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基础知识
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路线练习题及答案(附答案) (一) 判断题
1. 党的绝对领导通过党委对公安机关实际的、直接的领导才能得到落实。( ) 2.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全面性,就是要求公安机关必须无条件地置于党中央及各级党
委的领导之下,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削弱、抵制、损害或者摆脱党的领导。( ) 3.党对公安工作的垂直领导,就是要求公安机关自觉地接受党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
政策的领导,同时也应自觉接受党中央和各级党委对公安机关实际工作的直接领 导。( )
4.公安工作要处理社会矛盾中最具有对抗性、隐蔽性和腐蚀性的问题,坚持严格自律,
才能使公安机关加强战斗力和保持纯洁性。( )
5.在事关重大的案件与事件的处置上,公安机关要及时请示党中央和地方党委,以取
得及时有力的领导。( )
6.组织领导,是实现党对公安机关领导的组织保证。其实现途径是党以党的最高纲 领、近期奋斗目标教育和武装人民警察,使他们既有远大的理想,又有求实的精神。 ( )
7.公安机关做出的战略性部署,处理政策性、法律性问题,采取有社会影响的行动时均
需主动向党委请示报告,请党委研究并做出指示。( )
8.法制领导,是指党制定各项公安法律、法规,并监督公安机关实施。( ) 9.对于上级公安机关的重要部署及执行有重大社会影响的任务,可不经过党委的领 导,直接进行。( )
10.公安部要接受中央政法委员会的领导,各级地方公安机关要接受各级党委的政法 委员会的领导。( )
11.各级政府对同级公安机关的领导,是通过行政命令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重大
决策的切实贯彻实施。( )
12.公安机关自觉地置于党委的领导之下,就是要积极主动地创造便于党委领导公安 工作的条件,把接受党委的指导作为根本原则加以制度化,长期全面地贯彻执行。 ( )
13.公安机关必须接受党委领导的时候,还需要依照党政分开的原则,同时强调政府对
公安机关的领导。( )
14.坚持党政分开,必然分散党委的工作重点,忙于具体事务,实际上是削弱党的政治
领导作用。( )
15.党的领导与政府领导虽然在性质、职能等方面有区别,但加强公安工作的目标是一
致的,大政方针是统一的。( )
16.党委领导和政府领导都要不断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通过改革和完善,加强各自的领
导职能,形成领导关系的全面强化。( )
17.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是党和政府的群众路线在公安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 18.公安工作的政治路线,是公安工作实行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
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它是在公安工作中服务群众,保护群众,宣传群众,组
织群众,依靠群众的理论、原则、制度和方法的总称。( ) 19.一切为了群众,这是公安工作的根本态度。( )
20.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与履行自己的职责
统一起来,一方面有效地打击违法犯罪,另一方面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利益。 ( )
2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警察的宗旨。( )
22.情报部门是有关犯罪和社会治安问题信息最广泛、最直接、最敏感的来源。( ) 23.公安机关要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其中最基本的关系是公安机关与政府的关系。 ( )
24.在一切监督力量中,政府对公安工作的监督具有第一位的意义。政府对公安工作 的体验最直接,政府的监督具有广泛性、普遍性。( )
25.做好群众工作,一要注意群众对象的广泛性;二要注意途径的多样化;三要注意内
容和形式的丰富性。( )
26.群众工作是公安专业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群众工作的情况如何,直接反映在公安J
专业工作的质量上,公安民警要善于面对面地做好群众工作,掌握做好群众工作的 基本功。( )
27.鉴于历史上在贯彻群众路线问题上出现过的偏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
在政策上把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确定下来。( )
28.巡警的建立与工作,既是公安工作由动态管理走向静态管理的新举措,也是密切警
民联系的新途径。( )
29.110报警服务台的开通,加快了违法犯罪信息的传递,也使警民联系的渠道更畅通、
更便捷。( )
30.警民协作出现了新形式,如近年来的警民联防,设立治安岗亭,警民共建精神文明,
组织指导群众义务值勤,共同帮教违法青少年,等等,加强了打击犯罪、惩治犯罪的
工作,弥补了警力不足,加深了警民之间的理解、信任。( )
31.公安群众工作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就要不断总结新经验,开拓新思路,创造新
方法。只有这样,公安群众工作才会充满活力。( )
32.人民警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人民警察属于国家。人民警察必须把为国家谋 利益作为自己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
33.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方面,广大人民群众不仅是积极的拥护者、支持 者,而且是积极的组织者。( )
34.公安机关的群众工作是一项多层次、多侧面、多门类的内容非常丰富的工作,而且
每项专业工作都有做好群众工作的具体要求。我们应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根据 不同的任务、不同的对象及不同的工作要求,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工作。( ) 35.人民群众在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方面富有创造性和实践性;人民群众是有关犯罪和 社会治安问题信息最广泛、最直接、最敏感的来源;人民群众是对解决治安问题施 加影响最普遍、最直接、最及时的力量。( )
36.近年来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正在朝着严打严防的方向发展,就是在党的统一领导 下,动员各社会组织自觉承担治安方面的责任义务,形成全社会的治安控制网络。 ( )
37.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党和政府全面解决我国社会发展问题的战略方针,是我国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
38.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公安工作中党的领导、公安机关和政府部门三者有机结合的
新形式,是公安工作党委领导的根本原则和群众路线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 ) 39.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教育的、文化的、法律的等手段和措 施。( )
40.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措施是:预防和惩罚违法犯罪行为,预防和处置治安事件和治
安事故;教育改造违法犯罪人员,逐步限制消除产生违法犯罪的土壤和条件;建立 良好稳定的社会秩序;保障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保护人民安居乐业, 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
4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依靠力量是各级党委和政府。( )
42.综合治理的实施力量是综合性的。既要发挥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国家安全
等专门机关的骨干作用和职能作用,更要发挥各部门、各系统、各社会团体、各群众
组织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作用。( )
43.防范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是落实综合治理其他措施的前提条件。( ) 44.必须长期坚持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采取依法从重从快惩处的政策,必 要时在全国范围或较大区域内开展对违法犯罪活动集中统一的打击行动。( ) 45.集中打击或专项斗争,多数情况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从全国社会治安情况出
发,主动地和有节奏、有准备、有重点地开展。( )
46.积极的预防工作,是减少各种治安危害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基本措施。( ) 47.要在社会各个方面健全预警制度,加强预防设施的建设,检查、堵塞各种治安漏洞。 ( )
48.要建立预警制度,通过治安信息的收集与分析,不断提高对治安危害的预见性,加
强超前控制。( )
49.围绕治安问题开展的社会改造,是维护社会治安的战略性措施。( )
50.对造成治安危害的有关人,在执法过程中进行的教育工作是指对可能酿成违法犯 罪、治安事件、治安事故的因素有重点地开展教育工作。( )
51.防治治安危害的社会教育,是有广泛社会性的思想工作,要在党委和政府领导下, 发动各个部门,特别是宣传、教育、新闻、出版等部门,以健康的、进步的思想占领思
想阵地。( )
52.减少治安问题的发生,只能靠治安行政管理工作。( )
53.所谓"治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建设",这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程的一项积极
措施。因此,应是边治边建,治中有建。( )
54.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规范建设,就是要使全社会,特别是有关的各级领导,用科学
的综合治理的理论与知识武装头脑。( )
55.监狱和劳动教养管理机关要坚持"教育、感化、惩治"的方针,不断地提高教育改造
公安基础知识
质量,实行改造工作的"向前、向外延伸",动员全社会参与和支持改造工作。 ( )
56.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是预防的重点和关键,是搞好社 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记"重拳"。( )
(二) 单项选择题
1.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 )是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 A.直接领导 B.绝对领导 C.垂直领导 D.实际领导
2.毛泽东同志在对全国经济保卫工作会议的指示中说:"保卫工作必须特别强调党的 领导作用,并在( )受党委直接领导,否则是危险的。" A.形式上 B.实际上 C.内容上 D.表面上
3.( )是指党在政治方向、政治路线、政治原则和方针、政策上的领导。 A.政治领导 B.思想领导 C.组织领导 D.决策领导 4.( )是我国公安工作的政治优势。
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坚持群众路线 D.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
5.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 ),就是要求公安机关必须无条件地置于党中央及各级党 委的领导之下,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削弱、抵制、损害或者摆脱党的领导。 A.全面性 B.直接性 C.绝对性 D.无条件性
6.公安机关有法律赋予的权力和强大实力,坚持( )才能保证其正确运用。 A.党的领导 B.依法办事 c.严格自律 D.有效监督
