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与当代会计理论反思
任世驰李继阳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100081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100872)
摘要 公允价值计量产生的真正根源是物价变动对会计计量的持续冲击。公允价值会计的核心是按照各个报告
时点上的现行市价调整账面记录,通过动态反映使账面价值与真实价值始终保持一致,目标是追求真正意义上的真实反映,是 会计的重心是计量 的回归。它与按 目标导向 路径构建的当代会计理论在会计本质(信息系统)、会计目标(决策有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相关和可靠)等各个方面是冲突、矛盾的。构建于信息系统论和历史成本原则之上的当代会计理论,与公允价值会计着眼于真实反映的思想相悖。公允价值会计的出现是对传统会计理论的颠覆,因此必须系统反思和重构当代会计理论。
关键词 公允价值当代会计理论反思重构
一、前言
1990年9月,时任SEC主席理查德 布雷登(RichardBreeden)在美国议会发布讲话时说: 历史成本形成于一个与现在大量市场参与者相互作用的经济环境大相径庭的背景下。 在这种环境下继续使用历史成本是不恰当的,它会减少财务信息的相关性 (于永生,2007),并力荐在银行会计中使用公允价值会计模式代替历史成本会计模式。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制定自此正式展开,并逐渐得到广泛认可。
会计中公允价值的使用实际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果将市价计量(或以市价为基础进行账面价值调整)算作公允价值计量,那么公允价值的使用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持续30年的通货紧缩时期 。会计上正式提及公允价值概念是1953年会计程序委员会(CAP)的第43号会计研究公报 。会计原则委员会(APB)时代于1960年代末 、以及1973年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负责制定会计准则以后 ,都曾多次使用公允价值计量。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衍生金融工具盛行以后,因其价值衍生、无(或极少)初始投资、未来交割等特征,给会计计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衍生金融工具计量中,历史成本的无能为力暴露无遗。以历史成本计量衍生金融工具,不仅无法反映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甚至会扭曲真实的财务状况和收益,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因此,改革历史成本计量成为当务之急。布雷登的讲话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在2008年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会计因为具有 顺周期效应 被指责为 放大了金融危机,进一步打击了投资者信心 而饱受争议。但理论研究和经验事实证明,公允价值计量并非导致此次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因此,公允价值会计最终得以保留。
1900年前持续30年左右的物价下跌时期,美国会计界普遍流行通过重估进行资产账面价值调整。1900年以后物价开始止跌回升,1953年,CAP在第43号会计研究公报(ARB43) 会计研究报告的重述与修订 中,要求 当无形资产通过证券交换取得时,并持续上涨,这一做法也一直持续使用到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发生,并被指责为导致大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之一。其成本应当考虑其对价的公允价值或给予财产的公允价值 。从1969年开始,APB曾分别在第14、16、18、21号意见书和第4号公告中使用和定义公允价值。据统计,1973年FASB制定会计准则以后,至1980年代中期,发布了30个左右涉及公允价值运用的会计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