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2 1 ̄ 0 0年第∞卷
第5期
文章编号: 1 0 0 1—1 0 3 X I 2 mO ) 0 5一O 2 6 0—0 3
,
1 0 4
补体激活调节因 l f作为补体抑制剂的研究进展÷’(第三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重庆 4 0 0 o 3 8 )
摘要:补体激活调节因子 ( R C A)家族的补体调节蛋白可阻断人类疾病时补体的不适当激活它们均作用于补体前端反应 .通过其短同源重复 ( S C R )与C 3 b或 C 4 b结合,或促进 C 3和 C 5转化酶的衰变,或辅助 I
因子裂解 C 3 b和C 4 b,从而迭到抑制补体激活的目的。本文对近年来 R C A家族中部分成员作为补体抑制剂的研完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赴堡激活调节因子,补体抑制剂,补体第一型受体,衰变加速因子,膜辅蛋白中圈分类号: f i 3 9 2 . J 1 文献标识码: A
补体系统是机体重要的防御体系,但若被不适当地澈活也可引发免疫病理反应,对机体组织造成损伤。过去 2 o年,由于对补体系统固有成分其调控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的逐步了解,使得以 因工程为 基础的补体调节因子及其它成分的药物J F发成为可能。 补体激活调节因子(雌日 t∞ o f o o n q o l e r n e n t a c t i
1补体第一型受体 ( C R 1 )l 1 可溶性 C R1 ( 8 C R1 )
C R I胞外区重组产物一可溶性补体第一型受体 ( s C R 1 )已运用于 I期临床实验。C R1整个胞外区由 3 0个S C R组成。每 7个S C R z为一组,构成四个长
同源重复序列( i M R s ),仅S C A ̄ 2 9与3 0不是 I/ t R的 R 1有2 5个 A s n - X - S e r ( 1 k)序列基序, v a t i m a, R c A )家族,包括补体第一型受体 ( c o m p l e m e n t 组成部分。C r e c[ ̄o r t y p e I C R 1 )、补体第二型受体 ( c o m p l e m e n t 可形成 N .连接的糖基化位点。C R I结合配基的活 r e c e p t o r t y p e I I, C R 2 )、衰变加速因子 ( D e c a y . a c c e l e r - 性位点最初由 K l i e k s t e i n等鉴定,他们证明 L t I R—
A中 a d职f a c t o r。 D A F,∞5 5 )、膜辅蛋白( M e m b r a n c o f a c t o r 有一个 C 4 b结合位点, L H R . B和 L I t R C有 C 3 b的结 p m *: e i n, M C P, c D 4 6 )、 C 4结合蛋白( C 4 b d i诹p r o t e i n, C 4 b p )及 H因子 6个成员。它们均可作用于补体前端反应,抑制经典及替代途径 c 3或/和(转化酶的形成或加速其衰变。由于 I ( C A家族成具有上述作用特点,能减少补体激活造成的损伤。因而许多学者均将其作为补体抑制剂进行研究希望最终能运用于临床。现已知所有的 R c A成员均可通过其
合位点。这些观察随后经点突变研究进一步证实: C 3 b的结合残基在 S C R s 8— 1 1和 l 5— 1 8, C 4 b的在S C R1 4C“。
C R 1同时具有外源性及内源性活性,即
既可灭活组装于非自身细胞膜上的 C 3/ C 5转化酶,也可灭活自身细胞膜上形成的 C 3/ C 5转化酶。在
R C A家族的成员中, C R 1是唯一的既对经典途径及替代途径 C 3/ C 5转化酶拥有衰变加速活性,又有辅助 I因子裂解 C 3 b和 C 4 b作用的补体调节蛋白。
短同源重复序列( s h o r t c o y l s ̄ l q i f E i s r e p e m, S C R )与C 3 b 或C 4 b结合而发挥其抑制作用。每个 S C R由 6 o~ 7{】个氨基酸组成,且高度同源,常在分 f -中重复出现.内含 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其中 1和 3, 2和 4形成二硫键,使S C R维持一个环形结构日前在 R c A 家族分子作为补体抑制剂的研究领域中,以C R 1、 D A F、 C D 4 6研究得相对鞍多,下而将分别进行介绍。收粕日期: 1 9 9 9—0 9—1 6 肇订日期: 2 0 0 0∞一1 0
