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 写作部分 真题解析勾凯旋 学生讲义
考试点(www.kaoshidian.com)名师精品课程 电话:400-6885-365
2.生活实践与社会实际
寻找真意:
再看一遍题目。
众所周知,人才是立国、富国、强国之本,如何使人才尽快地脱颖而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人才的出现有多种途径,其中有“拔尖”,有“冒尖”。拔尖是指被提拔而成为尖子,冒尖是指通过奋斗、取得的成就而得到社会的公认。有人认为我国当今某些领域的管理人才,拔尖的多而冒尖的少。
显而易见,题干中有非常清晰的不同点,“拔尖”与“冒尖”,即“拔”与“冒”。
从语言色彩上分析,“拔尖的多而冒尖的少”非常明确的表达了题干认为“拔尖”过度与“冒尖”不足的立场。
联系生活实践,你就会发现在你个人的身上与周边出现了无数的拔尖行为,无休止的考试、评比、选拔、竞赛等等,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扭曲的影响与结果。人们都在为“拔”而努力,却忽视了是否会变“尖”,所有的付出都是围绕满足一次次各种形式选拔的标准与要求而非自己才能增长这个根本目的。再联系社会实际,你又会发现,“高分低能”、“只优不秀”、“外行主政”等等现象的普遍存在,它们的根源就是我们所谓的精英们往往只符合选拔的标准却不符合社会与岗位实际的要求。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拔尖”的过度泛滥而“冒尖”容许空间的极度萎缩。
经过这一分析过程,我们就可以得出我们此篇可以应用的两个中心思想:
1.削减过多存在的“拔尖”
2.拓宽“冒尖”生存的空间
可以拟题如下:
1.过度“拔尖”何时休?
2.为人才的原生态成长提供沃土
范文:
过度“拔尖”何时休?
“拔尖”与“冒尖”永远是发现人才的两个主要方式。可如果“拔尖”拔地过了头,成了为拔而拔,不但会迷失了发现人才这个最初的目的,还会积压人才“冒尖”的空间。
所谓“拔尖”必然有一个操作制度,就是先选择“尖子”而后提拔。要选择就必须有选择的标准,可是这个人为设定的标准为了公平,可操作性与效率就一定要简化、固化,与社会对人才原生态的真实需求并不完全一致。“尖子”就是社会方方面面,各个领域的精英,而社会是高度复杂的存在,其方面与领域之多更让设置合理标准成了极难完成的任务。人们在利己动力的推动下会想尽方法让自己变地符合标准,好被“拔”出来。最终的结果就是选拔者与被选拔者只考虑是否符合标准,是否有才被丢到了一边。
“拔尖”一旦过度使用,变得无所不在,无所不用,就会导致人才培养的灾难,进而导致国家、民族的不幸。
历史上我国的科举制度就是典型的“拔尖”过度化,唯一化。无数学子,为了金榜题名,皓首穷经,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