7.坚持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治安形势和制定政策,这是公安决策正确的 ( )
A.有力保证 B.根本保证 C.思想武器 D.重要依据
8.( ),是实现党对公安机关领导的组织保证,其实现途径是健全公安机关各级党 组织,严密组织制度,加强领导管理。 A.政治领导 B.思想领导 C.组织领导 D.决策领导
9.公安机关要及时向党委汇报重要的敌情、社情和治安情况,党委根据具体情况提出
( )的决策意见,责成并督促政府和公安机关贯彻执行。 A.具体性 B.政策性 C.技术性 D.宏观性
10.公安机关要接受同级党委的( )的领导。 A.组织部门 B.政法委员会 C.宣传部门 D.监察部门
11.( )加强了对公安工作的领导,党的有关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落实。 A.党委 B.政府 C. 上级公安机关D.党中央
12.( )是依照国家法律,以行政的手段进行指挥和管理,使公安机关高效率地执行 行政职能。
A.党的领导 B.政治领导 C.组织领导 D.行政领导
13.以行政的领导取代或者削弱党委的领导,必将使公安工作失去有力的( ),这对 行政领导本身也是不利的。 A.组织保障 B.法律保证 C.政治保障 D.思想保障
14.各级政府对同级公安机关的领导,是通过( )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重大决
策的切实贯彻实施。
A.政治方向、思想路线和重大决策 B.行政管理工作 C.思想政治工作 D.行政命令
15.( ),是指为了完成某项任务,需要地方党委、地方政府共同部署、共同领导:解
决某些重大事件时,需要两者共同组成领导指挥班子,把领导作用结合起来。 A.党政分开原则 B.彼此保证原则 C.互相结合原则 D.全面强化原则 16.( )是我国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 A.思想路线 B.组织路线 C.政治路线 D.群众路线
17.( )第3条规定:"人民警察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 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维护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A.《宪法》 B.《刑事诉讼法》 C.《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D.《人民警察法》
18.( )是公安工作的宗旨和出发点,是指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与履行 自己的职责统一起来,一方面有效地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另一方面保障人民群众的 权利和利益不受侵犯。
A.一切依靠群众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服务群众、保护群众 D.一切为了群众
19.( )就是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虚心接受人民群众的批评和监督。 同时,要把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刨造出来的好方法、好经验及时加以总结和推广,使 之制度化、法律化。
A.一切依靠群众 B.一切为了群众
C.服务群众、保护群众 D.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0.人民警察必须把( )作为自己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A.为人民谋利益 B.维护社会稳定 C.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D.维护法律尊严
21.公安工作具有广泛的( ),尤其不能离开人民群众的支持 A.实践性和操作性 B.艰苦性和斗争性 C.复杂性和危险性 D.社会性和群众性
22.公安机关要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其中最基本的关系是公安机关与( )的关系。 A.人民群众 B.各级党委 C.政府主管部门 D.其他司法部门
23.在一切监督力量中,( )对公安工作的监督具有第一位的意义。 A.人民代表大会 B.上级主管部门 C.政府监察部门 D.人民群众
24.群众对公安工作的体验最直接,群众的监督具有( ) A.广泛性、权威性 B.权威性、普遍性 C.随意性、普遍性 D.广泛性、普遍性
25·依靠( )解决警力不足,是客观要求,具有长期性的战略意义。 A·群众 B.党委 C·政府 D.上级公安机关
26·群众工作是公安专业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群众工作的情况如何,直接反映在公安 专业工作的( )上。 A.效果 B.效率 C.成绩 D.质量
27·公安民警必须善于面对面地做好群众工作,掌握做好群众工作的( ) A.方法 B.手段 C.方式 D.基本功
2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公安工作群众路线逐步纳入( )轨道。 A.制度建设 B.法制建设 C.规范化建设 D.民主化建设
29·( )的开通,加快了违法犯罪信息的传递,也使警民联系的渠道更畅通、更便捷。 A.有线电视 B.警民联系卡 C.治安岗亭 D.1lO报警服务台
30·广泛深入地做好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发动和组织工作。做好这项工作的意义,一 则( );二则可以激发广大群众维护社会治安的积极性,敢于起来揭发、检举违 法犯罪分子,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A·表明了党和政府维护人民的利益,坚决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决心 B.要注意群众对象的广泛性 C.要注意途径的多样化 D.要注意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
3l·近年来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正在朝着( )的方向发展,这就是在党的统一领导 下,动员各社会组织自觉承担治安方面的责任义务,形成全社会的治安控制网络。 A.群防群治 B.严打严防 C.综合治理 D.社区警务
32·巡警的建立与工作,既是公安工作由静态管理走向动态管理的新举措,也是密切警 民联系的新途径。巡警上街,震慑了犯罪分子,人民群众普遍有了( ) A.公平感 B.畅快感 C.满足感 D.安全感
33.做好( ),永远是公安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永远是做好公安工作的重要条件。 A.政治工作 B.组织工作 C.宣传工作 D.群众工作
34.( )是党和政府全面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战略方针,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A.依法治国 B.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C.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D.群防群治
35.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公安工作中党的领导、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三者有机结合的
新形式,是公安工作( )的根本原则和群众路线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 A.党委领导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垂直领导 D.综合治理
36.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要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 )的职能作用。 A.党政机关 B.群众组织 c.社会团体 D.公安司法机关
37.不属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手段和措施的是( ) A.政治的手段和措施 B.经济的手段和措施 C.行政的手段和措施 D.外交的手段和措施 38.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 )是各级党委和政府。 A.依靠力量 B.支持力量 C.辅助力量 D.领导力量
39.( )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是落实综合治理其他措施的前提条件。 A.防范 B.打击 C.教育 D.管理
公安基础知识
40.必须长期坚持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采取依法( )惩处的政策,必要 时在全国范围或较大区域内开展对严重刑事犯罪活动集中统一的打击行动。 A.从严从重 B.从严从快 C.从重从快 D.从宽从轻
41.( )多数情况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从当地社会治安情况出发,主动地和有 节奏、有准备、有重点地开展。
A.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B.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C.社区警务 D.集中打击或专项斗争
42.积极的( ),是减少各种治安危害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基本措施。 A.预防工作 B.打击工作 C.管理工作 D.建设工作
43.应对广大社会成员进行治安形势和违法犯罪发展趋势的教育,提高其( ) A.遵纪守法意识 B.社会公德意识 C.危机意识 D.治安防范意识
44.要建立( ),通过治安信息的收集与分析,不断提高对治安危害的预见性,加强 超前控制。
A.安全防范制度 B.预警制度 C.治安联防制度 D.社区警务
45. ( )是指对可能酿成违法犯罪、治安事故的因素有重点地开展教育工作。 A.全社会普遍进行的正面教育
B.为防范治安危害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教育
C.对造成治安危害的有关人,在执法过程中进行的教育工作
D.制裁后的教育管理工作,如对刑满释放、解除劳动教养或少年教养及执行治安处
罚以后的人员的帮教工作,使他们吸取教训,不再重犯
46.加强行政管理是减少治安危害,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 ),是直接维护社会治安 秩序的基础工作。 A.重要手段 B.关键
C.首要环节 D.特殊预防工作
47.通过( )堵塞漏洞,发现违法犯罪,提高公民的治安意识,建立良好的社会治安 秩序。
A.管理 B.建设 C.改造 D.打击
48.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 ),就是抓紧整顿建设好办事机构和城乡基层组织。 A.制度建设 B.思想建设 C.组织建设 D.规范建设
49.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 ),是要建立健全有关综合治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 体系。
A.制度建设 B.思想建设 C.组织建设 D.规范建设
50.监狱和劳动教养管理机关要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不断地提高教育改造
质量,实行改造工作的"( )",动员全社会参与和支持改造工作。 A.向前延伸 B.向外延伸 C.向社会延伸 D.向前、向外延伸
51.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是( )的重点和关键,是搞好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记"重拳"。 A.管理 B.建设 C.改造 D.打击
52.坚持"( )"要与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搞好安全防范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地 搞好专项治理和重点整顿。
A.严打 B.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C.打防并举 D.重在治本
53.( )是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的两手,二者互相补充,互相兼 容。