W e i s m m l等于 1 9 9 0年首次研制出缺乏跨膜区和胞内区的可溶性重组 C R 1 ( s C R 1 ),并证明其保留了天然 C R 1已知的所有功能‘ 2 j。在大鼠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应用 s C R 1后7天观察到心肌梗死的面积减少 4 4%;坏死区内中性粒细胞的聚集减至最少,这可能是由于过敏毒素 C 5 a生成减少所致。随
怍者筒介
:郭
波(; 9 7 z一) .男(秘旌 ),胡陌株洲^ . 三军医太学免疫学教研毫博上 谢氟蓉
审校者:第三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维普资讯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2 0 0 O年
第∞卷
第5期
2 6l’
后的研究表明 s C R 1还可减轻小鼠骨骼肌,大鼠肠道、肝脏以及躯干等远端器官的缺血再谨注损伤,从
可上调 P— s e l e e h i ̄为基础 J。
中性粒细胞向炎症部位的移行是在趋化因子和
而使 s C a R 1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中的作用得到全面证实。除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中的作用外, s C R 1尚可减轻多种急、慢性炎性疾病动物模型中补体介导的组织损伤和减轻异种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 3, 4 j。
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相互间相关粘附分子共同作用下完成的。选择凝集索家族粘附分子的配体均为具有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 8 i a l y l L e w i s ̄, s )或类似结构的分子{ l l J。实验证明 s I 能通过对 E一 8 e—
药物动力学研究表明, s C R 1制品在大鼠体内的
l e c h n、 P - s e l e c t i n的结合抑制中性粒细胞粘附。 M u l l i g a n等[ 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将 8 i a l y l L e w i s" ( S L e )分别与 s C R 1和a C R 1[ d e 8 I m— A卜一起表达.然后分别用于由蛇毒因子引起的补体激活后造成的 t, - s d e c t i n和P - s e l e c i f n依赖性的小鼠肺损伤模型和免疫复合物沉积所致的【广 s e l e n/ P _ s e】 e n/ B s e l e c t i n依赖的肺损伤模型中,结果发现:在蛇毒因子模型中, s C R 1 s、 s C R l[ d e a L I t R . A] s L e 与a C R 1、
半衰期( t{p )约为 1 . 7小时,人为 8小时。较长的循环半衰期可允许团块剂型给药,并且低剂量的药物即能取得相当的治疗效果,因而可减少每一治疗剂量的成本。一种延长循环半衰期的方法是运用结合白蛋白末端的“ B A”或“ B A B A”作为 s C R 1的融合
部分,在大鼠 s C R 1 . B A融合蛋白的半衰期比s C R 1显
l ̄ u - m4 d相比,①能显著减少肺内中性粒纲著延长 ( 2 9 7 9/ 1
0 3分) J。K a u i及其同事选择 k 胞的聚集和白蛋白的外渗;②对肺血管的结合能力分子作为 s C R 1 S C R 8 . 1 1 ( c 3 b的结合部位 )的融合蛋明显增加。在免疫复合物模型中,也获得了同样,但白 J。其潜在应用价值是 C R 1的活性单位与全长效果更为显著的结果。以上结果提示:补体抑锕剂k融合可以产生较 s C R 1半衰期更长的嵌合体,这是延长 a C R 1半衰期的另一方法。k作为融合部分的另一个优势是具有针对特异组织的靶向补体抑制作
