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考试题(19)

发布时间:2021-06-07   来源:未知    
字号:

首先,人的本质是具体的、现实的、不是抽象的,它是由人的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人的本质不是由他所处的某一种社会关系所决定的,而是由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其中占主导地位的 社会关系是生产关系。最后,人的本质也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是具体的历史的。

2、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什么?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能动的方面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他们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3、简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核心思想。

马克思以未展开的形式第一次将实践作为哲学理论的基本范畴, 分)提出了新世界观,特别是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些基本观点,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 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贯穿《提纲》的中心线索是实践观点,它是《提纲》的核心思想和灵魂。

第二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

1、 为什么说实践的观点是唯物史观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①实践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因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②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同直观唯物主义(唯心史观)的重要分水岭,离开实践的观点,就会背离辩证唯物主义,重新陷入直观唯物主义的泥沼。③在唯物史观体系中, “实践”观点作为一个基本范畴,是理解整个体系和各 个范畴的重要基础。

2、 非观念的上层建筑与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区别是什么?

①非观念的上层建筑具有物质外壳,或要通过物质性的设施来发挥作用,观念的上层建筑则可以不通过物质性设施就发挥作用。②虽然二者都根源于经济基础,又都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但非观念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是比较直接的,观念的上层建筑是比较间接的。③非观念的上层建筑离经济基础较近,同经济基础联系较密切,往往随经济基础的产生而产生,随经济基础的消灭而消灭,观念的上层建筑则离经济基础较远,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一定的历史继承性。

3、 简述人类社会意识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实质。

“纯粹动物式的意识” ; “对现存实践的意识”系统化、理论化的意识。不管是哪种意识形 ; 式,都不能仅仅理解为人脑自生的产物,而应当理解为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实际生活过程的反映。凡是意识,实质上都是“社会意识” 。

4、 简述唯物史观的逻辑出发点。

唯物史观的逻辑出发点是“现实的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5、 为什么“精神”从一开始就受到物质的“纠缠”?

马克思强调精神和物质纠缠在一起表明,意识是既不能脱离头脑这块物质,也不能脱离现实个人的物质运动。意识既是历史上社会实践的产物,又是现实的社会过程的反映。它不能脱离社会存在而存在。

二、辨析题

1、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就是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

这是一种误解,至少是一种片面性的理解。在唯物史观创始人看来,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有生命的个人生存必须具备的自然条件,包括“地质条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人们所遇到的其他条件”另一类是“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新需要 ; 的产生、人口的生产及相应的物质关系的生产。这些条件都是现实的人和社会存在的必不可缺少的生存条件。

2、世界历史就是“绝对精神”或“世界理性”在地面上的自由行进。

这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错误观点。认为世界历史就是“绝对精神”或“世界理性”外化或演化的结果,人类历史也就是“宇宙精神”自我运动的历史。唯物史观创始人针对黑格尔关于历史分期的唯心主义谬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们从“现实的人”出发,以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及其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为主要依据,指出人类历史并不是可以用某些概念来任意编造的,而是由于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导致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从而导致整个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根本变革,于是, “社会形态” 即“所有制形式”才合乎规律地从低级向高级演进。这种演进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

三、材料分析题

1、在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人们“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 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 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 。 “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 来研究和探讨。 ”“它们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一个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交往形式的联系就在于:已成为桎梏的旧 的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的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 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 (选

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考试题(19).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