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所表现的传统命题——对妇女悲苦命运的控诉揭露,其中又具有传统女性文学所没有的女性现代意识——呼唤生命自由、追求个性解放,表达了女性对传统道德和伦理观念的大胆质疑。
3.以琼瑶为代表的言情女性文学风行台湾。
三、台湾新女性主义文学勃兴时期
80年代初:新女性主义文学高涨,曾心仪、廖辉英、朱秀娟、袁琼琼、吕秀莲、李昂、
三毛、席慕荣、张晓风、龙应台等文坛新锐脱颖而出,将台湾女性文学推进到一个新的局面。
随着台湾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和独立意识的增强,女作家们开始在作品中抒写那些积极
地投身社会,靠自己自强不息的拼搏与奋斗,而获得成功的杰出女性,展现她们女性解放的高境界。
四、90年代之后的台湾女性文学
90年代,台湾女性文学中描写工业企业高层写字楼内种种两性情爱瓜葛,婚外恋的作品
日渐增多,有浓厚的现代社会色彩,折射出一些社会世相景观,但毕竟缺乏深刻的思想内涵。
还有一类作品多写闲适淡泊的人生享受和成功者的感怀以及成功后的回味与回眸,抒情
意味浓厚,女性文学内涵向静态化、淡泊化发展,客观地去表现生活,开掘人生的意义,表现人类更内在的东西:精神需要。这或许是90年代台湾女性文学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向。 台湾女性文学四十多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题材看,它不仅涉足小说,而且在散文
和诗歌领域均有不少佳作;从它反映社会生活的层面来看,视野广阔,不仅创作了大量反映女性思想、情感、生活状况及其命运的作品,而且在台湾文学整体每一阶段性主潮态势中,诸如怀乡文学、现代派文学、乡土文学和通俗文学中都注入了自己的声音,产生了足以代表该潮流的作家作品。
第二节 聂华苓、於梨华
一、聂华苓、於梨华创作简介
(一)聂华苓
湖北应山人,1925年1月11日生于宜昌,抗战期间,先后在湖北、四川过流亡中学生活。
曽就读重庆中央大学经济系后转外文系。1949年去台湾,任《自由中国》杂志编辑委员兼文艺主编。1962年到台大任教。1964年与美国诗人保罗 安格尔共同创办并主持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
(二)於梨华
於梨华,女,原籍浙江镇海人,1931年11月28日生于上海。战时曾流浪迁徙福建、四川 1968年起,在纽约州立大学奥巴分校远东系任教中国文学、中文作文等课程。1977年又
任该校中文研究部主任。 等地,曾在福建南平读小学,在四川广汉读中学。1947年全家相继赴台,1949年高中毕业,考入台湾大学外文系,次年转入历史系,1953年毕业后定居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