经s I七 l修饰后 .不仅可提高其抗炎效率,而且可增强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定位能力。2可溶性寰变加速困子
用。因此,针对补体激活区域抗原的特异性单抗可被用于构建 c R l 分子 .从而作为一个局部的而非全身的补体阻断剂发挥作用。O u d i n等以 c 4结合蛋白a链 C末端部分为基础构建了多价嵌合可溶性C R 1,证明比 C a R 1单价形式更好地抑制补体激活,并具有更长的半衰期 J。1 . 2缺乏 L t l R. A的 s C R1
衰变加速因子( D A r, C D 5 5 )是由4个S C R s加上个S e r/ T n r富含区组成,所以能够广泛进行连接的糖基化。D A F可通过一个糖基磷脂酰肌醇 ( G P I )锚定在细胞膜上,并通过其 s c R与 C A b/ C 3 h一
的结合,加速经典和替代途径 C 3/ C 5转化酶的衰变。与 C a R l不同, D A F只能灭活组装在自身细胞表面的转化酶,而对非自身细胞膜上形成的转化酶不起作用。
s c e s n e 1 0 和C - m l i n d d ̄ 9 等分别构建了缺乏 L H R - A的 a C R 1[曲正衄 . A],目的在于对替代途径的选择性抑制。这一工作的原理基于以下事实: C A b是经典盒径的专有成分,而C 3 b对经典、替代途径均有作用实验表明: a C R 1[ d m a I . 1 ̄- A]在抑制体外替代途径激活上与 a C R 1有同等的能力,而在阻断体外经典逮巨上却不如 s C R 1有效;丑 c R l[ d e s L I - I R— A:与s C R 1 作为 I因子降解液相 C 3 b的辅因子方面有同样的能力,这些结果与 K a l l i e t a 1 . ( 1 9 9 1 ) 报道的缺乏 C A b结
合位点的 S C a R s 8 . 1 1 - F ( a b 嵌台体的作用一致。
M o r a n等]从转染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纯化出三种形式的 D A F:从细胞膜提取的伽连接的膜
D A r (, ̄A r )、自然脱落的可溶性 D A誓 s D A F )和驶失了G P I附件的分泌型 D A F ( ̄ e D A F )。他们证实三十分子均能抑制补体经典和替代途径的激话。实验从中国仝鼠卵巢细胞提取的 m D A F可通过其 c H重新锚定在红细胞膜上,他们对补体介导的溶血反应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 s D A F或 s e D A F。提示 D A F插入细胞膜可提高其抑制补体激活的效率。与此对照, 液相补体激活能被 s D A F和 s e D A F抑制,而不能被 m D A F抑制。豚鼠逆转被动局部过敏反应可被用来评价 s e D A F在体内抑制补体激活的能力。经皮注射 s e D A F后可减弱逆转被动局部过敏反应中免疫复合
1 3, C R1 . ̄ i a l y l 1
( s C R 1一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
糖)和s C R 1[ d ̄A J i R - A]一 s i a l y l L e w i s 设计此复合物的目的是抑制炎症部位补体的活化阳中性粒细胞的募集。该抑制物的设汁原理是以
e D A F是一种具有临炎症过程中补体与选择凝集素问的相互作用及 C S a 物介导的炎症反应。结果提示 ̄
维普资讯
2 6 2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2 0 0 o年
第嚣卷
第5期
床应用前景的抗炎制剂。3可溶性膜辅蛋白
因而可抑制 M A C在细胞表面的形成。D C嵌合体可被用来抑制异种移植中的超急性排斥反应。4 . 2 M C P - D A F嵌合体
膜辅蛋白( M C P, C D 4 6,麻疹病毒受体 )具有 I因 子的辅因子活性,但没有衰变加速活性,与D A F共
M C P - D A F嵌合分子既有 I因子的辅因子活性, 也有衰变加速活性。1 w a t a等m】将膜结合形式的
