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第4章 区域产业规划

发布时间:2021-06-08   来源:未知    
字号: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第四章 产业发展规划一、区域规划中产业发展规划的重点 产业的概念:是指同一属性的企业的集合;是 企业与区域经济整体之间的一种中观经济层次 的单位。 从区域规划角度来看,产业规划的重点是: 区域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产业空间布局; 产业地域组合。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二、世界产业发展的趋势1、簇群化———产业发展的集聚趋势 (1)产业簇群的概念 指在某个特定产业中相互关联的、在地理位置上相对 集中的若干企业和机构的集合。我们通常所说的 园 区 、 一条街 等实际上就是产业簇群的一种形式。 (2)产业簇群的形式 ①由产业纵向关联而形成的产业簇群 簇群中的企业同属于一个产业的上、中、下游企业, 彼此间存在着生产过程的投入产出联系,产业链成为维 系簇群生存与发展的动力,每个企业都在产业链上占据 合适的位置,形成一种合理的分工和协作状态。在这类 产业簇群中,通常还会产生为每一个生产环节提供服务 的外围联系,如供电、供水、运输、社会服务和产业服 务等。2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②由产业横向关联而形成的产业簇群 这类簇群通常以区域内某一主导产业为核心,通过企业 间的横向联系,外部形成多层次的产业群体,由于这些群体之 间相互享受着彼此带来的外部经济效应,因而充满了活力。 如位于美国加利福利亚州的酒业簇群就是典型的横向关联簇 群,它以酿酒业为主导产业,在其外围形成第二层次的辅助性 产业,如葡萄种植业、酿酒设备加工业等,其第三层次是服务 性产业,如专为酿酒业设置的科研机构、专业教育和人员培 训、产业咨询服务机构等,在最外部则是新产业的聚集,如旅 游业、中介服务、金融服务等。 ③由区位优势指向而形成的产业簇群 这类簇群通常是由同一产业或不同产业的众多中小企 业组成,它们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如廉价劳动力集中地、信息 和技术发达地、原料或燃料集中地、产品的主要市场地、交 通运输枢纽地等,形成各类专业化的小型产业簇群。如意大 利众多的产业簇群即属此类。3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3)产业簇群的特征 ①共生性 指产业簇群内众多的企业在产业上具有关联性, 能共享诸多产业要素,包括专业人才、市场、技术和信息等, 一些互补产业则可以产生共生效应,簇群内的企业因此获得规 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双重效益。 ②互动性 指产业簇群内的企业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有分工 又有协作,彼此间形成一种互动性的关联,由这种互动形成的 竞争压力、潜在压力有利于构成簇群内企业持续的创新动力, 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产品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的加快。 ③柔韧性 指由于簇群内集聚了大量的经济资源和众多

的企 业,一方面高度聚集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处于随时可以利用的状 态,为簇群内的企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 本;另一方面大量企业的存在也使簇群内的经济要素和资源的 配置效率得以提高,达到效益的极大化。产业簇群内自发形成 的这种经济资源与企业效益的良性运作,增强了簇群适应外界 变化的能力,使产业簇群具有一般经济形态不可比拟的柔韧性, 造就了产业簇群持续繁荣不衰的优势。4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2.融合化———产业发展的相互渗透趋势(1)融合化的概念 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相互渗 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 程。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是产业融合的强大助推 器,1+1>2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则是产业融合的高能发动机。 产业融合表现为产业间的渗透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产业界限趋于模糊,新兴产业不断产生。 (2)产业融合的主要方式 ①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 即高新技术及其相关产业,向其他产业渗透、融合并形成 新的产业。 如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信息和生物技术对传统工 业的渗透融合,产生了诸如机械电子、航空电子、生物电子等 新型产业。又如电子网络技术向传统商业、运输业渗透而产 生的电子商务、物流业等新型产业;高新技术向汽车制造业的 渗透将产生光机电一体化的新产业等等。5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②产业间的延伸融合即通过产业间的功能互补和延伸实现产业间的融合, 这类融合通过赋予原有产业新的附加功能和更强的竞争 力,形成融合型的产业新体系。这种融合更多地表现为服 务业向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延伸和渗透,如第三产业中 相关的服务业正加速向第二产业的生产前期研究、生产 中期设计和生产后期的信息反馈过程展开全方位的渗透, 金融、法律、管理、培训、研发、设计、客户服务、技 术创新、贮存、运输、批发、广告等服务在第二产业中 的比重和作用日趋加大,相互之间融合成不分彼此的新型 产业体系。产业间的延伸融合在新兴产业中也尽显无遗, 旅游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也是产业融合程度最深的产业 之一。目前世界上兴起的工业旅游、观光农业、体育旅 游、康复旅游、科技旅游等专项旅游代表着旅游产业发 展的一种趋势,其实质也是旅游业与其他产业广泛的融合 发展。6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③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 工业、农业、服务业内部相关联的产业通过 融合提高竞争力,适应市场新需求。如农业为适应 新发展而重新整合,通过生物链把产业内部的种植 业、养殖业与畜牧业融合起来,形成生态农业的新 业态,既适应了市场需求,又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工业内部的

