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一旦发生有害生物暴发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后,仍有概率继续爆发。同时,危害具备较明显的长期持续性。
(三)种群发展影响因素较多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自然保护区林业有害生物种群会出现数量与覆盖区域的变化。尤其是人类活动对其造成的影响正在逐渐显现,可能导致有害生物物种出现变异、新生、迁移等情况。因此,在治理过程中,有害生物种群变化可能会给治理工作带来很多阻碍。
二、自然保护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措施
(一)提升早期防范力度,加强有害生物监控
在落实自然保护区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工作时,应当以防控为主,保证此项工作落实质量的基础上,提升有害生物治理水平,积极使用新技术与新方法,同时,最好使用生物防护技术。与此同时,在使用防控技术时,应首先提高对有害生物监控工作的重视力度,配合建设更为完善的有害生物监控体系。综合使用多种监控措施,保证有害生物爆发之前就有所察觉,并提早制定防控措施,将有害生物暴发扼杀在准备爆发的摇篮之中。在组织落实实践操作时,工作人员应借助更多种类的信息化监控手段,如林区视频监控系统、生物侦测实例系统等,并对一些地形复杂、信息设备使用效果差的区域采用人工巡查的方式落实监控工作。如此,可以及时对有害生物的种类、危害程度、爆发概率等信息进行动态性掌握。与此同时,在对防控措施进行布置时,还需结合气象区域间生物调查等信息,保证早期防范措施更早落实,治理手段可以配置得更加科学合理。
(二)重视营林规划,预防有害生物爆发
提升自然保护区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力度,能够有效预防有害生物暴发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