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临清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3.4
种类 流行病学特征 临床表现 预防措施 防治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一、种类肠道传染病分甲乙丙三类:
甲类传染病中的霍乱,乙类传染病中的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脊髓灰质炎、
甲、戊型病毒性肝炎,丙类传染病中的感染性腹泻病(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
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另外,还有一些 其他通过肠道传播的(病毒性脑炎)疾病, 广义上也称肠道传染病。
二、流行病学特征
1. 传染源:病人和病原
携带者。
2. 传播途径:通过水、
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等媒介进行传播。
3.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 感。
4. 分布特点:
(1) 地区分布:遍布世界各地。在气温高、温度大、降雨量多、经济条件差、卫生设 施落后、饮水和环境不卫生的地区,发病 率高,且容易引起流行或暴发。
(2) 季节分布:有明显的季节性。细菌性
的每年的5-10月为流行季节,
高峰在7月和8月份;病毒性的,一般在冬春季高发。
(3) 人群分布:多发于文化程度低、个人 卫生习惯差的人群。老人与小孩及体弱多病 的人易发,还有与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机会
多少有关。
5. 影响发病的因素: 肠道传染病的发病和流行是众多因素综合 作用的结果。
社会因素如居民的生活条件、卫生设施、风俗习惯、战争、饥荒等,
自然因素如气温、降雨量、相对温度、水 旱灾害等,均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肠道传染 病的发病强度。而个人卫生习惯、机体免 疫水平及病原体变异或传入新菌型等,对 发病强度影响也很大。
三、临床表现:
大多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
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伴有发热、头痛、肢体疼痛、全身中毒症状,若治疗不及时,
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四、预防措施:
除了政府各有关部门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确保安全供水和搞好环境卫生等治本措施外,广大人民群众要提高对肠道传染病危害性、可
防性的认识,增强预防疾病的能力,自觉做到以下几点:
1、在流行季节保证饮用足够的安全水,防
止因失水过多而发生脱水;合理调整饮食,注意劳逸结合和保证充足的睡眠,以提高机
体抵抗疾病的免疫力。
2、注意饮水饮食卫生,不喝不干净水,不
吃腐败变质食物,尤其注意不要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水产品。
食物(包括肉、鱼、蔬菜等)要彻底煮熟、煮
透。剩余食品、隔餐食品要彻底再加热后食用。外出旅游、出差、工作要挑
选卫生条件好的旅
店就餐,并尽量少食凉拌菜,不在路边露天饮食小摊点就餐。
3、自觉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及处理生的食物 (鱼、虾、蟹、贝类等水产品)后要用肥皂流水反复 洗手。搞好家庭卫生,生熟食品要分开。保持环境清 洁,消灭苍蝇。
4、 高危人群可接种甲肝疫苗、伤寒疫苗等。5、当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时,
要及时去就近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五、防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把住病从口入关预防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的传染源有很多,病人和带菌 者是最常见的传染源。病人及其带菌者体 内的病原体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了水源、 食物、环境和手,
当健康人食用这些被污染的水源、食物后
就会发病。因此,“病从口入”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只要我们认真做好“三管一
灭” (即管理好饮食卫生、饮水卫生、粪便卫生、消灭苍蝇)就能预防肠道传染的 发生。
湿热天气是肠道传染病滋生的温床,细菌
繁殖快,人们接触不洁生活用水,食用变质食物机会大,加之苍蝇等传播疾病的害 虫大量繁殖,加剧了肠道传染病的传播。 注意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把 住“口手两关”,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2、近期要“食”时留意肠道传染病
春夏之交,气温变化较快,肠道传染病成为这一时期的多发病。预防肠道传染病的 关键是做好饮食卫生。首先在采购食品时, 应选择新鲜食物,即使对于盐腌过的食品, 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致病性嗜盐菌就可
能在盐腌的食品中繁殖。
凉拌菜宜少吃,吃时应洗净,并用冷开水
冲洗。瓜果宜洗净去皮再吃。饭菜应现做现吃,如有剩余,应冷藏,再食时应煮透
再吃。但即使煮透,有些细菌的毒素仍不能被破坏,如葡萄球菌肠毒素在煮沸后30
分钟仍保存其致病性烹调时,
炊具要注意消毒,生熟食品用的炊具要分 开。此外,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有助 于增强体力,也有助于预防肠道传染病。 市民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食堂和家庭副食品采购要严格把好质量关,
切不可为贪便宜而购买变质的禽、蛋、肉和水产品。
(2)菜要烧熟煮透,吃剩的菜放在冰箱里过夜后应重新加热。
(3)购买易生虫的蔬菜,应留意是否使用了剧毒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