产业调整也有类似的融合,通过供应链 把上、中、下游相关联的产业联系在一起,与一般 的产业纵向一体化不同的是,这种融合最终产生了 新的产业形态,其过程既包括技术创新,又包括体 制和制度创新,其结果是促进了产业的升级换代。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3.生态化——产业发展的持续趋势(1)产业生态化的概念 生态化是指产业依据自然生态的有机循环原理建立发展模式,将不 同的工业企业、不同类别的产业之间形成类似于自然生态链的关系, 从而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物产生,物质循环利用,消除环境破坏, 提高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的目的。因此,也有人称产业生态化为循环 经济。

20世纪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实施,产业 的生态化发展在发达国家渐成潮流,从宏观层次的国家产业发展战略 的选择、管理立法,中观层次的区域产业园区的建设、布局,到微观层 面的企业的生产技术改造、管理实践,生态化的概念始终是贯穿其中 的主线。这一发展趋势在三次产业的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中都有所 体现,如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2)产业生态化的三个层面 企业层面:最典型的实例是杜邦化学公司采用的 减量 化、再使用、再循环 3R制造法。又如20世纪 90年代在国外兴起的绿色饭店建设热潮,就是在 饭店的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上实施3R法,并将之 与客人的消费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如把卫生间 的一次性小肥皂改为悬挂式的取皂器,减少资源 的消费(Reduce);将一次性的塑料洗衣袋更换成 布质的,或用柳藤筐替代,以便重新使用(Reuse); 将废弃的软木塞收集起来加工拼装成新的弹性地 板,实现循环利用(Recycle)等。9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区域层面:各种产业生态园区不断兴起,如生态工业园区、生态 农业园区、生态旅游区、甚至生态居住区等等。

国家层面:欧盟、北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分别制定了旨 在鼓励二手副产品回收、绿色包装等法律,同时规定了包 装废弃物的回收、复用或再生的具体指标。如德国于 1991年和1996年分别颁布了《包装废弃物处理法》和 《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明确规定,自1995年7月1日 起玻璃、马口铁、铝、纸板和塑料等包装材料的回收率 全部达到80%。日本则是这方面立法最全面的国家,先后 制定了七项相关法律,于2001年4月开始实施,其目标是建 立一个资源 循环型社会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3)产业生态化的特征

①循环性运用生态学规律,把传统的由 资源—产品—废物 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生产过程,重构组织成一个 资源— 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 的反馈式流程和 低开采、 高利用、低排放 的循环利用模式,使经济系

统和谐地纳入 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 例如我国首个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于2001年 8月在广西贵港市成立,该园区以上市公司贵糖(集团)股份有 限公司为核心,形成以蔗田系统、制糖系统、酒精系统、造 纸系统、热电联产系统、环境综合处理系统等六大系统为 框架的生态链,各系统之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变 换而相互衔接,其中甘蔗—制糖—蔗渣造纸生态链、制糖— 糖蜜制酒精—酒精废液制复合肥生态链以及制糖(有机 糖)—低聚果糖生态链,这三条园区内的主要生态链,相互间 构成了横向耦合的关系,这种互动的产业生态链使园区内的 产业资源得到充分共享和循环利用。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②群落性 生态产业具有类似于生物群落的群落特征,它是一种 由多个彼此相关联的企业共同组成的产业共生系统,群 落内的企业互相进行合作,特别是相互利用废料,使群落 内的总体资源得到最优化利用。在外部形态上,生态产 业常常表现为一定地理范围内的大小有别、分别处于产 业链上、中、下游不同位置的一群企业的松散结合,如 各种类型的产业生态园区。 ③增值性 发达国家一些成功的产业生态共生系统,其形成是一 个自发过程,是在商业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系统内所有企 业都从中得到好处,取得增值效应。生态产业摒弃了传 统产业发展中把经济与环保分离,使两者之间产生矛盾 冲突的弊端。真正使发展经济与防治污染保护环境有机 地结合起来,实现了两者的双赢,这种共生系统所产生的 高质环境和经济效率是其得到推崇的根本原因。12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三、都市农业发展规划1、 概念:有代表性的两种观点 (1)认为都市农业是一个广义的、地域经济的概念。 包括都市内镶嵌插花状的小块农田、庭园和阳台绿化, 也包括城乡结合部的近郊农业,还包括远郊、甚至环大都市 经济圈在内的适宜大都市市场需求的农业。 (2)认为都市农业是在城郊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又超越城郊 农业的一种经营形态高级化、多样化的农业。是处在城市化 地区及其周边地区,充分利用大城市提供的科技成果及现代 化设备进行生产,并紧密服务于城市的现代化农业。都市农 业更加突出农业的生态功能、休闲功能和经济功能,是对原 有城郊农业副食品生产基地功能提升。生态农业、休闲农业、 观光农业、旅游农业、创汇农业、宾馆农业等,都是在某一 方面反映了都市农业的发展水平的特点。13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2、由来 都市农业一词最早见于1930年出版的《大阪府农会报》 杂志上。美国的都市农业从60年代开始获得了较迅速的 发展。

