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时间:2025-04-23   来源:未知    
字号:

第4章 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与 质量控制

4.1 概述质量保证不仅是具体技术工作,也是一项实验室 管理工作 科学的实验室管理制度 正确的操作规程以及技术考核 质量保证工作必须贯穿取样、样品处理、方法选 择、测定过程、实验记录、数据检查、数据统计 分析和分析结果表达等 建立质量保证系统

1 几个基本概念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1)测定方法的准确度 (2)测定方法的精密度 (3)重复性 (4)再现性 (5)分析空白 (6)误差 (7)回收率 分析结果准确度的评价 (1)标准的可靠性 (2)用标准物质评价 (3)用标准方法评价

1 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代表性:要使分析试样具有代表性。 指在具有代表性的时间、地点,并按规 定的采样要求采集有效样品。 所采集的样品必须能反映实际情况,分 析结果才有效。

准确性:指测量值与真实值的符合程度。

受到从试样的采集、保存、运输、实验 室分析等环节的影响。反映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存在的系统误 差的综合指标,它决定着分析结果的可 靠性。 用绝对误差或相对误差表示。 准确性的评价方法有标准样品分析、回 收率测定、不同方法的比较。

精密性:表示测定值有无良好的平行性、重复性 和再现性。 反映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存在的随机误 差的大小。精密性通常用极差、平均偏 差和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相对标 准偏差表示。

平行性:同一实验室,分析人员、分析设备和 分析时间都相同,用同一分析方法对 同一样品进行双份或多份平行样测定, 所得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 重复性:同一实验室,分析人员、分析设备和 分析时间中的任一项不相同,用同一 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两次或两次 以上独立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

室内精密度

用绝对偏差 和相对偏差 表示

再现性:用相同的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在不 同条件(实验室、分析人员、设备, 时间)下获得的单个结果之间的接近 程度。

室间精密度

用相对平均 偏差表示

关于分析方法精密度的几个应注意问题(1)分析结果的精密度与待测物质的浓度水平有关,应取 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浓度水平的样品进行分析方法精 密度的检查。 (2)精密度会因测定实验条件的改变而变动,最好将组成 固定样品分为若干批分散在适当长的时期内进行分 析 ,检查精密度。

(3)要有足够的测定次数。(4)以分析标准溶液的办法了解方法精密度, 与分析实 际样品的精密度存在一定的差异。

(5)准确度高的数据必须具有高的精密度,精密度高的数 据不一定准确度高。

可比性:用不同分析方法测定同一样品时,

所得出 结果的吻合程度。使用不同标准分析方法测定标准样品得出的数据 应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要求各实验室之间对同一样品的分析结果应相 互可比。 要求每个实验室对同一样品的分析结果应达到 相关项目之间的数据可比。 相同项目在没有特殊情况时,历年同期的数据 也是可比的。 在此基础上,还应通过标准物质的量值传递与 溯源,以实现国际间、行业间的数据一致、可比, 以及大的环境区域之间、不同时间之间分析数据 的可比。

测定均会产生测量误差,误差来源有:取样和 样品处理,试剂和水纯度,仪器量度和仪器洁净, 分析方法,测定过程、数据处理等。 质量保证的任务就是把所有误差(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过失误差)减至最小。 对整个分析过程(从取样到分析结果计算)进 行质量控制。

采取有效办法,对分析结果进行质量评价,及 时发现分析过程中的问题,确保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完整性:强调工作总体规划的切实完成。即保证按 预期计划取得系统和连续的有效样品,无 缺漏地获得这些样品的分析结果及有关信 息。

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精密性在实验室内分析测试。 分析结果代表性、完整性则突出在现场调查、设计 布点和采样保存等过程。 可比性则是全过程的综合反映。 分析数据只有达到代表性、准确度、精密度、可比 性和完整性,才是正确可靠的,也才能在使用中具有 权威性和法律性 “错误的数据比没有数据更可怕,因为它会导致一 系列错误的结论。” 。

4.2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从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角度出发,为了 使分析数据能够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要求分析数据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 可比性和完整性。 这些反映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

2 分析方法的可靠性 灵敏度: 单位浓度或单位量待测物质变化所产生的 响应量的变化程度 (响应大小)。 A = kc + a 检出限: 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 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高于空白值。

仪器检出限:产生的信号比仪器信噪比大 3 倍待测 物质的浓度,不同仪器检出限定义有所差别。方法检出限:指当用一完整的方法,在99%置信度 内,产生的信号不同于空白中被测物质的浓度。

测定限: 测定限为定量范围的两端 分别为测定 上限与测定下限,随精密度要求不同而不同。测定下限:在测定误差达到要求的前提下,能 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量,称 为该方法的测定下限。 测定上限:在测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 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地定量测量待测物质 的最大浓度或 …… 此处隐藏:11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