同作用可阻断 C 3 b/ C 4 b在细胞膜上的沉积 ( D A F只有衰变加速活性,而无辅因子活性 )。M C P是补体激活的内源性调节物,可保护宿主自身细胞,不因补体激活而损伤。 C h r i s t i a m ̄等( t 4, t 5】通过在 C D 4 6 e D N A的跨膜区和胞外区之间插人一个终止密码予,然后
转染
M C P - D A F嵌合体表达在 C H O细胞上,将其活性与表达M C P、 D A F或 M C P加D A F的转染体相比较。结果发现这些蛋白在 C H O细胞上通过经典途径阻断∞沉积的能力不同,依次为 M C P+D A F>D A F>M C P - D A F>M C P。而经替代途径阻断 c 3沉积的能力则依次为 M C P, D A F>M C P+D A F>D A F>MC P。由此
2 9 3 . E B N A -转化细胞,得到重组的可溶性 C D 4 6 ( r<n 4 6 )。纯化的 I ̄ C D 4 6可保护 C H O细胞免遭高滴度的兔抗 C H O抗体和兔或人补体引发的裂解。
可见,在上述体外系统中,表达于细胞表面的 M C P - D A F嵌舍体在阻断替代途径激活方面表现出更大的 潜力。M i y a g a w a等【 l 9]在体外转染的猪内皮细胞上完成了同样的实验。实验表明表达于细胞表面的 M C P - D A F嵌合体比 M C P在抑制细胞裂解方面更有效。这些研究证明了 M C P - D A F嵌合体的双功能性和补体抑制活性。 me, 6 ̄等构建了一种可溶性的 M C P - D A F嵌合体( C A B - 2 ),并证明它拥有 I因子的辅因子活性和衰变加速活性,可作为补体激活阻断剂。经体外细胞毒及过敏毒素产生抑制实验,表明该嵌合体具有灭活经典和替代途径 C 3/ C 5转化酶的作用 J。而且其抑制作用高于 s M C P、 s D A F和两因子相加的作用。此外发现该嵌合体在豚鼠的逆转被动局部过敏
这种保护作用可被抗 C D 4 6单抗 M1 7 7消除。他们用小鼠心脏对大鼠的移植模型观察 r a C D 4 6的体内功效,发现大剂量注射 r f C D 4 6可延迟超急性排斥反应。说明E a C D 4 6有可能作为调节补体激活的生物制剂而应用于临床。他们还比较了 r a C D 4 6、 m C D 5 5 和r s C D 3 5在体外调节补体激活的能力,发现对经典途径的调节, r s C D 3 5比 I ̄ C D 4 6或 r s C D 5 5更有效,而 r s C D 4 6+ r ̄D 5 5则比这些蛋白中的任何一种的作用有效。对替代途径而言, r f C D 4 6和r a C D 3 5的作用相似。此外发现重组 s Mc P也可抑制人鼠逆转被动局
部过敏反应模型中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炎症反应。由 此作者认为
s M C P和其它补体抑制剂的联合运用有重要意义。
反应、直接被动局部过敏反应以及在 F o r s m m ̄休克模型中也均可显示补体抑制活性。5结语过去 2 0年,由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生理
4嵌台分子4. 1 D AF - C D 5 9嵌合体
不同补体调节蛋白的融合分子已被运用于制造嵌合体并赋予了新的功能。F o d o r及其同事运用 G P I锚构建了两个表达于细胞表面的嵌合补体抑制物: C D( N H 2 . C D 5 9 . D A F - G P I )和 D C( N H2一 D A F - C D 5 9一
学的飞速发展,我们对补体激活机制及其在人类疾病的保护性和病理性因素中所扮演的角色方面有了
比较深入的了解。已认识到某些内源性的补体调节蛋白可作为潜在的治疗剂,用于阻断人类疾病时补体的不适当激活。目前已获得的可溶性及膜结合的补体调节蛋白,在体外及补体介导的动物病理模型中均能有效阻断补体的激活,在异种移植领域中已 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从第一次描述补体至今,已 过去了一个多世纪,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许多特异性的补体抑制剂将可望运用于临床治疗中。 参考文献[ 1]K Md .[ I] J B i da , 1 9 9 g ̄ l O t 2 7 3 ( 1 5 ): 8 6 2 3 - 8 6 9 1[ 2] W e i s m m a F I F d .[ J] s ∞∞, 1 9 9 0; 2 4 0: 1 4 6 - 1 5 1
