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第三单元复习题
一、选择题
2008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回答1-3题。
1.会议分别听取了国务院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国家计委、财政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参加会议的人大代表通过认真审议,分别对政府工作报告等提
出了意见。这表明 ①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是人
民代表大会的职能部门 ③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④人民代表享有质询权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2.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审查和批准《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与
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这表明全国人大拥有 ①最高决定权 ②最高监督权 ③最高立法权 ④最高任免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在十届全国人大2981名代表中,工人、农民占18.46%,知识分子占21.14%,国家公务员占32.43%,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占16.08%,解放军占8.98%,港澳和华侨代表占1.68%。上述数据充分表明 ①人大代表来自人民,代表人民 ②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 ③社会主义民主已达到完善的程度 ④人民代表都是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4.近一年来,十届全国人大先后组织了六个执法检查组,对十届全国人大制定的有关法律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同时,为进一步提高预算审查工作质量,增加预算监督力度,全国人大
A.既是权力机关,也是执行机关 B.既是立法机关,也是执法机关
C.既行使立法权,也行使监督权 D.既产生行政机关,也监督行政机关
2007年7月14日《人民日报》报道,湖北省武汉市红山区市、区人大代表公开发放《人代表告选民书》,并注明代表姓名与联系方式,征求人民群众反映司法不公等热点、难点问题的意见,受到群众欢迎。据此完成5-6题。
5.代表发放告选民书,倾听选民意见表明
A.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B.选民可直接参与国家权力的行使
C.人大代表的权力受到法律制约 D.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6.下列选项中属于人民代表权利的是
A.经常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 B.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
C.接受选民和原单位的监督 D.审议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
人大听审制度是指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或部分人大代表,对同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的案
件在审判时进行旁听的制度,是一种新的监督方式。
7、建立了人大听审制度,有利于
①加强人大对法院审判人员的监督 ②增强审判人员严格依法办案的观念
③进一步完善法律监督体系 ④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常委会还增设了预算工作委员会。以上材料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8.2007年1月9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人大要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了解人民的意见,倾听人民的呼声,反映人民的意志,自觉地把人大工作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只有这样,人大工作才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才能保持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这表明
A.必须正确处理人大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B.必须正确处理人大与“一府两院”的关系
C.必须正确处理发扬民主与实行集中的关系
D.必须正确处理加强党的领导与发挥人大作用的关系
9.在我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重大事务;省、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可以按法定程序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务。这体现了
A.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的职权是完全相等的
B.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D.国家权力机关对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实行监督
10.2007年7月6日《辽宁日报》报道,由于两次人代会都“无故旷工”,两年来也没有参加代表活动,辽宁省普兰店市的1名人大代表被该市人大常委会亮出了终止代表资格的“红牌”。这表明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C.人民代表应切实履行职责,努力为人民服务 D.人民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受人民监督 11.2007年4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首次向各地人大视频直播。通过视频直播,实现全国人大与地方人大的即时交流互动,可以让更多的全国人大代表在各地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可以让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声音直达各地、直通群众。这表明,视频直播:①密切了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的联系 ②密切了全国人大与人大代表的联系
③密切了人大与群众的联系 ④密切了人大与“一府两院”的联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2007年7月6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座谈会,就《江苏省太湖污染治理方案》征求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的意见。这里政协所履行 …… 此处隐藏:375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