A.打击与防范 B.管理与建设 C.管理与改造 D.预防与教育
(三) 多项选择题
1.公安机关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是( ) A.绝对的 B.无条件的 C.全面的 D.直接的
2.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全面性,就是要求公安机关全面地接受党在( )的领导。 A.政治上 B.思想上 C.组织上 D.工作上
3.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的重要内容是( ) A.政治领导 B.思想领导
c.组织领导 D.决策领导和法制领导
4.地方党委对公安工作事关重大的问题有权作出决策,其具体内容包括( ) A.进行宏观公安决策 B.对重大问题作出必要指示 C.对具体公安业务进行指导 D.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5.公安机关主动地置于党委实际的、直接的领导之下,要做到( )" A.认真执行党委的决定,重要问题及时请示报告 B.当好党委的参谋和助手
C.将上级公安机关布置的工作及时报告党委,并依靠党委的领导去贯彻落实
D.接受同级党委的政法委员会的领导,严禁把侦查手段用于党内 6.公安机关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政府的领导的关系,要做到( )"
A.既要接受党的领导,又要接受政府的领导,党的领导和政府的领导是一致的 B.不能用党的领导代替政府的领导
C.要在政府的领导下落实党的有关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 D.要在政府领导下,完成治安行政管理的任务 7.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政府领导关系的原则有( ) A.党政分开的原则 B.彼此保证的原则 C.互相结合的原则 D.全面强化的原则
8.党政分开,是指把党的领导和政府的领导从( )区别开来。 A.性质上 B.职能上 C.内容上 D.方式上
9.党委的政治领导与政府的行政领导( ) A.都是不可缺少的
B.在领导职能上有原则性区别,是不能混淆的,也是不能彼此取代的
C.以行政的领导取代或者削弱党委的领导,必将使公安工作失去有力的政治保障, 这对行政领导本身也是不利的
D.以党委的领导取代行政领导,则必然削弱政府对公安机关的行政领导,这对党委
本身也是不利的
lO.党的领导与政府的领导( )
A.在性质、职能方面有区别,在加强公安工作的目标上是一致的,大政方针是统一 的
B.在各自对公安机关的领导中,要互相保证,而不能互相冲击
C.党委对公安机关的领导是从政治方向、思想路线和重大决策上保证各级政府对 公安机关领导的正确性
D.各级政府对同级公安机关的领导,是通过行政管理工作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
策、重大决策的切实贯彻实施 11.《人民警察法》第3条规定( ) A.人民警察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 B.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 C.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
D.接受人民的监督,维护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2.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实行的( )的工作路线。 A.一切为了群众 B.一切依靠群众 C.从群众中来 D.到群众中去
13·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是在公安工作中( )的理论、原则、制度和方法的总称。 A.服务群众 B.保护群众
C.宣传群众 D.组织群众、依靠群众
14.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公安工作的基本方法。这就是要( ) A.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B.虚心接受人民群众的批评和监督
C.要把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好方法、好经验及时加以总结和推广,使之制
度化、法律化
D.接受人民的监督,维护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5.( )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A.保卫国家安全 B.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C.保持社会稳定 D.扫除社会丑恶现象
16·公安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尤其不能离开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因为 ( )
A.任何治安问题,都离不开群众生活领域
B.人民群众在解决治安问题方面富有创造性和实践性
C.人民群众是有关犯罪和社会治安问题信息最广泛、最直接、最敏感的来源 D. 人民群众是对违法犯罪行为施加影响最普遍、最直接、最及时的力量 17.公安工作必须坚持群众路线,是因为( )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警察的宗旨 B.人民群众是维护社会治安的基本力量
C.公安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尤其不能离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处理好公
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
D.公安工作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监督,人民群众是解决警力不足的人力资源 18·公安机关的群众工作是一项多层次、多侧面、多门类的内容非常丰富的工作,而且 每项专业工作都有做好群众工作的具体要求,应( ),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工作。 A.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 B.根据不同的任务 C.根据不同的对象 D.根据不同的工作要求 19.公安机关群众工作的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A.广泛深入地做好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发动和组织工作 B.在各项公安业务活动中,都有群众工作的内容 C.遵纪爱民,廉洁为民,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D.建立良好稳定的社会秩序,保障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20.广泛深入地做好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发动和组织工作的作用是( ) A.表明了党和政府维护人民的利益,坚决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决心
公安基础知识
B.可以激发广大群众维护社会治安的积极性,敢于起来揭发、检举违法犯罪分子, 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C.预防和惩罚违法犯罪行为,预防和处置治安事件和治安事故 D.教育改造违法犯罪人员,逐步限制消除产生违法犯罪的土壤和条件 21.广泛深入地做好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发动和组织工作,要注意的是( ) A.群众对象的广泛性 B.途径的多样化 C.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 D.范围的广泛性
22.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 ) A.要真正把人民群众当做国家的主人,事事为群众着想,做人民的孺子牛 B.要勤政廉洁,秉公执法;乐于奉献,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 C.关心群众疾苦,开展便民、利民、助民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
D.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坚决杜绝耍特权、逞威风、摆架子,甚至仗势欺压群众,破坏
警民关系等违法乱纪的行为
23.近些年来,公安机关创造的公安群众工作的新形式和积累的新经验有( ) A.公安工作群众路线纳入了法制建设的轨道 B.拓宽了警民联系的新渠道 C.创造了警民协作的新形式 D.形成了群防群治的新局面
2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公安工作群众路线逐步纳入法制建设轨道体现在 ( )
A.逐步在法律上把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确定下来 B.分清了发动群众、走群众路线与搞群众运动的界限
C.打破了公安工作中的"神秘主义"、"孤立主义",防止了搞"群众运动"、"群众专政"的极"左"错误
D.使公安群众工作奠定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基础上
25.为拓宽警民联系的新渠道,广泛地宣传、教育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公安机关近年
来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
A.开通了110报警服务台,加快了违法犯罪信息的传递,也使警民联系的渠道更畅
通、更便捷
B.利用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开设了警务专题节目和热线电话,使公安机关得以
将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当前的治安形势,公安对策以及需要人民群众支持和 配合的事项,及时告诉群众
C.建立了巡警,既是公安工作由静态管理走向动态管理的新举措,又密切了警民的 联系
D.运用"警民联系卡"、聘请群众监督员监督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工作等方式,进 一步密切了警民联系
26.近年来,警民协作的新形式有( ) A.警民联防 B.设立治安岗亭
C.警民共建精神文明 D.组织指导群众义务值勤
27.近年来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正在朝着群防群治的方向发展,这就是( ) A.设立治安岗亭,组织指导群众义务值勤,共同帮教违法青少年 B.警民共建精神文明
C.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动员各社会组织自觉承担治安方面的责任义务 D.形成全社会的治安控制网络 28.巡警的建立与工作,其意义在于( )
A.是公安工作由静态管理走向动态管理的新举措 B.是密切警民联系的新途径 C.震慑了犯罪分子
D.人民群众普遍有了安全感
29.利用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开设的警务专题节目、热线电话的作用是( ) A.使公安机关得以将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当前的治安形势,公安对策以及需要
人民群众支持和配合的事项,及时告诉群众
B.使普通群众更直接地参与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的工作,监督公安机关和
公安民警的工作,因而成为公安机关联系人民群众,人民警察走进千家万户的新 形式
C.是公安工作由静态管理走向动态管理的新举措
D.加强了治安防范,弥补了警力不足,加深了警民之间的理解、信任
30.近年来的警民联防,设立治安岗亭,警民共建精神文明,组织指导群众义务值勤,共
同帮教违法青少年等警民协作的新形式的意义是( ) A.这些工作加强了治安防范 B.弥补了警力不足
C.加深了警民之间的理解、信任
D.使公安群众工作奠定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基础上 3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 )
