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一节
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耳和听觉
一、说教材 二、说教法 三、说学法 四、说教学程序 五、说板书设计
说 教 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耳和听觉》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 章第一节的第二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 学生学习了有关“眼和视觉”的知识,初 步形成了学习感觉器官结构和功能以及相 关的生理知识的经验和方法。 在此基础上,学习“耳”这个重要的感 觉器官,为其他感官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 础。
说 2、教学目标 教 (1)知识目标: 材 ①描述耳的结构与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②概述听觉的形成过程⑵能力目标: 通过分组组装“耳的模型” 培养学 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及小组协作能力。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 注意用耳卫生,认同听觉卫生,关爱和 帮助听觉障碍的人群。
说 教 材
3、教学重、难点耳的结构与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 能及与听觉的形成,既是重点又是 难点 。
二、说教法 说 教 法根据孟照彬教授的EEPO课堂教学 的基本理念,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经 验基础和认识发展水平上,本节课我 采用“要素组合方式”来进行教学。 本节课设置“2个小动,1个大 动”, 让学生在“看、听、讲、想、 做、动、静”这七个要素中转换,同 时起用。
说 学 法
三、说学法七年级学生朝气蓬勃对新奇的事 物充满好奇,希望探索其中的奥妙。 以学习小组形式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通过做一做、想一想、议一 议、练一练的一系列活动,掌握知识。
说 教 学 程 序
四、说教学程序1、设置问题、创设情境 2、活动探索 3、解释应用 4、交流收获
说 教 学 程 序
1.设置问题、创设情境展示图片,结合图片播放自然界 各种声音。设计意图:
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
看+听中勾起对美妙动听声音 的美好感受,导入本节课内容。
说 教 学 程 序
设置问题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与 思考,在上课伊始阶段 由学生自己发现耳与听 觉形成的重要性,能激 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观察课本P92图片,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假如人失去听觉,这4个场 合各会出现什么情况? ●你还能举出几个说明“耳 和听觉”重要性的实例么?
2.活动探索 说 教 探究一:耳的结构 学 程 序 设计意图: 结合课本P93, 1、通过分组,让学生自己动手 学生以4人为小 去探究,去讨论,归纳结果,培 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团队协作能 组,自主组装 力。运用做+想+讲,这三要素 “耳的模型”, 自主探究耳的结构 。 学习耳的基本结 2、能够充分利用组建学习小组 的五个基本元素
:关注、关照、 构,了解各结构 倾听、资源利用、亲和力。 的功能。
说 教 学 程 序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耳的各部分结构。
●达成知识目标——概述耳的结构 设计意图: 及功能。 能够补充自主探究的不足,使学 ●落实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 主探究和团队协作能力。 生在动、静中转换,加强知识内
容的直观性。
说 教 学 程 序
探究二:听觉形成的过程1.播放听觉形成过程视频。 2. 结合课本P94第一自然段内容,学 生4人一组讨论,用简短文字和箭头 的形式,表示出听觉的形成过程 。
设计意图: “听觉的形成”是比较抽象的生理 过程,播放视频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 一个直观的了解。 再以文字流程的形式表达出来,化 抽象为具体,突破了重、难点。
说 教 学 程 序
●
达成知识目标——概述听觉的形成。
依据耳的结构及听觉的形成 过程,思考:耳的哪能些结构 受到损伤,有可能导致耳聋?
说 教 学 程 序
探究三:耳和听觉的保护学生4人一组课前收集几种声音的分 贝数的资料,展开对噪音危害的讨论, 列出导致耳聋的因素,以及保护耳和听 觉的措施。以大型板卡的形式展示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收集、分析资料,讨 论及交流,了解到更多保护耳和听觉 的措施,重视用耳卫生。
说 教 学 程 序
探究四:人体内其他感觉器官学生分析教材,自主归纳人体内 其他感觉器官,形成更系统的对感 觉器官的功能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