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能源管理师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资料串讲整理
第一章 第二节 法规和政策的特点与关系 2 一、法规的特点 (一)概念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国家意志、以权利和 义务为主要内 法规是指法律、法令、条例、规则、章程等法律文件的总称。法规 容、由国家以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 是指国务院制定、颁布的行政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 (一)法是调整人们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会制定或批准的地方性法规 (二)法是以对权利义务的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的社会规范 (二)法的渊源和我国立法体制 (三)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了国家对人们行为的评价,具有 1.法的渊源,通常是指法的源泉、来源、源头。,是指法的效力 国家意志性 渊源。 (四)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为最后保证手段的规范体系,具有国家强制性 2.我国立法体制 (五)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因而具有普遍性 (1)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制订修改宪法和法律。 (六)法是有严格的程序规定的规范,具有程序性 (2) 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二、政策的特点(一)合法性(二)超前性(三)周期性(四)相对性 (3)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 三、法规与政策的关系 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 (一)法律和政策的联系 以制定地方性法 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 1. 政策是制度化的行动体系, 而法律是政策的定型化表述和规范形式。 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 政策需要由相应的法律来确认和体现,并在相关法律的范围内运行。 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报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委 2. 法律规范着政策运行的全过程。 会批准后施行。 3. 政策行动实际上是贯彻实施相关法律的过程。 (4)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二)法规和政策的区别 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对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 1. 政策由党、政府来制定;而法规只能由国家的立法机关和政府来制 变通规定。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 定;2. 政策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而法规一般只能以法律条文的形式 效。 来表达;3. 政策可以是临时的;4. 政策可以很具体,执行中具有较大 (5) 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 的灵活性,而法规则具有明确的规范性;5. 现实生活中
法规和政策经 能的直属机构,可以制定部门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 常配套使用,法规具有相应的制裁手段;而政策的执行则主要靠行政措 人民政府,可以制定政府规章。(6)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根据 施和纪律手段;6. 政策可以是探索性的,法规则调整稳定的、明确的 宪法的规定,在香港基本法和澳门基本法的框架内行使立法权。 社会关系,更具稳定性。 第一章 第三节 权利与义务 3 第二章 节 约 能 源 法 4 一、行政相对人的概念和其享有的权利 第一节 《节约能源法》概述2 行政相对人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一方的公民、 二、《节约能源法》的立法宗旨 法人和其他组织。主要享有以下权利: 立法目的:“为了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 1.申请权2.参与权 3.了解权(知情权)4.批评、建议权5.申诉、 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控告、 检举权6. 陈述、 申辩权7. 申请行政复议权8. 提起行政诉讼权9. 请 三、《节约能源法》中的基本概念 求行政赔偿权10.抵制违法行政行为权 (一)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 二、行政相对人的义务 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服从行政管理的义务、协助公务的义务、维护公益的义务、接受行 (二)节约能源,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 政监督的义务、提供真实信息的义务、遵守法定程序的义务等。 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 第二章 节 约 能 源 法 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第一节 《节约能源法》概述1 四、节能的战略地位 一、《节约能源法》的制定与修订 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 《节约能源法》 是1997年11月经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审 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 议通过的,于1998年1月1日起施行。修订的《节约能源法》于2007年10 (一)基本国策 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是从我国的基本国情 月28日经第10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8年4月1 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指导下,加快推进经 日起施行。 济增长方式转变,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 修订主要表现在:一是扩大了法律调整范围,二是健全了节能标准 战略决策。 体系,三是完善了节能监管制度,四是加大了政策激励力度,五是明确 (二)放在首位 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