A.党和政府全面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战略方针 B.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C.是公安工作中党的领导、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形式 D.是公安工作党委领导的根本原则和群众路线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
3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公安工作中( )有机结合的新形式。 A.党的领导 B.公安机关 C.人民群众 D.政府部门
3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要手段和措施有( ) A.政治的 B.经济的
C.行政的 D.教育的、文化的和法律的 34.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目标是( )
A.预防和惩罚违法犯罪行为,预防和处置治安事件和治安事故 B.教育改造违法犯罪人员,逐步限制消除产生违法犯罪的土壤和条件 C.建立良好稳定的社会秩序,保障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D.保护人民安居乐业,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35.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内容的要点有( )
A.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力量是各级党委和政府 B.综合治理的实施力量是综合性的
C.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手段和措施是综合性的 D.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目标也是综合性的 36.综合治理实施力量的综合性体现在( )
A.要发挥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国家安全等专门机关的骨干作用和职能作用
B.要发挥各部门、各系统、各社会团体、各群众组织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作用
c.既要使已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受到应有的制裁,又要防范一切可能的治安危害 的发生
D.力求减少产生犯罪的社会条件,带动社会的改造,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创造良
好的社会秩序、带来经济效益等多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37.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 )是综合性的。 A.手段和措施 B.实施力量 C.目标 D.领导力量 38.通过有效的打击,可以( )
A.发挥震慑的威力 B.狠煞严重犯罪分子的气焰 c.有力地遏制严重刑事犯罪 D.减少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39.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任务是( )
A.打击犯罪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是落实综合治理其他措施的前提条 件
B.积极做好预防工作,减少各种治安危害,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围绕治安问题开展
广泛的社会教育,是维护社会治安的战略性措施
C.加强行政管理工作是减少治安危害,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是直接维护
社会治安秩序的基础工作
D.加强有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规范建设,是落实综合治理
的关键。加强对违法犯罪人员的改造工作,是教育人、挽救人和防止重新犯罪的 特殊预防工作
40.集中打击或专项斗争,多数情况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从当地社会治安情况出
发,( )地开展。 A.主动地 B.有节奏 C.有准备 D.有重点
41.积极的预防工作,是减少各种治安危害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基本措施。其内容 包括( )
A.应对广大社会成员进行治安形势和违法犯罪发展趋势的教育,提高其治安防范 意识
B.要在社会各个方面健全治安防范制度,加强预防设施的建设,检查、堵塞各种治 安漏洞
C.要建立预警制度,通过治安信息的收集与分析,不断提高对治安危害的预见性, 加强超前控制
D.对严重刑事犯罪活动集中统一的打击行动
42.防治治安危害的社会教育是多层次的,其中包括( )
A.全社会普遍进行的正面教育,如政治思想教育、法制教育、道德纪律教育等 B.为防范治安危害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对可能酿成违法犯罪、治安事件、治安
事故的因素有重点地开展教育工作
C.对造成治安危害的有关人,在执法过程中进行的教育工作
D.制裁后的教育管理工作,如对刑满释放、解除劳动教养或少年教养及执行治安处
罚以后的人员的帮教工作,使他们吸取教训,不再重犯 43.全社会普遍进行的正面教育包括( ) A.政治思想教育 B.法制教育 C.道德纪律教育
D.对刑满释放、解除劳动教养或少年教养及执行治安处罚以后的人员的帮教工作 44.制裁后的教育管理工作包括( ),使他们吸取教训,不再重犯。
公安基础知识
A.对刑满释放人员的帮教工作 B.解除劳动教养人员的帮教工作 C.少年教养人员的帮教工作 D.执行治安处罚以后的人员的帮教工作
45.防治治安危害的社会教育,是有广泛群众性的思想工作,要在党委和政府领导下, 发动各个部门,特别是( )等部门。 A.宣传、教育 B.新闻、出版 C.税务、工商 D.环卫、城管
46.防治治安危害的社会教育,是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思想工作,其要求是( ) A.要在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发动各个部门,特别是宣传、教育、新闻、出版等部门
B.以健康的、进步的思想占领思想阵地
C.加强宣传教育的组织工作,把思想工作做深做细 D.促使消极的、破坏的因素转化为积极的、健康的因素
47.治安行政管理既有行政强制性,又有行政说服性,必须坚持( ),同时努力发展 群众的自治管理。
A.依法管理 B.严格管理 C.科学管理 D.文明管理
48.加强有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 ),是落实综合治理的关键。 A.制度建设 B.思想建设 C.组织建设 D.规范建设
49.所谓"治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建设",这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程的一项积极
措施。因此,应是( ) A.边治边建 B.治中有建 C.只治不建 D.只建不治
50.对违法犯罪分子的改造工作,是( )的特殊预防工作。 A.教育人 B.挽救人 C.防止重新犯罪 D.惩治犯罪
51.监狱和劳动教养管理机关要坚持"( )"的方针,不断地提高教育改造质量,实行 改造工作的"向前、向外延伸",动员全社会参与和支持改造工作。 A.教育 B.感化 C.挽救 D.惩治
52.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应发挥的作用是( ) A.要当好党委和政府的参谋和助手
B.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依法严惩各种严重刑事犯罪分子 C.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 D.配合有关部门搞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
53.公安机关要当好党委和政府的参谋、助手,就要做到( ) A.公安机关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敌情、社情 B.探讨新问题,总结新经验
C.及时向党委和政府汇报综合治理的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D.协助党委和政府推动落实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 54.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坚持“( )"的原则。 A.打防并举 B.标本兼治 C.重在治本 D.齐抓共管
四、同步强化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
2.× 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无条件性,就是要求公安机关必须无条件地置于党中央及各级党委的领导之下,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削弱、抵制、损害或者摆脱党的领导。 3.× 党对公安工作的直接领导,就是要求公安机关自觉地接受党中央制定的路 线、方针、政策的领导,同时也应自觉接受党中央和各级党委对公安机关实际工作的直接领导。
4.× 公安工作要处理社会矛盾中最具有对抗性、隐蔽性和腐蚀性的问题,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使公安机关加强战斗力和保持纯洁性。 5.√
6.× 思想领导,是实现政治领导的思想保证。其实现途径是党以党的最高纲领、近期奋斗目标教育和武装人民警察,使他们既有远大的理想,又有求实的精神。 7.√
8.× 法制领导,是指党领导制定各项公安法律、法规,并监督公安机关实施。 9.× 对于上级公安机关的重要部署及执行有重大社会影响的任务,要在党委的密切领导下进行。 10.√
11.× 各级政府对同级公安机关的领导,是通过行政管理工作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重大决策的切实贯彻实施。 12.√ 13.√
14.× 以党委的领导取代行政领导,则必然削弱政府对公安机关的行政领导。这对党委本身也是不利的,必然分散党委的工作重点,忙于具体事务,实际上是削弱党的政治领导作用。 15.√ 16.√ 17.√
18.× 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实行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它是在公安工作中服务群众,保护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理论、原则、制度和方法的总称。 19.× 一切为了群众,这是公安工作的宗旨和出发点。
20.× 一切为了群众,这是公安工作的宗旨和出发点。这就是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与履行自己的职责统一起来,一方面有效地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另一方面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利益不受侵犯。 21.√
22.× 人民群众是有关犯罪和社会治安问题信息最广泛、最直接、最敏感的来源。 23.× 公安机关要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其中最基本的关系是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24.× 在一切监督力量中,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监督具有第一位的意义。群众 对公安工作的体验最直接,群众的监督具有广泛性、普遍性。 25.√ 26.√
27.× 鉴于历史上在贯彻群众路线问题上出现过的偏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在法律上把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确定下来。
28.× 巡警的建立与工作,既是公安工作由静态管理走向动态管理的新举措,也是密切警民联系的新途径。 29.√
30.× 警民协作的新形式。如近年来的警民联防,设立治安岗亭,警民共建精神文明,组织指导群众义务值勤,共同帮教违法青少年等等,加强了治安防范,弥补了警力不足,加深了警民之间的理解、信任。 31.√
