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考作文逻辑思维应试”系列讲座之一(3)

发布时间:2021-06-05   来源:未知    
字号:

正常的“正常”现象。因为这话并不“耐人寻味”,既然试题说“有人”这样,“有人”那样,命题人就不要站出来评论。这样会给考生以误导。

人们应该明白这样的道理: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否定的思想不能同为真,必有一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为假,必有一真。

依据上述思想,我们可以判断,面对女钢琴家的言行,“感佩不已”与“不以为然”,不能同为对,必有一错;或者说,不能同为错,必有一对。因此,选择“感佩

教不已”或选择“不以为然”,考生不能认为写哪一种感觉都是可以的,都是应该的。这里只有写“不以为然”才是授对的。

讲为什么这样说呢?

先分析女钢琴家的思路。很显然,她是这样想的:坛

朴素的演出服能使人隐于音乐的背后。“我”(女钢琴家)要隐于音乐的背后。所以,我穿朴素的演出服。

在一系列的推断过程中,关键是第一句,里面含有两个理念——“人要隐于音乐的背后”和“朴素的演出服能使演奏者实现这一境界”。

此试题应对的焦点是搞清楚要不要隐于音乐的背后,朴素的演出服能不能将人隐于音乐的背后。

这时,我们应该从试题本身看到一个事实——朴

40

素的演出服不能将人隐于音乐的背后。证据就是人们与她互动时并不关注她演奏的音乐如何动人,而是关注她穿的衣服。朴素的演出服不但没有把她隐于音乐的背后,反而将她推到了音乐之前。关注演出衣着超过了关注音乐。这样我们从试题本身提供的材料便可推断出女钢琴家的思路是不对的,她的推断前提条件有问题。

选择写“不以为然”的另一个理由就是演奏者应该不应该隐于音乐的背后,还有从实践上能不能隐于音乐的背后,这是令人怀疑的。因为演奏者演奏,并不仅仅是给观众听的,真正的演奏者每只曲子的演奏也是演奏者以钢琴发出的音律宣泄自己的情感,演绎自己的生命。所以,演奏者、观众、旋律是融合在一起的。这时的演奏者还强调“人要隐于音乐的背后”吗?“人要隐于音乐的背后”之说显然有纯演奏技巧论的意味,而且只是在强调为他人演奏,而忽略了演奏者以演奏形式展示自我的存在。忽略了演奏者的演奏本身是二度创作,显示着他们的独特理解和风格。我们可以这样质问,“人要隐于音乐的背后”,何必讲什么“简朴”的“衣着”呢?在幕后演奏不就彻底隐起来了吗?

2.中学老师关于写什么的分析存在什么问题。许多中学老师认为这道试题从立意上讲有三个层次:其一是音乐家要注重以优美的旋律打动观众,而不必过多注意包装;其二是进一步引申要像女钢琴家那样

提升艺术素质,不要喧宾夺主;其三,也是最高境界,是要联系“八荣八耻”,注重心灵美。

这里,我们尤其看到第三境界的升华,很典型地体现了我们头脑中的伪圣化思维。本来,“人要隐于音乐背后”,还有“简朴衣着能将人隐于音乐背后”,这些观念及实践不管它们对还是不对,不过只是一种艺术理念和艺术实践问题,或者说是艺术风格问题,这与心灵美、道德教化等等是不搭界的。为什么动不动就这样上纲上线呢?

倘若是像人们分析的那样,那些穿着华美演出服的人简直就是犯罪,是在污染音乐会。但从音乐会的实际情况看,绝大多数的音乐家,特别是女性音乐家还是习惯于穿华美的衣着。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在作文中矫情,说些假话、套话,其实都是老师教出来的。

我们反对这样的辅导。

3.关于《隐于背后,方显真美》例文的评点。

这极有可能是中学老师写的下水文。在这里只评说两点:

其一,关于萨顶顶的事例。这绝不是“隐于背后”的典范。在最近《梦之蓝·星搭档》明星公益大赛电视节目中,萨顶顶每一次上舞台所着演出服都很华丽。尤其是她的头饰很独特,色彩艳丽的丝线串起的珠子搭在额前,是所有演唱者中仅有的一个,十分显眼。

其二,关于阿炳的评论说什么“音乐本身并没有因为阿炳衣着的简朴而失色,正是因为阿炳选择了隐于音乐的背后,才使得他的音乐多了一份真情实意,少了一份喧嚣浮夸”。这简直是一派胡言。阿炳生活悲惨潦倒,他就没有什么像样的衣衫。他存世的照片很少,倘若人们有幸能看到他的照片,看他衣衫寒怆、戴一幅墨镜的瞎子阿炳的形象,再回顾《二泉映月》那首曲子,如泣如诉,把人与音乐联系在一起会更加体会到曲子中渗透着的哀怨和凄楚。哪里是什么隐于音乐的背后!这种评说不是在拿穷人开心吗?

三、再写应试文——《人与音乐同在》

从上边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这道作文试题有难度,但在考场上是必须硬着头皮做的。有逻辑思维能力的考生会从思想上认清试题的内在矛盾关系,选择从辩驳的角度去写,不但正确,而且比其他角度好写一些,写出来的文章要真切许多,避免写套话。现在就把教师写的下水展示如下:

人与音乐同在

徐 江

有一位女钢琴家认为“人要隐于音乐的背后”;同时,她还认为“衣着简朴能将人隐于音乐的背后”。所以,她在演出时衣着简朴,不近华美。她的言行引起了观众的热议,人们纷纷与她互动讨论这个话题。

对此应该怎么看呢?我的态度很明确——不以为然。

考作文逻辑思维应试”系列讲座之一(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