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蕙兰的无菌播种及根状茎培养技术研究(4)

发布时间:2021-06-05   来源:未知    
字号:

(一)种子萌发和预处理

一般认为,兰属植物八成熟果实的种子的萌发率较高,即蒴果由绿色转变为黄棕色并且尚未开裂的时候,进行无菌播种效果最佳。但具体合适的萌发时期,因种而异。本试验表明,授粉后120d左右的蕙兰种子萌发率最高,可达2.7%。李哖(1992)认为,墨兰应采用授粉后150d的果实,建兰则为190d。

兰花虽然种子细小,但数目众多。对于种子难以萌发的地生兰属植物而言,通过合适的预处理方式,提高种子的萌发率,是获取充足后续实验材料的有效手段。段金玉(1982)等报道,未经处理的地生兰种子,在播种后6~9个月内,萌发率最大不超过3%,最小的不足1%。本试验结果表明,0.1mol·L-1的NaOH溶液对种子进行浸泡处理的方式,并非适用于所有的兰属地生种,尚需要探索能显著提高蕙兰种子萌发率的合适预处理方式。

(二)根状茎培养

与附生类兰花不同,大多数地生兰属植物由种子产生的原球茎并不直接分化成幼苗,而要经历一个根状茎阶段。而根状茎阶的增殖率主要受培养基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组合和比例的影响(Arditti和Ernst,1993)。其中细胞分裂素、如BA、TDZ等被证实对许多兰花的植株再生最为有效(Seeni和Latha,1992;Nayak等,1997),但在本实验中,蕙兰对BA的浓度差异并不敏感,这也许是由于根状茎中内源激素的影响。此外,在培养过程中发现,蕙兰根状茎的发育并不同步,因为继代时需要对根状茎进行切割,从而导致培养体系中始终存在着发育阶段差异悬殊的分生组织、发育程度不同的根状茎和少量不同叶龄数的幼芽。将幼芽切下转入1/2MS+NAA2.0mg/L+蔗糖20g/L+琼脂6g/L+0.5%AC的培养基中,不久幼苗即生根,60d后苗高10厘米,有3~5条根。若不转换培养基,幼苗也可以继续生长,但叶幅狭细且较瘦弱。据Shimasaki和Uemoto(1990)的报道,NAA/BA比值低,导致寒兰的根状茎形成许多原球茎,但原球茎发育成小植株的过程缓慢,NAA/BA比值高,则使根状茎产生异常细长的幼苗。本次对蕙兰根状茎的研究也获得了类似的结果。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蕙兰的无菌播种及根状茎培养技术研究(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