32.× 人民警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人民警察属于人民。人民警察必须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33.× 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方面,广大人民群众不仅是积极的拥护者、支持者,而且是积极的参与者。 34.√
35.× 人民群众在解决治安问题方面富有创造性和实践性;人民群众是有关犯罪和社会治安问题信息最广泛、最直接、最敏感的来源;人民群众是对违法犯罪行为施加影响最普遍、最直接、最及时的力量。
36.× 近年来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正在朝着群防群治的方向发展,这就是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动员各社会组织自觉承担治安方面的责任义务,形成全社会的治安控制网络。
37.×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党和政府全面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战略方针,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8.×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公安工作中党的领导、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形式,是公安工作党委领导的根本原则和群众路线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 39.√
40.×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目标是:预防和惩罚违法犯罪行为,预防和处置治安事件和治安事故。教育改造违法犯罪人员,逐步限制消除产生违法犯罪的土壤和条件。建立良好稳定的社会秩序。保障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保护人民安居乐业,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41.×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力量是各级党委和政府。 42.√
43.× 打击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是落实综合治理其他措施的前提条件。
44.× 必须长期坚持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采取依法从重从快惩处的政策,必要时在全国范围或较大区域内开展对严重刑事犯罪活动集中统一的打击行动 45.× 集中打击或专项斗争多数情况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从当地社会治安情况出发,主动地和有节奏、有准备、有重点地开展。 46.√
47.× 要在社会各个方面健全治安防范制度,加强预防设施的建设,检查、堵塞各种治安漏洞。 48.√
49.× 围绕治安问题开展的社会教育,是维护社会治安的战略性措施。
50.× 为防范治安危害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是指对可能酿成违法犯罪、治安事件、治安事故的因素有重点地开展教育工作。
51.× 防治治安危害的社会教育,是有广泛群众性的思想工作,要在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发动各个部门,特别是宣传、教育、新闻、出版等部门,以健康的、进步的思想占领思想阵地。
52.× 除了治安行政管理工作之外,抓好其他方面的行政管理,如市场、工商、财贸、税务、卫生、海关、教育等方面的行政管理,也可以大量地减少治安问题的发生。 53.√
54.×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思想建设,就是要使全社会,特别是有关的各级领导。用科学的综合治理的理论与知识武装头脑。
55.× 监狱和劳动教养管理机关要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不断地提高教育改造质量,实行改造工作的"向前、向外延伸",动员全社会参与和支持改造工作。 56.× 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是打击的重点和关键,是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记"重拳"。
(二)单项选择题
1.B 2.B 3.A 4.D 5.D 6.A 7.B 8.C 9.D 10.B 11.B 12.D 13.C 14.B 15.C 16.D 17.D 18.D 19.D 20.A 21.D 22.A 23.D 24.D 25.A 26.D 27.D 28. B 29.D 30.A 31.A 32.D 33.D 34.C 35.A 36.D 37.D 38.D 39.B 40.C 41.D 42.A
公安基础知识
43.D 44.B 45.B 46.A 47.A 48.C 49.D 50.D 51.D 52.A 53.A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 3.ABCD 4.ABD 5.ABCD 6.ABCD 7.ABCD 8.ABCD 9.ABCD lO.ABCD 11.ABCD 12.ABCD 13.ABCD 14.ABC 15.ABC 16.ABCD 17.ABCD 18.ABCD 19.ABC 20.AB 21.ABC 22.ABCD 23.ABCD 24.ABCD 25.ABCD 26.ABCD 27.CD 28. ABCD 29.AB 30.ABC 31.ABCD 32.ABC 33.ABCD 34.ABCD 35.ABCD 36.AB 37.ABC 38.ABC 39.ABCD 40.ABCD 41.ABC 42.ABCD 43.ABC 44.ABCD 45.AB 46.ABCD 47.ABCD 48.BCD 49.AB 50.ABC 51.ABC 52.ABCD 53.ABCD 54.ABC
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同步强化练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党委领导下的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是我国所有公安业务工作都必须遵循的
共同指导原则。( )
2.坚持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是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 )
3.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的结合,是在双方目标一致基础上的结合,主导方面是人民群 众。( )
4.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方针,是指导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各项活动的基本方
针,公安机关和广大群众结合得好不好,责任在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两方面。( ) 5.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方针,是指导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各项活动的基本方
针,贯穿于公安工作的各个方面,被公安法规所确认,并体现在公安人员的纪律中。 ( )
6.公安机关应经常向广大群众宣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重大意义,激励他们积极参加
维护社会治安的工作,讲清同刑事犯罪作斗争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是每个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公民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鼓励群众见义勇 为。( )
7.各项公安专业工作应该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开展群众工作,使公安专业工作成为群众
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
8.警民结合是人民群众在社会治安方面当家作主的体现,是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治安事
务的一个必然趋势。( )
9.多样化的警民结合方式有:警民联防、警民共建精神文明、110报警服务监督系统、流
动治安派出所等。( )
10.公安群众工作信息化是积极推广适用于民间的公安科技,提高群众自防、自救能 力;在群众中普及防卫知识,提高群众防范违法犯罪活动的本领。( )
11.法律,是指政党或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目标而确定的行动准则,具有强烈的
指导、规范、调整作用。( )
12.公安政策是党和国家的意志在公安工作中的体现,是党和国家为实现公安工作任 务而规定的指导公安工作的政治原则。( )
13.公安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公安法规,它与公安法制、公安专业对策、社会治安综合治
理方针等,构成一个完整的公安法规体系。( )
14.公安政策是党和国家的意志在公安工作中的体现,是党和国家为实现公安工作任 务而规定的公安工作的理论指导。( )
15.公安政策是由党和国家所制定的。首先体现了国家的意志,然后才体现党的意志。 ( )
16.公安政策的作用有指导作用、规范作用和调整作用。( )
17.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是我们党根据历史经验和对肃反斗争的深刻理解而提出的,是
指导人民警察同刑事犯罪分子作斗争的一项重要政策。( )
18.严肃,就是执法必严,使应负刑事责任的犯罪分子不能逃避法律的制裁,特别是对
于那些严重的刑事犯罪分子必须严厉打击,决不手软。( )
19.严肃与谨慎相结合政策的总精神就是不枉不纵。其具体应用就是坚持稳、准、狠。 ( )
20. 如果片面强调严肃而忽视了谨慎,就会放纵坏人,犯打击不力的错误。如果片面强
调谨慎而忽视了严肃,就会伤害无辜,犯扩大化的错误。( )
21.严肃与谨慎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谨慎要以严肃为
保证,严肃要服从谨慎的要求。( )
22.“稳”,就是要注意策略,讲究工作方法,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要打得
适时、有力,同时注意时间、地点、对象、节奏及宣传方法。( )
23.“准”,就是对打击对象一定要调查准确,不要出偏差,做到事实准、定性准、量刑准,
既不重罪轻判,也不轻罪重判,真正做到不枉不纵,不错不漏。(
24.“狠”,就是要依法给犯罪分子以严厉打击,使之受到应有的惩处,做到该杀的要坚
决杀,毫不留情;该捕的要坚决捕,不能漏网;该从重从快的,毫不犹豫迟疑。( ) 25.惩办就是一律要严惩,宽大就是宽大无边。( ) 26.对犯罪分子,要在宽大的前提下惩办。( )
27.所谓依法从重,是指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量刑幅度以内从重处刑。所谓依
法从快,是指依照《刑法》的规定,在审理案件的时限以内迅速地审结案件。( ) 28.从重从快不是不讲质量,而是要坚持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性准确,量刑
适当,程序合法。( )
29.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对其他刑事犯罪分子可以从宽或不予处罚。 ( )
30.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也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
供述,即使证据充分确实,也不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 31.处罚是治安管理的基本手段,教育是治安管理的辅助手段。( )
32.对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者,我们坚持教育多数,处罚少数,并且要寓教育于处罚的
全过程。( )
33.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者,情节轻微,并能及时改正或者主动承认错误的,可以减轻或
免予处罚;对情节较恶劣的,要给以必要的惩戒。( )
(二)单项选择题
1.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是( )