G P I ) l I。构建原理是产生一种既能阻断 ( 3和 c 5 转化酶活性,又能阻断 M AC组装的蛋白。经研究证明这两个蛋白中, C D保留了 D _ A F的功朗,但不能抑制C 5 b - 9的组装。而 D C嵌合体则表现出 D . M’和 C D 5 9双分子的活性。这两个分子功能不同的原因被认为可能与蛋白质结构域定向的不同有关。在 C D分子, C D 5 9定位于嵌合分子的N H 2 .端,离细胞膜表面较远,因而不能与 C 5 b - 8和 C 5 b - 9帽巨反应。 而在 D C分子, C D 5 9定位于嵌合分子的 c .端,与膜表面较近,易于与 C . 5 b - 8和C . 5 b - 9复合物相互反应,
维普资讯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3]
2 O 0 O年第2 3卷第5期[ 1 2]肺[ 1 3] [ 1 4] ( ̄' i s
t i m tI s 1[ J] Jl咖 , D 9 9} 1 5: 1 6 2 ( 8 ): 4 9 5 2 4 9 5 9
I I叫Ⅱ . I Gs t e 1 .[ J] _印1蝴t幽, 1 9 9 8; 2 7: 6 6 ( 6}: 7 1% 7 2 2
[ 4]? m l t t s K t s . ( J] n衄衄t 8 l i册. 1 9 9 7; 2 7: 6 3 ( 6 ): 9 0 0 - 9 0 2 [ 5]/ d a k f d ̄S Cs t [ J] J l f l m l me d E T . 1 9 9 6; 2 7 7: 5 3 4 - 5 4 2 [ 6] K a l l i K Rs t .[ J] J [ 8] M d, 1 9 9 1; 1 7 4: 1 4 5 1— 1 4 6 0 [ 7] O u d i n Ss t I 1 .[ J] J l a mm o 1 . 2唧; 1 6 4 ( 3 ): 1 5 0 5— 1 5 1 3 S M t s [ J] J l m m md, 1 9 9 6; 2 6: 1 7 2 9 - 1 7 3 5
Ⅱ B I L P, s t d.[ J] J h啊 m d. 1 9 9 2; 1: 1 4 9 ( 5 ): 1 7 3 6 - 1 7 4 3 D t s .[ J]皿Ⅱ do盯, 1 9 9 6;盯( 3 ): 3 4 8 - 3 5 4
( 1 5] 0哪孵 I D t s .[ J] E J l m m a m l 1 . 1 9 9 6; 2 6: 5 7 8 - 5 8 5 £ t 6] F o d o r WL s t .[ J] Jhm脚 l, 1 9 9 5; 1 5 5: 4 1 3 5 ̄ . 1 3 8
( 1 7]脚 C Ws . tI 1 .[ J] T
山 1 l} 0, 1 9 9 7; 6 3: 1 4 9— 1 5 5
£ 9] C, r a l l n d d I t s .[ J] lⅡm眦拙c 0 l。, 1 9 9 6; 3 4 ( 2 - 3 ): 7 9 - 8 8 [ 1 0】 l t ̄ d l i m m硒 o t .[ J] J 岫-, 1 9 9 7; 1 5 8: 1 8 5 7一 I 8 6 l [ 1 1】 K a r ms c s . ( J] B l o o d . 1 9 9 6; 8 8: 3 Z ̄ 9 - 3 2 8 7
( 1 8] 1 w L Kd [力J l m m U m l 1 . 1 9 9 4; 1 5 2: 3 4 3 6 - 3 4 4 4 ( 1 9] M i y日 g 吼S t s [ J] n蚰山毗P n i e, 1 9 9 4; 2 5 ̄ 1 2 5 3 - 1 2 5 4 ( 2 0] t ̄ g g i m P】
t s d .[ J]】 h唧 d . 1 9 9 7; 1 5 8: 2 8 7 2 - 2 8 8 1
一
。 5宫颈癌(解放军 2 l 1医院妇产科,
苗研究
李秀荣 任宏挂
’ 7; 7,
,黑龙江哈尔滨 1 5 0 0 ̄)
摘要:Ⅲ是由D A N棱心和蛋白衣壳组成的无包膜 D N A病毒。衣壳直径约 5 5 m a,表壳由主要表壳蛋白
