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精讲班
一、精讲班的特点
讲课之前,我首先介绍精讲班的授课特点。精讲班是对教材各章的详细讲解,重要考点辅之以典型的例题分析,使学员对教材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把握;我们在每讲后面配有课堂练习,帮助学员强化各章所学知识;课程讲完后,会给出一套模拟试题,帮助学员检测精讲班的学习效果;适合于刚开始复习的学员或者通读完一遍教材后的学员。 二、教材变化
今年的教材变化比较大,由原来的11章变成了12章,增加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内容,并且对总纲、生态影响评价等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我们通过下表来了解一下。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教材变化对比表
然气开采》 。 P19“第一节、环境影响评价的工 P27“第三节、环境现状调查
作程序和原则” 新增内容有: “环境影 与评价”及 P31“第四节、环境 响评价原则、资源利用及环境合理性 影响预测与评价” 均是在 11 版教 分析、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 材的基础上加上了“评价”内容 筛选、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环 也相应地做了调整。但改动不是 境影响评价标准的确定、环境
影响评 很大。 价方法的选取” 。 P37“第十三节、环境影响评
P24 “第二节、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价文件的编制” (原来此部分“叫 中新增的内容有:P25“分析方法”新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并对 ) 增两种方法;P26“工程分析的内容” 编制总体要求及环境影响报告书 与原有教材中的内容完全不同,并且 的编制要求均做了相应的调整。 进行了增补。 P32 “第五节、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章 (新增) P33“第六节、公众参与” (新增) P34“第七节、环境保护措施及其 经济、技术论证” (新增) P34“第八节、环境管理与监测” (新增) P34“第九节、清洁生产分析与循 环经济” (新增) P35“第十节、污染物总量控制” (新增) P36“第十一节、环境影响经济损 益分析” (新增) P36“第十二节、方案比选” (新 增) 此章在新版教材中内容完全 没有做调整,只是对个别叫法做 第三章 了些许的调整,如 P40“二、术 语” ,11 版教材中是“二、术语 和定义”这个也是本教材在修订 过程中的普通改动。 第四章 新版教材 P73“ (一)评价工 11 版 教
作等级划分依据”叫法与 11 版 材 中 的 P942
教材不同,11 版为”(一)评价 “ 地 下 水 “ 《 工作等级的分级” (但内容完全未 质 变。 量 标
准》 。移至 ” 第五章,内 容末变。
第五章
(新增章节)地下水环境影响评 价技术导则与环境标准 P148“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
第六章
声排放标准》 ”今年进行了修订, 而且还来该标准名为 《建筑施工 “ 场界环境噪声限值》。 ” P153“二、生态影响评价原则” (新增) 。 P15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 11 版 教
—生态影响” 代替 11 版教材中的 材第一节中
P156“五、生态影响判定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 的“八、经 (新增) 。 P165“第二节、生态影响评价图 件规范与要求” (新增) 。 染生态影响” P153 “三、 生态影响评价工作 济损益分析 ”“九、 、
分级”进行了重新修订,方法与 典型自然资 原有方法完全不同。 源开发项目
P155 “四、 生态影响评价工作 生态影响评 范围” 进行了重新修订,内容与 价要点”删 11 版完全不同。 P156“六、工程分析” 进行 了重新修订,内容与 11 版完全不 第七章 同。 P156 “七、 生态现状调查与评 价” 进行了重新修订,内容上将 调查内容部分缩减、增加调查方 法部分及评价方法部分内容。 P163 “八、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 价” 进行了重新修订,内容比 11 版教材少。 P164“九、生态影响的防护、 恢复、补偿及替代方案”是将 11 版教材中的“六、生态环境保护 与恢复 ”及
“七、替代方案”进行了3
除。
三、考试特点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以下简称环评师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原则上每年举行1次。
2012年度环评师考试定于5月26、27日举行。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的考试题型:
1.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有90题,每题1分,共90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选对得分,错选,不选,多选均不得分)。
2.不定项选择题。(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有4个以上的备选项,在些备选项中至少有1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少选均不得分)。 四、考点分析
往年考试题分布表
大纲将教材全部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即:一、环境标准体系;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三、
环境质量标准;四、污染物排放标准。
一、环境标准体系(2012年考试大纲的要求与2011年完全相同)
环境标准是为了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做的规定。
环境标准属于技术法规,具有强制性,必须执行。
各种不同环境标准依其性质功能及其客观的内在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制约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即环境标准体系。 (一)环境标准体系的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