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奈和双名法1.林奈简介 2.双名法定义 3.名称来源 4.使用双名法系统的价值
简介
林奈(Linnaeus,Carolus)是瑞典植物学家、冒险家,首先构 想出定义生物属种的原则,并创造出统一的生物命名系统。 林奈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 双名制命名法。在他看来:"知识的第一步,就是要了解事物本身。 这意味着对客观事物要具有确切的理解;通过有条理的分类和确 切的命名,我们可以区分开认识客观物体……分类和命名是科学 的基础。"《自然系统》一书是林奈人为分类体系的代表作。在林 奈以前,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命名法则,各国学者都按自己的一 套工作方法命名植物,致使植物学研究困难重重。其困难主要表 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命名上出现的同物异名、异物同名的混乱现 象;二是植物学名冗长;三是语言、文字上的隔阂。林奈依雄蕊 和雌蕊的类型、大小、数量及相互排列等特征,将植物分为24纲、 116目、1000多个属和10 000多个种。
简介
纲、目、属、种的分类概念是林奈的首创。林奈用拉丁文定植物 学名,统一了术语,促进了交流。他采用双名制命名法,即植物 的常用名由两部分组成,前者为属名,要求用名词;后者为种名, 要求用形容词。例如,银杏树学名为GINKGO BILOBA,L.GIKGO 是属名,是名词;biloba是种名,是形容词;第三个字母,则是 定名者姓氏的缩写,L为林奈(linne)的缩写。结合命名,林奈 规定学名必须简化,以12个字为限,这就使资料清楚,便于整理, 有利于交流。林奈的植物分类方法和双名制被各国生物学家所接 受,植物王国的混乱局面也因此被他调理得竟然有序。他的工作 促进了植物学的发展,林奈是近代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
双名法定义
双名法以拉丁文表示,通常以斜体字或下划双线以示区别。第一 个是属名,是主格单数的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后一个是种名, 常为形容词,须在词性上与属名相符。
在生物学中,双名法是为生物命名的标准。正如“双”所说 的,为每个物中命名的名字有两部分构成:属名和种加词。属名 须大写,种加词则不能。在印刷时使用斜体,手写时一般要加双 下划线。例如:"Homo sapiens"(智人)。如果在一篇文章中多 次提到某一个属,除第一次提及时给出全写,在以后出现时可将 属名缩写,但绝不能省略,例如 "Homo sapiens"缩写为 ''H. sapiens''。在很少的一些情况下,由于一个物种已经广为人知, 所以其缩写形式就约定成俗了。如在细菌中,"Escherichia coli" (大肠埃希菌,即大肠杆菌)可以缩写成''E. coli''而不会引起误会。
名称来
源
属名通常使用拉丁文名词,如果引用其它语言的名词, 则必须拉丁化。种加词大多为形容词,也可以为名词 的所有格或为同位名词。当形容词作种加词时,要求 其性、数、格与属名一致。例如板栗''Castanea millissima'' BL., ''Castanea'' 栗属(阴性、单数、第一 格)。有时,名称也会来源于古希腊语,或者是本地 语言,又或者是该物种发现者的姓名。事实上,分类 学家通过各种途径来构造物种名称,比如说会开开玩 笑或者是一语双关。然而,无论其来源如何,学名在 语法上总是被看作拉丁文。因此,尽管生物学家不赞 成,双名法名称有时又叫“拉丁文名”。称为“学名” 似乎更恰当一些。请参阅生物学名常用拉丁文和希腊 文词语。
使用双名法系统的价值
双名法系统的价值体现在它的简便性和广泛性:
同样的名称在所有语言中通用, 避免了翻译的困难;任何的一个物种都可以明确无误的由两个单词确定; 本系统已经在植物学 (始于 1753), 动物学 (始于 1758) 和 细菌学 (始于 1980) 中广泛应用。 双名法命名的程序体现了其稳定性。特别的讲, 当一个种从一个属转到另一个 属时 (比较常见的现象), 如果可能的话,种加词保留一致。类似的,如果原来的 两个种合并时, 原来各自的种名保留为亚种名。 然而, 这样的稳定性不太绝对。基于分类上不同的观点,根据生物命名法规的 名称修订或在分子系统学中的新发现,同一种生物可能有几个不同的学名在流通 (请参阅同物异名)。 不稳定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命名应遵循优先原则。 规范植物 (包括 真菌, 蓝藻) / 栽培植物 / 动物 / 细菌 / 病毒的命名法规是不 同的。例如, ICBN (植物)命名法规不允许重复名, 而 ICZN (动物)法规则允许(如: ''Gallus gallus'')。 曾经建议用统一的BioCode来把几个命名法规替换, 但考虑到对 系统发生树进行命名的PhyloCode而存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