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课件 光的干涉1
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及其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学科。
光学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几何光学:以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为基础, 研究各种光学仪器的成象理论。 波动光学:研究光的电磁性质和传播规律, ——干涉、衍射、偏振。 量子光学:以光的量子理论为基础,研究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规律。
大学物理课件 光的干涉1
§22.1
光是电磁波
19世纪60年代,麦克斯韦建立电磁理论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1888年,赫兹从实验上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1.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平面电磁波是横波,有两个振动分量:电场和磁场 3. E 与H 同步变化, E H, H u, E u
Eu
H
大学物理课件 光的干涉1
由于在光波与物质相互作用时电场强度起主要作用, 电场强度又叫做电矢量或光矢量。 通常,平面光波波函数用电场强度表示:
E E0 cos[ t 4.波速
2
u
c 决定于媒质的介电系数和磁导率 r r nE u H
c
r 0
大学物理课件 光的干涉1
可见光
大学物理课件 光的干涉1
§22.2 一. 光源E2
光源 单色光 相干光
原子(分子)发光 波列
能级跃迁辐射
E1
= (E2-E1)/h波列长L = c
原子中一次量子跃迁的持续发光时间的数量级 为10-8 秒,所发光是一个有限长的正弦波列,波列 长度为0.03~3m,不是严格的单色光。
大学物理课件 光的干涉1
普通光源:自发辐射
· ·
独立(不同原子发的光)
独立(同一原子先后发的光)
大学物理课件 光的干涉1
二. 光的相干性 1. 光的干涉 两列光波在空间相遇,使空间各点的光强(明暗) 有一稳定的分布,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干涉。 2. 两列光波的相干条件 (1) 频率相同 (2) 振动方向相同 (3) 有恒定的相位差 3. 两列光波的叠加(只讨论光振动)
大学物理课件 光的干涉1
两光波在 p 点引起的光振动:
2 E2 E20 cos( t r2 20 ) 合振动 E E1 E2 E0 cos( t )
E1 E10 cos( t
2
r1 10 )
1 2
r1
·
p
· ·
r2
2 (r2 r1 ) ( 20 10 ) 2 2 E02 E10 E 20 2 E10 E 20 cos
I I 1 I 2 2 I 1 I 2 cos 两波在 p点引起光振动的位相差
大学物理课件 光的干涉1
I I 1 I 2 2 I 1 I 2 cos 两列相干光波叠加的光强分布 (1) 对于非相干光源 (2) 对于完全相干光源
cos 0 I I1 I 2 cos cos 干涉项
I I1 I 2 2 I1I 2 cos 两波在 p点引起光振动的位相差:
2 (r2 r1 ) ( 20 10 )
2m (2m 1)
干涉加强干涉减弱
大学物理课件 光的干涉1
两波在 p点引起光振动的位相差:
2 (r2 r1 ) ( 20 10 ) 讨论
2m (2m 1)
干涉加强干涉减弱
当 20 - 20 = 0 时
r2 r1 m
——干涉加强
r2 r1 (2m 1)
2
——干涉减弱
大学物理课件 光的干涉1
分波面与分振幅 4. 由
普通光源获得相干光的途径
大学物理课件 光的干涉1
§22.3一、杨氏双缝实验
双缝干涉k=+2 k=+1 k= 0 k=-1
x
S*
S1 *
S2 *
I
k=-2
大学物理课件 光的干涉1
杨氏双缝干涉 杨氏双缝干涉
大学物理课件 光的干涉1
干涉条纹间距 x与d、D、 的关系
p
·
r2 r1
c
/d x/ DD m , m 0,1,2… d
明纹暗纹
m (2m 1)
x m
x (2 m 1)
D (2m 1) 2d 2
大学物理课件 光的干涉1
干涉条纹间距 x与d、D、 的关系
p
·
r2 r1
/d x/ D
条纹间距
D x xm 1 xm d
大学物理课件 光的干涉1
条纹间距条纹特点:
D x d
(1) 一系列平行的明暗相间的等间隔的条纹;(2) 条纹间隔 x ,若用白光照射—彩色干涉条纹红绿紫双缝干涉
(3)条纹间隔 x 1/d,d x 红光双缝-变缝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