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管理学简答题
1.商业银行分业混业代表及标志性法案
(1)以英国为代表的职能型商业银行经营模式;
(2)以德国为代表的全能型商业银行模式;
(3)以美国银行为代表的现代商业银行发展
第一阶段:20世纪30年代之前,混业经营金融体制下的全能型商业银行;
第二阶段:严格的分业经营金融体制下的职能型商业银行;(1933年,《格拉斯-斯蒂
格尔法》
第三阶段:金融自由化趋势下的商业银行(1999年,《金融现代化服务法案》
2.世界各国金融体系类型
(1)单一银行体制:是指将中央银行的职能和商业银行职能集中于单一的国家银行,另外建立几家专业性的银行,如储蓄银行、投资银行等。
(2)复合银行体制:是指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
(3)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是指以金融市场为基础和核心构建的金融体系。在这个金融体系中,处于核心和主导地位的是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在内的资本市场。
3.银行的类型
商业银行:追求自身的利润,业务多样化。
专业银行:在特定信贷领域从事特定信贷活动的银行。包括:政策性银行,储蓄银行,投
资银行等等。
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
4.银行的组织形式
(1)从组织结构上看,有总分行制、单一银行制、集团银行制、连锁银行制
(2)从业务结构上看,有全能银行制和职能银行制
(3)从所有权结构看,有股份制银行和独资银行
5.商业银行经营环境
(1)外部经营环境
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因素;政府行为因素;法律环境因素;地区经济和客户诚信度因素
(2)内部经营环境
银行资本金;人力资源;组织机构;内部管理制度
6.资本构成:
《巴塞尔协议》将银行的资本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核心资本(一级资本);另一类是附属资本(二级资本)。
(1)核心资本:核心资本包括股本和公开储备(即资本盈余、法定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①股本:包括已经发行并全额缴付的普通股和永久性非累积的优先股;
②公开储备:是指通过保留盈余和其他盈余的方式在资产负债表上明确反映的储备。
(2)附属资本::附属资本包括非公开储备、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混合资本工具和长期附属债务。
①非公开储备:该储备不公开在资产负债表上标明,但却反映在损益表内,并为银行的监管机构所接受。
商业银行管理学简答题
②资产重估储备:包括物业重估储备和证券重估储备。
③普通准备金:指用于防备目前尚不能确定的损失的准备金或呆账准备金。
④混合资本工具:指既有股本性质又有债务性质的混合工具。如英国的永久性债务工具。 ⑤长期附属债务:包括普通的、无担保的、初次所定期限最少五年以上的次级债务资本工具和不许购回的优先股。
7.《巴塞尔协议》的三大支柱
(1)最低资本要求确定:对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作了修改。在信用风险的基础上,增加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项目。
(2)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强调各国监管当局在检查和监督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中的作用。
(3)市场纪律和市场约束:通过规范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完善市场风险揭示体系。
8.决定银行持有资本金数量的因素
(1)外部因素:
法律法规因素;宏观经济环境因素;市场信心因素;银行信用等级、资产质量
(2)内部因素:
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因素;业务发展计划;资本金成本;调整资产结构
9.资本金不足的策略
(1)分子对策:分子=银行资本金=留存收益+股本+债务性资本=内源资本+外源资本 ①内源资本策略 ②外源资本策略
(2)分母对策
①压缩银行的资产规模 ② 控制现金数量 ③调整资产结构
10.内源资本支持资产增长模型的核心思想
(1)简单模型:以银行资本金增加量完全来自于内部留存收益为前提
(2)模型二:资产增长率=股本收益率*利润留存率。银行资产业务扩张能力与银行的盈利能力成正比。
(3)一般模型:假设银行资本增长完全来自于内源资本的留存收益。
银行资产增长与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红利支付率和资产收益率相关。
11.银行存款销售
(1)整体营销
硬件形象;软件形象;细分客户市场;产品和服务创新;促销计划
(2)个体营销 也称为关系营销 关键人物:客户经理
12.普通股与优先股的区别
(1)普通股股东享有公司的经营参与权,而优先股股东一般不享有公司的经营参与权。
(2)普通股股东的收益要视公司的赢利状况而定,而优先股的收益是固定的。
(3)普通股股东不能退股,只能在二级市场上变现,而优先股股东可依照优先股股票上所附的赎回条款要求公司将股票赎回。
(4)优先股票是特殊股票中最主要的一种,在公司赢利和剩余财产的分配上享有优先权。
商业银行管理学简答题
13.银行流动性
包含基本流动性和充足流动性两 …… 此处隐藏:658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