A.坚持严肃与谨慎相结合 B.坚持秘密斗争与公开工作相结合 C.坚持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 D.坚持惩办与宽大相结合
2.关于我国公安业务工作都必须遵循的共同指导原则和指导方针,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打击与保护相结合
B.党委领导下的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 C.惩办与宽大相结合 D.严肃与谨慎相结合
3·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方针,是指导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各项活动的基本方 针,贯穿于公安工作的各个方面,被公安法规所确认,并体现在公安人员的( ) 中。
A.工作 B.行动 C.纪律 D.言行
4.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的结合,是在双方目标一致基础上的结合,主导方面是( ) A.人民群众 B.公安机关 C.基层群众组织 D.公安机关领导
5.建立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社会工程,需要宣传组织群众,帮助群众掌握法
律和政策,将( )纳入法制轨道。 A.基层工作 B.公安工作 C.群众工作 D.组织工作
6.实现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是一项( ) A.系统工程 B.长久工程 c.社会工程 D.艰巨工程
7.( )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每个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公民义不容 辞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A.保障国家安全 B.维护社会治安 C.同刑事犯罪作斗争 D.掌握法律和政策
8.各项公安专业工作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开展( ),使其成为公安专业工作的有机组 成部分。
A.普法工作 B.宣传工作 C.教育工作 D.群众工作
9.( )是人民群众在社会治安方面当家作主的体现,是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治安事务 的一个必然趋势。
A.结合形式多样化 B.保安科技群众化 C.治安工作社会化 D.群众工作信息化
公安基础知识
10.公安政策实际上是一种( ),它与公安法制、公安专业对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方针等,构成一个完整的公安对策体系。 A.公安对策 B.公安法规 C.规章制度 D.公安方针
11.公安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公安对策,它与公安法制、公安专业对策、社会治安综合治
理方针等,构成—个完整的( ) A.公安方针体系 B.公安法规体系 C.公安政策体系 D.公安对策体系
12.公安政策是党和国家的意志在公安工作中的体现,是党和国家为实现公安工作任 务而规定的指导公安工作的( ) A.理论指导 B.政治原则 C.思想原则 D.法规体系
13.我国公安队伍能有统一的认识、统一的部署、统一的行动,是与有统一的( )分 不开的。
A.公安理论 B.公安方针 C.公安政策 D.公安对策
14.( ),是我们党根据历史经验和对肃反斗争的深刻理解而提出的,是指导人民警 察同刑事犯罪分子作斗争的一项重要政策。 A.打击与保护相结合
B.党委领导下的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 C.惩办与宽大相结合 D.严肃与谨慎相结合
15.( )是我们党实事求是、光明磊落和对人民高度负责精神的体现。 A.谨慎 B.严肃 C.宽大 D.认真
16.严肃与谨慎相结合政策的总精神就是( )其具体应用就是坚持稳、准、狠。 A.不偏不倚 B.不枉不纵 C.不姑息迁就 D.不错不漏
17.严肃,就是( ),使应负刑事责任的犯罪分子不能逃避法律的制裁,特别是对于 那些严重的刑事犯罪分子必须严厉打击,绝不手软。 A.违法必究 B.执法必严 C.文明执法 D.有法必依
18.( )的政策是一项分化、瓦解和改造犯罪分子有效的刑事政策。 A.打击与保护相结合
B.党委领导下的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 C.惩办与宽大相结合 D.严肃与谨慎相结合
19.所谓依法从重,是指依照( )的规定,在量刑幅度以内从重处刑。 A.《刑事诉讼法》 B.《刑法》
C.《行政诉讼法》 D.《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20.所谓依法从快,是指依照( )的规定,在审理案件的时限以内迅速地审结案件。 A.《刑事诉讼法》 B.《刑法》
C.《行政诉讼法》 D.《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21.依法从重从快惩处的对象是( )
A.一般违法分子 B.一般犯罪分子
C.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 D.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 22.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前提是( ) A.及时 B.依法 C.效率 D.准确
23.( )是指导人民警察正确办案的一项重要刑事政策。 A.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 B.教育与处罚相结合
C.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 D.惩办与宽大相结合
(三)多项选择题
1.党委领导下的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是我国所有公安业务工作都必须遵循的
共同指导原则。它完整地表述了公安工作中( )、( )和( )三者的关系, 反映了我国公安工作的重要特色和优势。 A.党的领导 B.公安机关 C.人民群众 D.政策法规
2.党委领导下的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这种结合是( )的。 A.多领域 B.多角度 C.多方位 D.多层次
3.下列选项中,属于建立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社会工程的具体内容的有 ( )
A.宣传组织群众,帮助群众掌握法律和政策,将群众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B.把群众工作贯穿于各项公安专门工作之中 C.治安工作社会化 D.警民结合形式多样化
4.关于坚持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公安工作基本方针,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是在党委的领导下,把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与人
民
群众的积极主动精神结合起来
B.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的结合,是在双方目标一致基础上的结合,主导方面是公安 机关
C.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方针,是指导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各项活动的基本
方针,贯穿于公安工作的各个方面
D.公安机关和广大群众结合得好不好,责任在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方面 5.所有( )和( )自觉承担治安责任义务,形成全社会的治安控制系统。 A.社会组织 B.社会团体 C.社会成员 D.企业 6.警民结合的形式主要有( )
A.警民联防 B.警民共建精神文明 C. 110报警服务监督系统 D.流动治安派出所 7.保安科技群众化的形式有( ) A.积极推广适用于民间的公安科技 B.提高群众自防、自救能力 C.在群众中普及防卫知识
D.提高群众防范违法犯罪活动的本领 8.公安群众工作信息化的内容主要有( )
A.通过信息宣传去教育、动员、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B.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公安对策及时公布于众 C.取得群众支持,并将群众中的治安信息及时反馈 D.建立健全警民沟通的信息网络
9.政策,是指政党或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目标而确定的行动准则,具有强烈的
( )作用。
A.指导 B.规范 C.约束 D.调整
10.公安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公安对策,它与( )等,构成一个完整的公安对策体系。 A.公安法制 B.公安专业对策 C.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 D.公安教育
11.党和国家的公安基本政策,分别载入( )的正式文件之中。 A.党中央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国务院 12.公安政策的作用有( ) A.指导作用 B.规范作用 C.调整作用 D.约束作用
13.党的公安政策指明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从事工作的( ) A.基本理论 B.基本方向 C.基本要求 D.基本做法
14.公安政策对调整有关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的社会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它 ( )
A.对人民群众有调动治安积极性的作用
B.对违法犯罪分子有遏制、制裁及促使其转化的作用 C.对公安机关有强化其职能的作用 D.对人民警察有监督作用
15.严肃与谨慎相结合政策的总精神就是不枉不纵。其具体应用就是坚持( ) A.快 B.稳 C.准 D.狠
16.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的出发点是( ) A.惩办少数 B.改造多数 C.讲究策略 D.区别对待
17.正确贯彻执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应注意的问题有( ) A.要在惩办的前提下宽大 B.要争取多数从宽
C.当宽则宽,当严则严 D.要善于从宏观上运用政策的威力 18.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是( )
A.维护稳定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杜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需要
C.是团结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密切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密切警民关系的需要 D.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19.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政策的基本要求是( ) A.要忠于事实真相,整个办案过程都要坚持以事实为根据
B.严禁逼供信,严禁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
C.废除肉刑和变相肉刑,禁止侮辱犯罪嫌疑人的人格尊严,废除一切法西斯式的审
讯方式,给犯罪嫌疑人以人道的待遇
D.凡有违犯者,必须从纪律上或法律上追究责任 20.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政策的意义有( )
A.体现了公安民警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对公民民主权利、人身权利高度重视 B.体现了公安机关文明办案。使办案工作真正建立在彻底唯物主义基础上,以事 实为根据
C.有利于防止错案,不枉不纵
D.有利于正确发挥口供作用,促使公安民警提高办案水平
公安基础知识
21.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政策的基本要求是( ) A.以教为主,寓教于罚 B.教育多数,处罚少数 C.当罚则罚,罚如其分 D.以罚为主,严肃执法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 2.√
