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伽梵歌》的业瑜伽解脱论
【摘 要】婆罗门——印度教经典《薄伽梵歌》主张通过梵我合一而从现世苦感和生死轮回的忧虑中解脱出来。反对不行动的做法,强调充满行动主义色彩的业瑜伽来达到主我和梵的统一。
【关键词】行动;业瑜伽;梵
《薄伽梵歌》大约成书于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的印度,是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一书插入的宗教哲学部分。此书的中心思想即是:用超验的自我(主我)控制住充满不安定的思虑、欲望和言行的低级自我,使得低级自我的思想、欲望和言行得到转化和升华,与终极实在——梵相结合,从而达到自由和解脱。超验性的主我,即是一种大我,它亘古长存、不生不灭,遍及一切、无处不在,支持着宇宙万物的生成、保持和毁灭,驻入每个人的体内控制个我的最高精神实体。以行动主义为特色的《薄伽梵歌》强调通过业瑜伽达到主我与梵的连接,从而在现世的苦感中得到最高的平静,且摆脱因感官执著和业报而导致的难以止息的生死轮回的困苦。
业是行作或行动。业瑜伽,又称作行动瑜伽,指一个人以一种梵我相连的超然态度履行其特定的社会职责,遵守社会的规范,行动过程中不抱有个人的目的和欲望,不执著行动的成果,摆脱行动的束缚,让自己的行动融化在作为终极实在的梵中,达到一种如如不动的境地。
《薄伽梵歌》以神的化身奎师那和阿周那王子对话构成。对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