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西方史学史》复习题(6)

发布时间:2021-06-08   来源:未知    
字号:

西方史学史

6. 分析斯宾格勒与汤因比文化形态学的共同特征。

20世纪以来,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勒写就 《西方的没落》一书于1918年出版,汤因比早在1920年就读了它,第二年酝酿世界文明的宏大写作,至1961年,十二卷的《历史研究》全部出版。汤因比从斯宾格勒那里继承了不少,也进行了许多创新。二者分别以“文化”和“文明”为考察单位,连力图勾画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行程与未来前景,从而使一种史学思想---文化形态学说在现在西方史学思想中得以确立。 二者相同之处在于:

第一,主张历史研究的单位是文化(或文明)而不失民族国家。在斯宾格勒看来,历史研究的对象不是孤立的政治和经济现象,而是无所不包的文化。历史的主体是各大文化,他们是始因,是起源,因此研究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研究世界各地区各种文化的历史。它打破了传统史学以西欧为中心,延用“古代—中古—现代”的历史框架,为历史研究体够了新的视角。汤因比耶认为“历史发展中的诸种动力不是民族性的,而是发自于更广泛的原因,这些动力作用于每个部分”,在汤因比看来,每个部分即是文明的各因素。

第二,提倡多元文化论,认为世界文化是多元的,多中心的,各种文化是平行的、等价的。斯宾格勒认为世界文化史多元的,每个文化都有一个基本特征。《西方的没落》正是向人们显示了一种等价性、共时性与多样性的世界文化发展图景。汤因比更是直接批判“欧洲中心论”和“欧洲优越论”,将世界文明分为21种,并认为这些文明之间不仅是等价和平行的,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同时代的。

第三,主张有机文化论,把文化看作一格有机体。文化有机体的著名论断是斯宾格勒构筑的文化形态学理论的核心。它是将生物学的概念引入文化研究的结果。每中文化都是一个有机体,具有生、老、盛、衰等规律性和周期性。汤因比也罢文明视为有机体,尤其起源、生长、衰落与解题的客观规律。

第四,宗教史观或反宗教论。二者对宗教文化的作用有共同的认识。市他们划分“文化”或“文明”的共同基础。斯宾格勒认为“文化和宗教的创造永远是同义词”,而汤因比的文明图景中,宗教始终是一条主线,他认为“所有这些文明都是以教会作为它们的蛹体”

第五,提倡和运用比较方法。二者在研究上都不约而同地倾向于比较研究,提出比较研究形态学的方法,主要体现在宏观眼光与整体观念。尤其汤因比特别强调对文明应作整体比较的研究。

第六、受非理性主义的影响,都推崇知觉分析,强调历史认识过程中知觉和灵感的重要作用。斯宾格勒认为理性只适合探讨自然现象而无法窥视历史和文化生命。而汤因比从非理性中获得了重要的灵感,他靠神话的的引导找到了文明的起源、生长以及瓦解的动力机制,关于“挑战与应战”的理论与歌德的《浮士德》一书中关于上帝接受魔鬼摩菲斯特挑战神话有关。

第七,强烈的现实感和时代感。二者深刻体验到20世纪以来西方学术传统的更新、学科自身的新陈代谢等对西方社会的巨大影响,因而二人都竭力求索人类文明发展的奥秘,企图回答西方社会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同时围绕人文主义批判的思潮,重新思考人与文化或历史的内在关系,从而杰罗人类发展历史的本质。

第八,发扬文化史和文化学的传统。文化形态说即使历史本身的产物,又是文化史传统和文化学发展的自然产物。

如有错误请自觉改正!!!

08历史

2011 1 8

《西方史学史》复习题(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