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成人高考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考试重点
第一部分 名词解释
1. 人生理想: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可实现可能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
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 信念: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和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
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3.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4. 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
愿。
5. 道德: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实践中,以善恶标准,依靠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
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环境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6.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应该遵守的基本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它是
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7. 竞争:是互动的双方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社会同一领域里与对方展开的竞赛争胜。
8.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为达到共同的目的而联合,为相互利益而协调
一致的活动。
9. 法:是指由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
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10.国体:国体即国家性质,是国家的阶级本质,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
11.知识产权:是指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12.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待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于物权和担保物权。
13.婚姻法:是规定婚姻家庭关系以及基于这些关系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14.遗嘱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死亡时,继承人按照其生前所立遗嘱内容继承其遗产的法律制度。
15.劳动教养:是指对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但尚不够给予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措施。
16.行政拘留:是一种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限制人数自由的行政处罚手段。
17.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第二部分 单项选择题
1. 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称为理想。
2. 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3. 处于核心地位的理想类型是社会政治理想。
4.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内在联系是阶级性理想与最终理想
的关系。
5. 人生理想的实现就是把理想从观念改变为现实。
6. 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
7. 解决人生目的和奋斗目标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要靠理想信念。
8. 理想与现实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中,统一体现在现实是理想
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