L l和次要表壳蛋白 L 2组成。u结构保守,是主要的种特异性抗原; I 2是型特异性抗原。u和 I 2能诱生中 和抗体,可预防Ⅲ的感染。因此,目前Ⅲ预防性疫苗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病毒颗粒的外壳蛋白上。 不同真棱表达系统中表达的 u或 I 1+1 2外壳蛋白可自我组装成、 ,Ⅵ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及免疫原性,被认为是最理想的预防性疫苗。中围分类号: 1 E, 9 2 7
j铳 荡人压感染,也不能作体外细胞培养】。因此对于 H P V的
文献标识码: A
自1 9 7 7年 z u r H s e I】提出人乳头瘤病毒 ( H u . m m p叩珊叫I臼 v i m,Ⅲ )可能是宫颈癌的致病因素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对 H P v的基因结构、致病机理等进行了~系列深入地研究. 1 J。从理论上提出了用于Ⅲ感染的预防性疫1笤以及用于Ⅲ引起的相关肿瘤的治疗性疫苗在临床上所具有的广阔应用前景。现就Ⅷw的特性及疫苗研制现状等作一综述。IⅢ的基因结构与致病关系
研究,主要应用基因克隆及分子杂交方法。1 1 H P V的基因结构与功能
不同型别的Ⅲ基因结构基本相似,是双股环状D N A,约有 7 8 O O 7 9 0 0碱基对,由三个基因区组
成,按其功能可分为早期区( E区)、晚期区( L区)和上游调节区( u R R )。早期区含有 6个开放读码框架 ( O R F ),其中 E 1涉及病毒 D N A复制, 涉及病毒 D N A转录的反式激活, E 4与病毒成熟及复制有关, 功能所知甚少,可能与膜受体有关 3】,最近有报道,Ⅲ的 R基因在永生化的啮齿动物细胞中也是一
Ⅲ属于乳头多瘤空泡病毒科 ( P a p o v a v i r i d a e ) 乳: 瘤病毒属,是由D N A核心和蛋白衣壳组成的尤包J嗅D N A病毒
。衣壳直径约 5 5 i r m,为2 0面体立体对称,由7 2个壳粒构,其中6 0个为六邻体, l 2个为五邻体,它们由主要( L 1 )和次要(也)衣壳蛋白组成。 H P V具有明显的种属特异性,它们不能在动物体内收稿日期: 1 9 9 9—1 2—2 1;修订日期: 2∞0—0 5—1 5
种转化性癌基因】。 、岛主要与病毒细胞转化
功能及致癌性有关。晚期区 u和 I上分男 U编码病毒的主要和次要衣壳蛋白。上游调节区 (【』 R R)为约
4 O O b p的D N A片段,含有不同转录受体和激活因子的重叠结合区,控制早、晚基因区的转录和病毒颗粒
基盘项目:黑龙江省科委重大攻美项目f。 9 8一 c l f ̄ o 3: 作者筒介:李秀荣 ( 1 9 6 7一 ),女(援族 ),哈尔滨医科大学话生物学硬士 .现工作于解放军 2 1 I医院妇产科审皎新:暗尔滨医科大学擞生物教研室谷鸿喜
维普资讯
2 6 4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2 0 0 O年
第卷
第5期
的合成b]。人乳头瘤病毒现在的碱基序列清楚的有Ⅲ h、 5… 6 1 1 1 6、 1 7、 1 8、 2 0及 3 3型,但基因功能
2 . 1合成多肽疲苗
研究进展最快的是 H P V 1 6型。 1 2 H P V基因的存在状态与致癌 H P V D N A可呈游离形式存在,称之为“游离基因”,也可整合到宿主细胞中,Ⅲ基因组的整合是宿主细胞恶化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认为,Ⅲ D N A在良性病变中主要以游离形式存在,而在恶性肿瘤中则以单拷贝或多拷贝与宿主细胞基因整合为主。病毒与宿主细胞基因整合是肿瘤发生的前提。 在宫颈癌细胞中, H P V u的整合率高于[ L P V 1 6, 二者在癌症病人的检出率分别为 1 0 0%和 7 0% 6 j。目前认为, H P V 1 6、 1 8 D N A是通过整合到正常组织细胞中 而发挥作用的。病毒基因插入到细胞的某些调节基因,特别是癌基因(如一和C m y e )中,引起该基因 的扩增与表达,导致了正常细胞的转化或癌变。
合成多肽疫苗安全,容易储存和处理,有理想的靶特异性。Y 0 0 l l[ 1 1 将的 1 1 7个氨基酸分成 2 9段重叠的九体多肽,发现中有 3个区: E 6 3 7— 4 5, 7 2 8
0, 1 0 9 1 1 7位的氨基酸结合力较强,可作为疫苗的设计对象。 的表位主要位于 4 9— 5 7, 5 7— 6 5位氨基酸,有报道 4 4 6 2位氨基酸在体外有较强的保
