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提取汇总了试题库中的理论部分
简答题
L1. 架空输电线路三相导线为什么要换位?(5分) 答案:答:其原因如下。
(1)架空线路三相导线在空间排列往往是不对称的,由此引起三相系统电磁特性不对称。(2分) (2)三相导线电磁特性不对称引起各相电抗不平衡,从而影响三相系统的对称运行。(2分) (3)为保证三相系统能始终保持对称运行,三相导线必须进行换位。(1分)
L2. 何为剪应力?连接件不被剪断的条件是什么?许用剪应力与许用正应力的关系怎样?(5分) 答案:答:按题意分述如下。
(1)剪应力是剪力与剪切面之比。(2分)
(2)连接件不被剪断的条件是剪应力不大于许用剪应力。(2分) (3)材料的许用剪应力小于其许用正应力。(1分) L3. 架空线的振动是怎样形成的?(5分) 答案:答:其形成原因如下。
(1)架空线受到均匀的微风作用时,会在架空线背后形成一个以一定频率变化的风力涡流。(2分)
(2)当风力涡流对架空线冲击力的频率与架空线固有的自振频率相等或接近时,会使架空线在竖直平面内因共振而引起振动加剧,架空线的振动随之出现。(3分)
L4. 在超高压输电线路上为什么要使用分裂导线?(5分) 答案:答:其目的如下。
(1)为减少电晕以减少电能损耗及减少对无线电、电视、通信等方面的干扰。(2分)
(2)为减小线路阻抗,提高线路输送电能容量。故高压、超高压线路上广泛使用分裂导线。(3分) L5. 接地引下线如何安装?(5分) 答案:答:其安装方法如下。
(1)接地引下线截面不小于25mm钢绞线,上端用并沟线夹与架空地线连接,下端与接地体相连。(2分)
(2)接地引下线沿杆身引下时,应尽可能使之短而直,以减少其冲击阻抗,沿杆身每1~1.5m用镀锌铁丝加以固定。(2分) (3)接地引下线,除与接地体连接外,不得有接头。(1分) L6. 接地装置包括哪几部分?作用是什么?(5分) 答案:答:按题意分述如下。
(1)接地装置包括接地体和接地引下线。(1分)
(2)接地体又叫接地极,由几根金属导体按要求埋入土壤中,用以向大地泄放电流。(2分)
(3)接地引下线是用以连接地线和接地体的导体,用于传递地线上的雷电流,通过接地体流入大地。(2分) L7. 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有哪些?(5分) 答案:答:有以下防雷措施。
(1)装设架空地线及降低杆塔接地电阻。(1分)
2
专门提取汇总了试题库中的理论部分
(2)系统中性点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1分) (3)增加耦合地线。(1分) (4)加强绝缘。(1分)
(5)装设线路自动重合闸装置。(1分) L8. 架空地线的作用是什么?(5分) 答案:答:其作用如下。
(1)减少雷电直接击于导线的机会。(1分)
(2)架空地线一般直接接地,它依靠低的接地电阻泄导雷电流,以降低雷击过电压。(1分) (3)架空地线对导线的屏蔽及导线、架空地线间的耦合作用,降低雷击过电压。(1分) (4)在导线断线情况下,架空地线对杆塔起一定的支持作用。(1分) (5)绝缘架空地线有些还用于通信,有时也用于融冰。(1分) L9. 巡视人员在巡线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5分) 答案:答:应注意以下事项。
(1)在巡视线路时,无人监护一律不准登杆巡视。(0.5分)
(2)在巡视过程中,应始终认为线路是带电运行的,即使知道该线路已停电,巡线员也应认为线路随时有送电的可能。(0.5分) (3)夜间巡视时应有照明工具,巡线员应在线路两侧行走,以防止触及断落的导线。(0.5分)
(4)巡线中遇有大风时,巡线员应在上风侧沿线行走,不得在线路的下风侧行走,以防断线倒杆危及巡线员的安全。(0.5分) (5)巡线时必须全面巡视,不得遗漏。(0.5分)
(6)在故障巡视中,无论是否发现故障点,都必须将所分担的线段和任务巡视完毕,并随时与指挥人联系;如已发现故障点,应设法保护现场,以便分析故障原因。(0.5分)
(7)发现导线或架空地线掉落地面时,应设法防止居民、行人靠近断线场所。(0.5分) (8)在巡视中如发现线路附近修建有危及线路安全的工程设施时应立即制止。(0.5分) (9)发现危急缺陷应向本单位及时报告,以便迅速处理。(0.5分)
(10)巡线时遇有雷电或远方雷声时,应远离线路或停止巡视,以保证巡线员的人身安全。(0.5分) L1 何谓架空线的应力?其值过大或过小对架空线路有何影响? 答:(1)架空线的应力:是指架空线受力时其单位横截面上的内力。
(2)影响:①架空线应力过大,易在最大应力气象条件下超过架空线的强度而发生断线事故,难以保证线路安全运行;②架空线应力过小,会使架空线弧垂过大,要保证架空导线对地具备足够的安全距离,必然因增高杆塔而增大投资,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L2 对架空线应力有直接影响的设计气象条件的三要素是什么?设计中应考虑的组合气象条件有哪些? 答:按题意分述如下。
(1)设计气象条件三要素:风速、覆冰厚度和气温。
(2)组合气象条件:①最高气温;②最低气温;③年平均气温;④最大风速;⑤最 …… 此处隐藏:860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