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为15度,间距为2X2m,钢筋网采用φ8@200X200mm。
隧道两侧边坡设计为岩石部分采用1:0.75放坡,土层部分才用1:1.5放坡,放坡后均采用网格护坡,并植草绿化。岩层顶面留不小于2m的平台。
由于本滑坡范围大,稳定性差,故隧道范围外的滑坡体不在本次设计范围之内。
3.5建筑材料
1、隧道拱、边墙、仰拱采用C30防水钢筋混凝土,防水等级二级,抗渗等级不低于S6,耐侵蚀系数不小于0.85。
为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能,确保结构设计使用年限,防止混凝土开裂,混凝土中应掺入胶凝用量8%的GNA-P高效抗裂防水膨胀剂
2、喷射混凝土:C25早强混凝土。
3、结构钢筋:HPB235级、HRB335级钢筋。钢筋直径大于16mm时采用剥肋滚轧直螺纹连接,满足重庆市《钢筋剥肋滚轧直螺纹连接技术规程》(DB50/5027—2004)。
4、锚杆:中空注浆锚杆或砂浆锚杆。 3.6防排水
(1)隧道洞口地表防排水
本隧道防水设计采用“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为了截排洞口地表水,使洞口工程不被坡面水冲蚀,并保证洞口路段良好的营运条件,在洞口仰坡及边坡以外的适当位置设置截水沟,在洞门端墙背后设置排水沟,并将水引入路基水沟或就近的沟及涵洞。
(2)隧道洞身防排水
1)衬砌背后设置纵向、环向透水盲管,将衬砌背后部分水引至出口,由横向排水管排入隧道两侧边沟;环向透水盲管每5m设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