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城市滨水区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外城市滨水区发展趋势分析
作者:张锋(上海同济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 来源:中商情报网 添加日期:09年11月17日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居民基本的活动空间,是体现城市形象的重要节点,是城市空间结构的组织轴和城市的绿化生态轴,也是吸引外来游客开展观光活动的理想场所。因此,城市滨水区往往具有城市的“门户”和“窗口”作用。
一、国外城市滨水区的发展转型
纵观国外城市发展历史,滨水地区的开发和功能演变经历了三个时期。
1.前工业化时代——滨水区以自然发展为特征
前工业化时代,“水”最基本的功能是灌溉功能、生活供水与排水功能、便利舟楫往来功能。因此,“水”是大部分城市选址的首要因素。世界上许多早期的城市都地处大江大河或海陆交汇之处,成为前工业化时代人口集聚和商品交易的中心,并在国内长距离贸易和对外贸易体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11~14世纪的西欧工商业城市广泛兴起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滨水区的发展,全欧洲性的国际集市与港口就在这一时期形成。当然,这些滨水区最初往往呈现一种自发的发展态势,形成港口与城市生活混合的空间形态,同时也作为贸易枢纽、军事要塞发挥作用,兼具港口功能和公共空间功能。
2.工业化时代——滨水区以工厂、码头和仓库为地标
工业革命后,“水”的首要功能是交通运输功能、工业供水和排水功能。因此,滨水区首先是作为产业空间存在,工业区向滨水区聚集,确立了产业资本对滨水空间的控制,生活功能受到排斥。为适应工业大规模的发展,港口不再是对货物进行简单地储存、加工或者贸易的地区,而是实现货物快速集散的中转地。专业化港口区加速发展,迅速发展起来的内河运输和铁路运输也都服务于主要大城市的港口区。因此,在工业化时代,滨水区成为城市的生产和交通核心,大量的资本要素集聚在滨水地带,带动整个城市进入工业化时代。在北美,城市几乎都位于航道上,如美国的纽约、波士顿、巴尔的摩以及加拿大的蒙特利尔等城市。同时,工业污水、废气和垃圾的排放也使滨水地区出现严重的污染。无论是在阿姆斯特丹,还是在伦敦、纽约、新加坡,都曾经历过这样的
阶段。
3.后工业化时代——滨水区以游憩和景观为首要功能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性的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城市滨水地区经历了一场逆工业化过程,其工业、交通设施和港埠呈现一种加速从中心城市地段迁走的趋势。这种现象包含着工业企业从城市迁移到郊区,或者迁移到发展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