而言,空间形态、城市肌理是其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经济条件的改善与发展是其得以复苏的内在动力,而街区内人们多年来形成的凝聚了深厚情感的社会网络关系是其珍贵的场所精神,同时也是街区复苏与生长的有利资源。因此,判断历史街区的改造是否成功,经济的复苏、空间形态和文化
生活的原汁原味是重要的标准。一个没有了原始和谐社会网络关系的历史街区,经济发展得再好,也不过是打着“历史”招牌的“现代”街区而已,也就不可能有耐人寻味的、原汁原味的历史空间形态和文化生活。正如丽江古城,在不断强化的商业开发过程中,已逐渐丧失了其原始的人情风貌。
因此,实施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创造一个经济发展、物质生活条件良好,同时又具有原始而和谐的社会生活形态的街区,生活在街区的居民能有其乐融融的归属感,而非一个崭新而陌生的“现代历史街区”。
1.2现行历史街区更新规划研究方法
及其局限性
在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过程中,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和城市肌理的保护,尤其是街区经济的复苏与整合被认为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通常的规划手法主要是从物质形态和经济活力两方面着手,通过对街区肌理关系的梳理、对街巷空间的塑造、对传统建筑的复原、对绿化环境的打造、对景观视线的设计,以及对商业步行街的规划和对旅游项目的开发等手段来对
1.3历史街区中的“社会网络”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