3.× 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的结合,是在双方目标一致基础上的结合,主导方面是公安机关。
4.x 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方针,是指导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各项活动的基本方针,公安机关和广大群众结合得好不好,责任在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方面。 5.√ 6.√
7.× 各项公安专业工作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开展群众工作,使群众工作成为公安专业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8.×治安工作社会化是人民群众在社会治安方面当家作主的体现,是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治安事务的一个必然趋势。 9.√
10.× 保安科技群众化是积极推广适用于民间的公安科技,提高群众自防、自救能力;在群众中普及防卫知识,提高群众防范违法犯罪活动的本领。
11.× 政策是指政党或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目标而确定的行动准则,具有强烈的指导、规范、调整作用。 12.√
13.× 公安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公安对策,它与公安法制、公安专业对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等,构成一个完整的公安对策体系。
14.× 公安政策是党和国家的意志在公安工作中的体现,是党和国家为实现公安工作任务而规定的指导公安工作的政治原则。
15.× 公安政策是由党和国家所制定的。首先是由党提出来的,然后体现了国家的意志。 16.√
17.× 严肃与谨慎相结合,是我们党根据历史经验和对肃反斗争的深刻理解而提出的,是指导人民警察同刑事犯罪分子作斗争的一项重要政策。 18.√ 19.√
20.× 如果片面强调严肃而忽视了谨慎,就会伤害无辜,犯扩大化的错误;如果片面强调谨慎而忽视了严肃,就会放纵坏人,犯打击不力的错误。
21.× 严肃与谨慎的关系两者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严肃要以谨慎为保证,谨慎要服从严肃的要求。 22.√ 23.√ 24.√
25.× 惩办并不是一律要严惩,而是依法定罪量刑,即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事实、情节、危害以及认罪悔改的态度,分清主次,区别对待。宽大也不是宽大无边,而是按《刑法》规定,对那些社会危害不大,能够认罪悔改的犯罪分子,实行宽大处理。 26.× 对犯罪分子,要在惩办的前提下宽大。
27.× 所谓依法从重,是指依照《刑法》的规定,在量刑幅度以内从重处刑。所谓依法从快,是指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审理案件的时限以内迅速地审结案件。 28.√
29.× 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并不意味对其他刑事犯罪分子一律从宽或不予处罚。
30.× 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31.× 教育是治安管理的基本手段,处罚是教育的辅助手段。 32.√ 33.√
(二)单项选择题
1.C 2.B 3.C 4.B 5.C 6.C 7.C 8.D 9.C 10.A 11.D 12.B 13.C 14.D 15.A 16.B 17.B 18.C 19.B 20.A 21.D 22.B 23.A
(三)多项选择题
1.ABC 2.BCD 3.ABCD 4.ABCD 5.AC 6.ABCD 7.ABCD 8.ABCD 9.ABD 10.ABC ll. ABCD 12.ABC 13.BCD 14.ABC 15.BCD 16.ABCD 17.ABCD 18.ABCD 19.ABCD 20.ABCD 21. ABC
公安机关的任务和职权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 判断题
1.管制权的主体是乡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公安机关。( )
2.公安机关行使管制权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 ) 3.公安机关实施管制涉及的范围是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问内,限制人员、车辆的通行或
停留,对拒不服从人员可以强行驱散、强行带离,但是无权立即拘留。( ) 4.公安机关性质、职能决定公安机关的任务。( )
5.公安机关的职责是由公安机关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 )
6.公安机关任务,是指公安机关在国家法律所确定的管辖范围内,为实现一定的目标
而进行的工作内容。( )
7.立案是我国刑事诉讼的一个独立程序,表示刑事诉讼的开始,表明公安机关的侦查
活动有了合法的依据。( )
8.公安机关的职责,是指公安机关依法在管辖范围内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就是公
安机关的职业责任。( )
9.公安机关权力的单向性,是指公安机关各项权力都是由国家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反
映的是国家意志。( )
lO.公安机关权力的特许性,是指公安机关权力的行使是国家意志单向性的表示,不以
相对人同意与否为先决条件。( )
l1.公安机关权力的法定性,是指法律规定的公安机关权力只能由公安机关及其人民 警察行使,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均无权行使。( )
12.公安机关职责具有法律性,是指公安机关的职责是由国家法律和法规所确认的。 ( )
13.公安机关职责具有有限性。是指公安机关的职责是有范围的,超越范围就是越权。 ( )
14.公安机关职责具有责任性,是指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必须依法履行职责,不履行
职责或者滥用职权将受到纪律甚至法律的追究。( )
15.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是公安机关的重要任务之一。( )
16.公安机关要有力地防范和打击敌对势力、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积极防范和严厉打
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尤其是经济领域的严重犯罪活动。( )
17.公安机关要协同有关方面惩治违法犯罪分子,教育、改造这些违法犯罪者,使他们
认罪服法,弃旧图新,重新做人。( )
18.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紧急情形时没有履行职责的法律义务。( ) 19.警察命令简称"命令",是指公安机关的行政领导向人民警察发出的作为、不作为和约束的指令。( )
20.公安行政管理中的许可,是指公安机关在行政管理中,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的请示依法允许或者否定的一种权力,通常以审核批准、决定、登记、颁发证照、指
挥等形式来表现。( )
21.禁止和取缔,是指公安机关依法对于某些违反治安管理、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
安全的行为宣布禁止,予以取缔,并对违禁者予以法律制裁。( )
22.刑事警察简称"刑警",是负责刑事案件侦破工作的人民警察。包括刑事侦查人员 和从事刑事科学技术的法医、化验员、鉴定员、警犬训练员等。( )
23.督察警察,是对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执行法律、法规、遵纪守法的情况进行监督的
人民警察。( )
24.治安行政处置权,是指公安机关在公共场所管理、道路交通管理、消防管理、危险物
品管理、特种行业管理和出入境管理等治安行政管理活动中,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 共安全,依法对特定的人、物、事、场所采取的命令、禁止与取缔、许可等行为的权 力。( )
25.劳动教养适用的对象,是有轻微犯罪行为又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人。( ) 26.劳动教养是一种刑事处罚。( )
27.劳动教养决定权由劳动教养委员会行使。劳动教养委员会由公安机关、劳动行政 部门和民政部门组成。公安机关受劳动教养委员会的委托,审查批准需要劳动教 养的人员。( )
28.公安机关对于公民的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范围
的案件,应当及时告知其主管机关处理。( )
29·公安机关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 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不予立案。( )
30.在发生重大事件或突发性事件时,需要各警种联合作战,不允许各警种和人民警察
借口不属于其职责范围而拒绝执行任务、履行职责。( )
31.公安机关在行使紧急优先权时,对于造成的损失没有任何赔偿义务。( ) 32.公安机关各警种间的分工与协作是各警种正确履行职责所不可或缺的条件。但是 警种的设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必须随着形势的发展,公安工作的需要,作相应
公安基础知识
的调整,增设新警种,淘汰不适合形势的警种。( )
33.公安机关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时,可以依法行使紧
急征用权。( )
34.《人民警察法》第6条对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必须履行的职责列举式地作了较为详
细的规定。( )
(二) 单项选择题
1.公安机关的任务从时间上分包括( )
A.目前任务和长远任务 B.局部任务和全局任务 C.基本任务和具体任务 D.局部任务和具体任务 2.公安机关的任务从范围上分包括( )
A.目前任务和长远任务 B.局部任务和全局任务 C.基本任务和具体任务 D.基本任务和长远任务 3.公安机关的任务从层次上分包括( )
A.目前任务和长远任务 B.局部任务和全局任务 C.基本任务和具体任务 D.目前任务和具体任务
4.履行执行户口管理制度,做好户籍管理和人口统计工作,负责管理户籍、掌握户口动
态等户政工作的人民警察属于( ) A.治安警察 B.户籍警察 C.刑事警察 D.交通警察
5.履行维护辖区内的治安秩序,预防和制止治安案件和突发性事件;预防和制止犯罪
行为;参加处置灾害性事故;维护交通秩序;接受公民报警;劝解、制止公共场所发生
的民间纠纷;为社会和公民提供救助和服务等职责。在一定路线或一定地段用巡逻 方式进行勤务活动的人民警察属于( ) A.巡逻警察 B.户籍警察 C.刑事警察 D.交通警察
6.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表示刑事诉讼的开始,表明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有了合
法依据的刑事诉讼的一个独立程序是( ) A.提起公诉 B.侦查 C.立案 D.审判
7.公安机关在公共场所管理、道路交通管理、消防管理、危险物品管理、特种行业管理
和出入境管理等治安行政管理活动中,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依法对特定的 人、物、事、场所采取的命令、禁止与取缔、许可等行为的权力属于( ) A.治安行政处置权 B.治安行政处罚权 C.治安监督检查权 D.治安行政强制权
8.公安机关依法对负有治安责任的社会团体、组织及其个人实施治安行政管理的一种
权力属于( )
A.治安行政处置权 B.治安行政处罚权 C.治安监督检查权 D.治安行政强制权
9.依法进行公开的、秘密的专门调查和运用刑事科学技术手段,揭露和打击刑事犯罪;
运用公开管理手段、秘密力量,依靠人民群众联防控制社会上的复杂场所,限制和缩
小犯罪分子的活动空间;研究犯罪分子的活动规律,防范刑事犯罪活动的人民警察 属于( )
A.治安警察 B.户籍警察 C.刑事警察 D.交通警察
10.公安机关在紧急处置重大灾害事故或者平息叛乱时,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所采取的 非常措施是( )
A.紧急优先权和紧急征用权 B.紧急排险权 C.管制权 D.戒严执行权