护作用,将此多肽免疫小鼠后,接种 H P V 1 6诱导的转化细胞,结果 1 2/ 1 3未发生肿瘤。用 4 9— 5 7 重复实验,肿瘤发生率为 9%( 2/ 2 1 ),可见此处是制备疫苗的理想片段 L 1 。 到目前为止,有关 H P V 1 6多肽疫苗的研究仍比较少,主要是因为它的中和表位及 T细胞表位尚未确定,随着研究的深入,在其表位明确井能形成特定
的构象后, H P V 1 6多肽疫苗可望成为防御感染的途径之一。2 . 2核酸疫苗( D N A疫苗 )
Ⅲ诱发宫颈癌的主要机制,是其 E 6和基因在宫颈细胞中的表达增加,产生的 和两个癌蛋白分别与抑癌蛋白 1, 5 3和p R b (磷酸化的 R b蛋
核酸疫苗之所以能成为 H P V 1 6预防性疫苗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主要在于它存在以下优点:①可同时激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②可在一个质粒上同时装上多个同型或异型的 L l基因,作为高效的、 多价的 H P V预防性疫苗,以此克服一种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只能防止同种亚型种 l f ' V感染的局限性; ③由于抗原是质粒,故具有比提纯蛋白简单而且费用低等优点。但核酸疫苗也有其不足之处,主要是核酸疫苗的安全性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抗 D N A抗体的产生问题;②持续表达外源抗原造成的不良后果的问题,这在理论上的可能性包括:产生耐受性、自身免疫、过敏反应、超免疫力或自身攻击等; ③长期表达外源抗原,还可能出现低水平分泌的免疫原可持续被低水平抗体清除,从而使最终免疫应答不足;若长期高水平表达,可诱导超免疫性,使个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易受其它病原体感染;还有自 身攻击的可能性。通过 C T L应答可导致表达细胞和周围细胞破坏;潜在的危险是导人体内的外源 D N A
白)结合而诱导后两者降解, p 5 3 p R b的失活可能是细胞永生化的重要原因】。 1 3 H P V基因型剐与疾病类型的关系
根据各株Ⅲ D N A序列不同,采用基因克隆和杂交的方法来确定的Ⅲ的型别现已确定的Ⅲ有 7
5个型男 4,同源性小于 5 0%曲确定为型, 同源性大于 5 0%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不同的称为亚型,根据Ⅲ对细胞的转化能力可分为低危组和高危组。低危组主要引起人类多种良性皮肤和粘膜乳: 状瘤或疣,高危组则与癌症尤其是宫颈癌的发生有关[ B】。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高危型 H P V与官颈癌的形成受发展密切相关。在我国,与子宫颈鳞状上皮细
胞癌(官颈癌)有关的主要是 H P V 1 6、 1 8、 3 1和4 5型, 以H P V 1 6型为主 9】。同时大量的研究还表明宫颈
癌:多因素、多步骤作用而逐步发生的。2 H P V疫苗的研究进展
有可能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基因组 D N A上,使宿主细胞抑癌基因失活或癌基因活化,使宿主细胞转化成癌细胞,但其几率只有数亿分之一】。2 . 3 t t P V重组蛋白疫苗
Ⅲ在体外几乎不能增殖,曾一度使得它的研究相对滞后,虽然近年来发展了一些型别的 H P V体
外培养技术,如 H P V颗粒可在 Wl细胞系中产生0 l o],但数量不多,只能限于少量研究而不能满足大黾需要。因此 H P V1 6的减毒疫苗研制很难实现。
H P V晚期基因区编码两个结构蛋白:主要衣壳蛋白 L 1,结构保守,是主要的种特异性抗原;次要衣壳蛋白 I 2,是型特异性抗原。 L l和 I 2含有抗原决定簇,能诱生中和抗体,可预防 H P V的感染ⅢJ,因此,目前 H P V预防性疫苗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病毒
随善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H P V疫苗的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