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人们称为 “台湾乡土文学之父”等。他的作品被公认为“代表真正的台湾文学”。 代表作《笠山农场》:
1.自传性特点,把自己的血肉、情感和生命融入字里行间,显示了创作才华。 2.以日据时期的台湾南部为背景,以刘致平、刘淑华的同姓婚爱为明线,表现了青年男女
纯洁真挚的爱情。暗线是集中反映了咖啡农场的五年兴衰史,深刻地反映了台湾农村经济的破产。
第二节 余光中的乡愁诗
余光中(1928—)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
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等。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其变化轨迹基本上是台湾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
先西化后回归。
著有诗集
《舟子的悲歌》
《蓝色的羽毛》《钟乳石》
《万圣节》
《白玉苦瓜》等十余种。
一、《乡愁》
1、日常生活意象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情感线索:“幼子恋母”——“青年相思”——“生死之隔”——“思乡恋国 ”
情感节奏:一唱三叹,回旋往复
2、文化乡愁蕴涵:
思乡恋国与民族文化认同的结合。
二、《乡愁四韵》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