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Oct 2010目的论视角下的戏剧翻译
李晓兰
(闽江学院外语系,福建 福州 350108)
[摘 要] 戏剧翻译应侧重于其文学性还是可表演性一直是翻译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德国功能翻译派主张翻译策略和方法由译文的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这给戏剧翻译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文中从目的论角度来探讨戏剧翻译及其翻译策略。
[关键词] 戏剧;翻译;目的论;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059(2010)05-0079-04
一、引言
戏剧是一门融语言、舞台表演、音乐等为一体
的艺术形式,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学体裁,是人类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西方戏剧的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20世纪初西方戏剧的翻译引进为我国戏剧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戏剧有着文学作品的共性,可以作为单独的文学形式来欣赏;又有自己的特性,可以作为一种表演艺术的蓝本搬上舞台。也就是说,戏剧兼有文学性和可表演性的双重特质。戏剧的复杂性和独特性导致了通常适用于小说、散文、诗歌翻译的传统翻译理论在指导戏剧翻译时显得苍白无力。本文试图从目的论角度来探讨戏剧翻译及其翻译策略。
家凯瑟琳娜 赖斯在其著作 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局限性 (PossibilitiesandLimitationsinTransla-tionCriticism)中首次从功能理论出发,提出了比较合理的翻译批评观,为翻译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她将文本功能作为翻译研究的对象,提出翻译应有具体的翻译要求和基于源文本和目标文本功能类别的批评模式,可 根据翻译服务的特定读者群和特定功能来调整方法 。
其后,弗米尔在赖斯的基础上,进一步打破 对等 理论的局限性,提出了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y)。她从行为学理论角度提出翻译是人类的一种行为活动,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的行为。弗米尔指出,原文的语言特征和文体特征不再是衡量译文的唯一标准。译者应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可以根据翻译需求决定对原文的内容作出调整、保留或修改。简言之,就是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手段,翻译策略和方法必须由译文的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
目的论认为翻译这一行为必须遵循以下三个法则:一是目的法则(theskoposrule),即译文所要实现的预期目的决定翻译的整个过程;二是 连贯法则 (thecoherencerule),即译文必须语内连贯,符合译语表达习惯,能为译文接受者所理
二、翻译目的论简述
随着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的发展,传统的以 等值、忠实 为标准的 文本中心论 在翻译中的主宰地位逐渐被打破。20世纪70年代涌现出从译文角度、读者反映等多元角度来研究翻译的德国功能目的学派,主要理论有凯瑟琳娜 赖斯(KatharinaReiss)的 功能翻译批评理论 、汉斯 弗米尔(HansJ.Vermeer)的 目的论 、贾斯塔 霍尔兹-曼塔里(JustaHolz-Manttari)的 翻译行为理论 和克里斯蒂安 诺德(ChristianeNord)的 功能加忠实理论 。1971年德国翻译学
[收稿日期]2010-04-21
[作者简介]李晓兰(1982~),女,湖北钟祥人,闽江学院外语系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解,在译语交际环境中有意义;三是 忠实法则 (thefidelityrule),即原文和译文应存在某种对应关系,译文要忠实于原文。这三个法则中,目的法则居于核心地位,是翻译活动所要遵循的首要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都从属于目的法则,忠实法则从属于连贯法则。翻译目的论主张把翻译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作为翻译批评的标准,对兼具文学性和可表演性的戏剧翻译具有很强的诠释力和指导意义。
一位用诗体翻译莎士比亚戏剧的孙大雨教授从欣赏沙剧语言魅力的初衷出发,在翻译 哈姆雷特 时,不惜大量使用加注法,对经典对白做详尽的注释。在他的 哈姆雷特 译本中,注释约占了正文篇幅的三分之一。由于舞台空间的限制性,演员无法在台上表演出这些注释,显然这样的译文不适合演出,但却满足了读者全面细致品读莎士比亚作品、体会其精髓的需求,同样堪称优秀的译文。由于以文学欣赏为目的的戏剧翻译和一般的文学翻译具有相似性,在此不再举例赘述。
(二)以舞台表演为目的的戏剧翻译
以舞台表演为目的的戏剧翻译由于其瞬间性和舞台性的特点,要求语言口语化、动作化、富有节奏感,同时还要兼顾观众的文化背景、需求、期待和其对异域文化的了解和接受程度。译者要考虑到译本是要拿到舞台上表演的,根据这一翻译目的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必要时译者可以对原文进行合理的改动,甚至用目的语方言替换原文中不可移植的因素,最大限度地使其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契合观众的文化知识背景。同样以莎士比亚作品的翻译为例,朱生豪认为莎士比亚作品的翻译要达到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目的,同时也要便于舞台演出,因此他 每译一段,必先自拟为读者,察阅译文中有无暧昧不明之处。又必自拟为舞台上之演员,申辩语调之是否顺口,音节之是否调和。一字一句之未惬,往往苦思累日。 他的译本译笔流畅,文词华丽,念来上口,听来顺耳。我国上演沙剧的剧团大都乐于采用朱生豪的译本。尽管之前已有 推销员之死 的中文译本,但 这些现成的译本不适合演出,因为有经验的演 …… 此处隐藏:503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