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补助资金,鼓励按揭帮扶,新增设施蔬菜3万亩以上。以地膜玉米为重点,推广先进技术,扩大优质专用粮面积。鼓励发展渔业养殖、苗木花卉和庭院经济,支持区域性特色产业扩规模、创品牌。
培育发展龙头企业。选定年销售收入80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采取财政贴息、项目支持等方式,鼓励引导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核心设备,扩大生产规模。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实施农产品质量认证,培育发展绿色、无公害食品。鼓励龙头企业按照“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模式,通过租赁、转包、股份合作等形式,建设规模化原料生产基地,与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基本农田,加快土地开发整理。实施抽黄大型灌区泵站改造,开展农业综合开发,重点解决40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完成22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0平方公里。加快实施秦岭北麓迎坡面等重点区域绿化工程,新建、改建农村道路500公里。新建沼气池1.1万口。改造中低产田14万亩。完成400个村级农业信息综合服务站建设。加大渭洛河流域综合治理力度,加强抗旱灌溉和渭北果区人工防雹增雨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减少自然灾害损失,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落实中省强农惠农政策,重点扶持秦岭北麓、渭北旱塬特色林果和畜牧养殖产业发展。积极实施“雨露”、“阳光”和现代农民教育工程,组织劳务输出,培训贫困劳动力1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85万,力争有更多农民进城安家置业,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加大扶贫开发投入,新建扶贫重点村75个,搬迁贫困人口5385人,让农民群众都有一个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继续实施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加快改善库区及移民安置区生产生活条件。创新农村信用担保制度,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扶持引导农民投资创业、发家致富。
(五)积极扩大消费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制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招引战略投资伙伴,优先发展一批前途广阔、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开工建设瓮峪游客接待中心,建成华山论坛及生态广场,加快山上扩容设施建设,努力把华山打造成山水文化旅游的龙头。依托铁路、高速公路和重要的国省干道,开辟旅游线路,开发旅游产品,多角度培育山水人文、历史名胜、生态观光等不同风格的旅游内容,将域内景点串为一线。配套建设地方小吃、休闲娱乐、民俗演艺等服务设施,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格局。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深度挖掘老腔、皮影、阿宫腔、陶艺等民俗文化内涵,建设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园。以市直文化单位体制改革为契机,组建渭南演艺集团,编排精品剧目,宣传旅游,推介渭南。加强与周边城市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