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f
说明这个道理,多方运用这个道理。“治大国”的“为无为,则无不治”,就是“无为”主张在政治上的运用。这里所讲的“无为”,并不是单纯的、消极的无为,而是在认清客观规律、顺势而为基础上的“无为”,它的理沦基础是“道法自然”(《老子 第25章》)。既然如此,“治大国”的“无为”和“烹小鲜”的“无为”就具有相同的性质,以之作喻,顺理成章。
老子认为,“天之道”,即自然规律是普遍存在的:在空间上,它存在于万事万物中;在时问上,它无始无终,永恒不灭。如何描述“天之道”广延无边,包罗万象的存在状态呢?老子设想了一张无边无际的“天网”,它所覆盖的范围和“天之道”同样广大,无所不包。然而,“天之道”虽存在于万事万物中,却并不是触手可及,活灵活现的具体物,而是渗透到事物内部、需要逻辑思维才能把握的抽象物。为了精确地表示“天之道”与万事万物的这种关系,老子称之为“疏而不失”。与其它比喻不同,这里的喻体“天网”是凭空设想的(尽管有现实的网),其存在状态亦是想当然描绘的,却更准确更形象地阐明了“天之道”,堪称经典之喻。
老子还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天之道”。所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老子 第77章》),是有着认识论上的根据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统一的,既对立又同一,保持着内在的和谐和大致的均衡,如昼夜交替,寒来暑往等自然现象,均表现为均衡、统一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既不是外力给予的,也不是人为作用的,完全是由事物本身的内在矛盾所推
动,通过自然而然的自身运动所表现。“天之道”,正是对万事万物运动变化规律的直观把握和经验概括。“张弓”是符合“天之道”的,它要求“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张弓”与“天之道”是具体和抽象、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以“张弓”喻“天之道”,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是比喻的标准用法之一。
五、其它比喻
道孝虻论坛
后例的意义更为复杂。一方面,我们可以把前句视为后句的比喻,即以自然现象比喻社会现象,说明“困之利器”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不可炫耀于人;另一方面,结合具体的语义环境,我们可以视该例为一个整体,从自然和社会的角度出发阐述“柔弱胜刚强”(《老子 第36章》)的道理。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动,一旦奋力跃出水面,“脱于渊”,则看似“刚强”,却走向死亡,不如处于水中之“柔弱“;“国之利器”,深藏不露,一旦拿出来威吓人民,制裁人民,则貌似“刚强”,但暴政却不会持久。更进一步,“物壮则老”、“强势必弱”只是老子关于“道”的运动变化法则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而已。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 第40章》)。由此,我们从更宽的视界更可看出该例的深义。
《老子》五千言素有“哲学诗”的美誉,部分原因就是比喻的广泛运用。比喻总是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上,产生出某种视觉效果,使抽象的思辨获得形象生动的间接表达。从前述各例,我们可以看出比喻在阐释老子重要哲学概念,论述其思想体系时所起的巨大作用。当然,这些例子只是老子比喻之很少一部分,限于篇幅,其它喻例不能一一解析。然而,得出这样一种结论却是毋庸置疑的,即大量比喻之用的背后是老子独特的思维方式。非如此不足以解释这样一个表面I:自相矛盾的现象:老子既声称“信言不美”(《老子 第81章》),却为什么要用如此之多的比喻去美化自己的哲理著述呢?唯一的饵释只能是:比喻就是老子思维方式的一种表达方式。
这类比喻的特点是由一个或一组句子构成,而非前述的一个词组,因而容量较大,喻意更复杂。例: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
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
天地。(《老子 第23章》)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 第36章》)
前例乍看起来是描述自然现象,但老子不是文学家,也不是科学家,而是一位思想家、哲学家,他不可能浪费笔墨去写一些无关主旨的东西,这段描述肯定另有所指。所指什么呢?结合具体的上下文我们可以看到,老子的落脚点放在“人”上,他以自然现象之“道”譬为政之“道”。老子用自然界狂风暴雨必不持久的事实作比喻,告诫统治者少以强制性的法令横加干涉,更不要施行暴政,而要行“清静无为”之政,才符合自然规律,即“道”,使百姓安然畅适。倘若以法令戒律强制人民,用苛捐杂税榨取百姓,那么人民就会以背戾抗拒的行动对待施政者,其统治必“不终朝”,“不终日”,暴政将不会持久。这里的喻意是非常深刻的,足以为统治者所戒!
2眦jI倔吼螋壁以s\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