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绿洲项目所钻井的事故和复杂统计和介绍
浆18 m3,进入环空混合解卡剂4m3,停泵活动钻具至18:00无效,18:00开泵,替出钻具内2 m3混合解卡剂;上提钻具最高至160t,下放最低至20t,钻头位置仍不变。循环等待继续泡油解卡。
1月6日19:00,二次泡油前,根据钻具伸长量测量、计算卡点位置为2252m,泵入6‐7m3解卡剂,替量17‐18m3。实际用量通过现场准确计量,泵入解卡剂6.5m3,替泥浆17.3m3,浸泡位置为钻头至2100m,所有钻铤及大部分加重钻杆均在浸泡范围(钻具总长232.77m),满足泡油要求。22:20替浆结束,停泵活动钻具。至1月7日12:00,活动钻具,最大上提165t,下放30t,钻具未解卡。井队与录井人员根据卡点以上钻具重量重新测量钻头位置为2299.35米。
1月7日8:00决定采用地面震击解卡。甩顶驱,接方钻杆、接地面震击器进行震击,视震击情况采取下一步措施。1月7日16:00开始震击作业。从1月7日16:32至1月8日9:15连续震击141次,震击吨位从40吨到70吨,未解卡。
1月8日CNLC测卡点,组织爆炸松扣。10:45开始测卡,15:30测卡结束:卡点位置为2280m,∮214螺扶位置处。16:30下导爆索,爆炸点为2269.54米(第3#、第4#6‐1/2"钻铤之间)。19:00施加反扭矩,悬重提至105t,19:10爆炸,倒扣,悬重变为80.6t,与卡点以上钻具理论重量基本相符,上提能够自由活动钻具,爆炸松扣成功。20:30甩完爆炸松扣工具。循环至21:30,开始起钻。
1月9日6:00起钻完,螺扶以上钻具全部起出,爆炸点第3#、第4# 6‐1/2"钻铤之间松扣,余1.5扣带出。井下落鱼:PDC×0.30m+430/410x/o×0.62m+165mmSDC×18.34m+ 214STB×1.39m,鱼顶2278.7m,钻头位置2299.35m,落鱼长度20.65m。
1月9日17:00‐18:00打水泥塞。封固井段2275.62m 至 2102.87m,注灰7.5m3后起钻侯凝准备侧钻。20日23:00钻进至2565m,钻至原井眼深度。
整个事故处理过程共用时(2010年1月6日2:40‐2010年1月20日 23:00)14.85天,报废进尺429m(2136‐2565)。
1.3 原因分析
卡钻地层为上白垩统Hartha层位,岩性为软—硬灰岩,易缩径。
未及时短起下,PDC钻进320米(2245m‐2565m),54.5h未进行短起下钻。 在顶驱旋塞关闭状态下5次开泵(不通),且处理时间长达1小时,并误认为环空堵塞,给井下遇卡状态判断带来误导。
发生卡钻时,上提过多,造成后期处理困难。
钻井监督没有细致分析遇卡现象与遇卡原因,且不听井队技术人员建议,在上提遇卡状态下指挥大吨位超拉,而且下压吨位偏小,最终强行上提致使事故恶化。
钻井监督没有及时向绿洲作业部汇报,擅自盲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