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第十九中学 崔桂兰
壹
地理新课标Ⅰ卷试题解读
贰
考生答题错因分析
叁
2015高考复习备考策略
地理新课标Ⅰ卷试题解读
一、地理新课标Ⅰ卷试题解读1、试卷题型和结构保持稳定,有利于中学 地理教学。自新课标全国卷投入使用以来,一直保持选择题11+必做综合题36、37+选作模块“旅游地 理”“自然灾害”“环境保护”模块三选一模式。
一、地理新课标Ⅰ卷试题解读2、稳中有变:(1) 地球运动内容重现 地球运动内容考查回归,与太阳辐射巧妙结合一起,以日影变化考查正午太阳高度分布与计算,难
度较往年有所下降。
太阳能光热电站(图1)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 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 此完成1~3题。
3.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 高的比值为P,则 A.春、秋分日P=0 B. 夏至日P>0 C. 全年日P<1 D. 冬至日P>1
一、地理新课标Ⅰ卷试题解读2、稳中有变,(2)题组形式上逻辑性增强 题组形式上逻辑性变强,形成梯度,要求思维的
连贯性,如果第1问不清楚,后面几问可能会失分。
图3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3,完成 10~11题。 10.图4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 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A.1910-1930年 B.1930-1950年 C.1950-1970年 D.1970-1990年
【解题思路】10、题中所给信息为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 变化,总人口数=移民人数/移民占总人口比例,算出各个年份总 人口。虽然移民数量发生波动变化,但人口总量总体不断增加。
11、该国人口呈增加趋势,1950—1970迁移下降,故此期间的人 口自然增长量最多。
一、地理新课标Ⅰ卷试题解读2、稳中有变: (3)自然地理板块弱化,人文地理板块加大主干知识 试题分布 能源;正午太阳高度;植被; 1-2;3;7-9;36 自然地理 风沙危害; (1)(2) 交通;聚落;人口;风沙危害;4-5;6;10-11;36 人文地理 工业区位 (3)(4);37 柴达木盆地;新疆;错那湖; 1;4-6;36;37; 区域地理 沙特阿拉伯;青岛湖;宝兴、芦 42;43 山地区; 选修地理 深度游;次生地质灾害;切沟 42;43;44 模块 分值统计 35分 55分 72分 各10分
人文地理比重加大,从偏重理解向偏重实用转变。
一、地理新课标Ⅰ卷试题解读2、稳中有变:(3)自然地理板块弱化,人文地理板块加大 自然地理部分的考查中:a.河流知识考查“降温”。 b.对气候知识的考查比重降低,变直接考查为间接 考查。
36.(24分)阅读
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6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 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 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 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 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 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 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 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6分)【参考答案】 a.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较大。 b.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 c.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路的湖滩泥沙 面积较大。
36.(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6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 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 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 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 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 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 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 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5分) 【参考答案】 a.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 b.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 风力强劲。
42.(10分)旅游地理近年来,一种不同于传统观光游 的“深度游’悄然兴起。深度游是指 旅游者通过徒步、自驾等方式,围绕 某一特定主题获得深刻体验的旅游活 动,有3旅游者结伴拟于4月下旬自驾 前往图8所示区域(湖面高程3 196米 ),进行以观鸟为主题的深度游。
指出为应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他们需要携带的生 活用品,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①海拔较高(3 000米以上),氧气含量偏低,需 带氧气袋(瓶)、抗缺氧药品等;②气压偏低,水的沸点低,需带 高压锅等;③空气较稀薄,太阳辐射强,需带防晒物品。④气温偏 低,昼夜温差大,需备防寒衣物;⑤此时该区域多大风,需备防风 帐篷等。
一、地理新课标Ⅰ卷试题解读2、稳中有变: (4)工业区位考查替代了农业区位考查 对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区位因素的分析和评 价,是多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近三年作为重点考 查的农业知识的考查(以选择题形式出现)没有出现, 而完全用工业区位考查(第37题)代替。
37.(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 陆绿洲地区。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 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 位置见图7)。初期开采的矿石运往乙地 加工。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磷 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于 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