都市农业在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而后向其他经

济 发达的国家如英、德、法、日以及东南亚等国家的大城 市传播扩散、普及。近20a我国大城市的城郊农业才参 照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开始向都市农业演进。

我国都市农业的提出与实践始于90年代初,其中又以上 海、深圳、北京等地开展较早。14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1994年底,北京市朝阳区政府提出:都市农业是该区 农业发展 战略的选择 ,把具有旅游、观赏、无公害等特点的都市农业列 为朝阳区经济发展六大工程之首;与此同时,1994年10月台湾大 学也召开了由产、官、学三方面参加的都市农业发展研讨会,探 讨了都市农业的发展方向,强调建设有 农 的都市,强调农业 与人、都市与自然的和谐关系。1995年和1996年之交,在上海市 委和人代会上提出,上海郊区农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是 城郊型 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变 。 之后,北京市1996~2010年经济发展战略中提出,郊区农业 发展的战略目标应当是适合北京市性质和功能的 都市化农业 , 其主要特点是精品、高效、有特色、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占相当比 重。1996年和1997年,由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牵头,组织了 京、沪、穗等大城市郊区研究单位,与台湾同行举行了以 城市 化与都市农业 为主题的系列研讨与交流活动,台湾有关都市农 业研究、推广的专家参加了这两次研讨会,会后还编印了国内第 一本论文集《都市农业理论与实践》一书。1997年底,《世界农 业杂志》第12期又把都市农业列为当代世界农业的新趋势和模式 15 之一。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3、特征(1)城乡融合性 都市农业现成为大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农业向二、三产业延伸渗透,如农业、旅游业交叉融 合 各种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先进设施及先进农艺相互交 接融合,且逐步走向和谐统一。 (2)功能多样性 生产功能——提供优质、卫生、无公害的鲜活农产品; 出口创汇。 生态功能——发挥洁、净、美、绿的特色,为城市居 民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绿化、美化市容、市貌,防止 城市过度扩张。16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社会功能——为都市居民提供接触自然、体验农业以及 观光休闲的场所与机会,并有利于增强现代农业的文化 内涵与教育功能及示范辐射作用。 (3)现代集约性 (4)高度开放性——都市农业是市场一体化的农业。 都市农业是市场一体化的农业。它依托大城市, 可充分利用国际大城市发达的市场、信息和交通网络, 跨越区域界线发展农产品生产和交易。农产品在市场上 实现大流通是都市农业发展的动力和生命。从某种意义 上讲,都市农业是一种工业化、市场化农业。通过市场 网络把千家万户的农业与市内、国内

甚至世界市场紧密 结合在一起,快速有效地根据市场需求组织农业生产要 素配置。通过市场化带动农业产业化,进而推进农业的 专业化、基地化。 都市农业的国际化、市场化及高新科技比城郊农业更为发 达。 17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4、 发展对策(1)加强综合研究 都市农业涉及多学科、多领域,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依靠农业、城市规划、建筑、生态环境、城市经济、 旅游、农业工程、电子技术等各专家携手合作,共同 研究 都市农业 建设理论与方法。 (2)加强政府的调控作用 将都市农业发展纳入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和规划 将都市农业建设纳城市总体规划 尽快完善政府政策支撑体系,形成强有力的导向和激 励机制 (3)加大 都市农业 的科技投入力度 (4)以市场为导向调整都市农业结构18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2001年5月,日本通产省发表的白皮书第一 次提到,中国已经成为 世界的工厂 ,日本世 界生产大国的地位已开始动摇。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同年9月份《福布斯》 杂志举办的企业高层会议上说,正如日本在战后 成为 世界工厂 一样,中国将在21世纪成为 世界工厂 。 于是 世界工厂 、 世界制造中心 顷 刻成为人们关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五、都市工业都市型工业是指以大都市独特的信息流、人才 流、现代物流、资金流等社会资源为依托,以产品 设计、技术开发和加工制造为主体,以都市型工业 园区(楼宇)为基本载体,能够在市中心区域生存 和发展并与城市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有就业、有税 收、有环保、有形象的现代绿色工业。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2、都市型工业基本特征(1)布局范围:主要位于中心城区内。 (2)环境形象:良好的建筑外形,与城市生态环 境相协调。 (3)生存空间:相对集中在都市型工业园区和工 业楼宇。 (4)产业特点: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研究 开发型和轻加工型。 (5)企业类型:多种所有制、多元化投资、以小 企业为主体。

第4章 区域产业规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