(三) 多项选择题
1.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有( )
A.维护国家安全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B.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 C.保护公共财产和公民合法财产 D.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2.维护国家安全的含义是( )
A.保卫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不受侵犯 B.保卫社会主义制度不受侵犯
C.保卫我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受侵犯 D.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维护国家安全的工作内容有( )
A.积极防范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B.及时发现和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
C.将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 D.坚决打击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分子 4.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工作内容有( )
A.积极防范和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 B.坚决惩治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违法犯罪分子 C.依法进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行政管理 D.坚决打击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分子 5.社会治安秩序是指( )
A.社会秩序 B.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 C.人民群众生活秩序 D.教育科研秩序 6.保护公民人身安全是指( )
A.保护公民的生命权 B.保护公民健康权 C.保护公民的名誉权 D.保护公民的肖像权 7.保护公民人身自由是指保护公民的( ) A.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 B.通信秘密 C.住宅 D.通信自由 8.公安机关权力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A.法定性 B.强制性 C.特许性 D.单向性
9.公安机关的任务从时间上分包括( ) A.目前任务 B.局部任务 C.长远任务 D.具体任务
10.公安机关的任务从范围上分包括( ) A.目前任务 B.局部任务 C.具体任务 D.全局任务
11.公安机关的任务从层次上分包括( ) A.目前任务 B.局部任务 C.基本任务 D.具体任务
12.公安机关保护公共财产和个人合法财产应当做到( ) A.要正确理解保护的对象 B.要依法保护
C.要预防、制止非法侵害、毁损公共财产和公民个人合法财产的不法行为 D.要严厉打击各类经济犯罪活动 13.公安机关职责的特点有( ) A.法律性 B.有限性 C.责任性 D.强制性
14.公安行政管理中的许可通常以下列哪种形式来表现( ) A.审核批准 B.决定 C.登记、颁发证照 D.指挥
15.从大的方面来讲,公安机关权力可以分为( ) A.治安行政管理权 B.刑事执法权 C.警械、武器使用权 D.紧急状态处置权 16.公安机关治安行政管理权包括( ) A.治安行政处置权 B.治安行政处罚权 C.治安监督检查权 D.劳动教养审批权 17.公安机关的治安行政处置权包括( ) A.命令 B.禁止 C.取缔 D.许可
18.公安机关的刑事强制权有( ) A.拘传 B.取保候审 C.监视居住 D.拘留 19.公安机关的刑事执法权有( ) A.刑事立案权 B.刑事侦查权 C.刑事强制权 D.刑罚执行权
20.消防警察,是同火灾作斗争的人民警察,消防警察主要职责有( ) A.依法进行消防监督管理 B.预防、警戒和扑灭火灾
C.对企业专职消防队和群众义务消防队进行业务指导 D.向群众进行防火灭火的宣传教育
21.交通警察简称"交警",是负责维护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进行交通
安全管理工作的人民警察。其主要职责有( ) A.依法对道路、行人、车辆和驾驶人员进行管理 B.坝防、警戒和扑灭火灾
C.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和道路畅通 D.防止和处理交通事故
22.治安行政处罚,是公安机关对于不履行治安法规所确定的义务或者危及社会治安 秩序,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依照治安管理法规的规定而实施的行政 处罚。公安机关有权作出治安行政处罚的种类有( ) A.警告 B.罚款
C.行政拘留 D.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或执照
23.治安行政处罚,是公安机关对于不履行治安法规所确定的义务或者危及社会治安 秩序,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依照治安管理法规的规定而实施的行政 处罚。公安机关有权作出的治安行政处罚的种类有( ) A.责令停产停业 B.没收违法所得或者非法财物
公安基础知识
C.行政拘留 D.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或执照
24.治安行政强制权,是指公安机关在依法进行治安行政管理和实施治安行政处罚时, 为达到使行为人履行法定义务或接受处罚的目的,对不履行法定义务或不服从治 安行政处罚的人所采取的人身和物品的强制手段。公安机关的治安行政强制权有 以下哪几种?( )
A.强制传唤 B.强行带离现场和强制拘留 C.强制隔离 D.约束特定的人、盘问检查
25.紧急状态处置权,是指公安机关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对突发的重大暴
力犯罪、重大治安事件和重大治安灾害事故依法采取的非常措施。紧急状态处置 权由以下权力组成( )
A.紧急优先权和紧急征用权 B.紧急排险权 C.管制权 D.刑事拘留权
26.治安警察,是指负责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的人民警察。其职责主要有 ( )
A.依法进行社会治安管理 B.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C.处理治安案件 D.管理特种行业
27.依照《刑法》、《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依据人民法院的判决,公安机关刑罚执行权包 括( )
A.暂予监外执行 B.缓刑执行
C.假释执行 D.拘役、管制和剥夺政治权利执行
28.边防警察,是负责维护我国边境地区的社会治安,处理边境涉外事务的人民警察。 边防警察实行义务兵役制,属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序列。边防警察主要职责有 ( )
A.在陆地边防线和近海海域进行军事巡逻和警戒 B.在边防口岸进行武装警卫 C.依法管理边境地区的社会治安
D.在边防口岸和民航机场进行边防检查、安全检查
29.按照《人民警察法》第21条的规定,人民警察在公益方面应当履行的责任义务有 ( )
A.当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不法侵害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时,应当立即救 助
B.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要求,应当给予帮助 C.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 D.依法进行社会治安管理
30.警械、武器使用权,是指公安机关依法享有使用警械、武器实施管理、守卫、保护、制
服和杀伤的权力,由下列具体的权力组成( )
A.对警卫、守卫、守护目标依法享有采取武装保卫措施的权力 B.有权采取武装追捕、押解、看守、巡逻等措施 C.有权运用武装力量进行边防检查、边境守卫 D.为制止严重违法犯罪活动,有权依法使用警械
31.外事警察,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对进出我国国(边)境的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 和我国公民进行管理的人民警察,主要职责有( )
A.依照国家有关出入境管理法规,对人出境、居留、旅行进行管理 B.对我国公民和外国人违反出入境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处理 C.在边防口岸和民航机场进行边防检查、安全检查 D.保护外国人在我国的合法权益和人身、财产安全 32.下列各项权力属于公安机关侦查权的有( ) A.收集各种证据的权力 B.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权力 C.询问证人的权力 D.进行勘验或检查的权力
公安机关的任务和职权强化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 行使管制权的主体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公安机关。 2.√
3.× 公安机关实施管制涉及的范围是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内,限制人员、车辆的通行或停留,对拒不服从人员可以强行驱散、强行带离,甚至立即拘留。 4.√ 5.√ 6.√ 7.√ 8.√ 9.× 这是公安机关权力的法定性。 lO.× 这是公安机关权力的单向性。 11.× 这是公安机关权力的特许性。
12.√ 13.√ 14.√ 15.√ 16.√ 17.√
18.× 《人民警察法》第19条规定,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形,应当履行职责。这一规定,一方面指出人民警察在遇到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形时,即使在非工作时间,也必须履行职责,不得借口不在工作时间而逃避履行职责;另一方面,确认了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对紧急情形履行职责的合法性。 19.× 警察命令简称"命令",是指公安机关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依法向负有特定义务的人发出的作为、不作为和约束的指令。 20.√ 21.√ 22.√ 23.√ 24.√
25.× 劳动教养适用的对象,是有违法行为或轻微犯罪行为且屡教不改又不追究
刑事责任的人。
26.× 劳动教养是一种行政强制措施,而不是刑事处罚。 27.√
28.×公安机关对于公民的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并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及时移送主管机关处理。 29.√ 30.√
31.×公安机关有下列紧急优先权:因履行职责的紧急需要,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遇有交通阻碍时,可以优先通行;因侦查犯罪的需要,必要时可以依法优先使用机关、团体、企事业组织和个人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场地和建筑物。当然,用后应当及时归还,并支付适当的费用;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 32.√
33.× 在紧急处置暴力犯罪或重大治安灾害事故、追捕逃犯、抢险救灾时,根据需要,公安机关可以依法行使紧急征用权。 34.√
(二)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4.B 5.A 6.C 7.A 8.C 9.C 10.B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 3.ABCD 4.ABC 5.ABCD 6.AB 7.ABCD 8.ABCD 9.AC 10.BD 11.CD 12.ABCD 13.ABC 14.ABCD 15.ABCD 16.ABCD 17.ABCD 18.ABCD 19.ABCD 20.ABCD 21.ACD 22.ABCD 23.ABCD 24.ABCD 25.ABC 26.ABCD 27.ABCD 28.ABCD 29.ABC 30.ABCD 31.ABD 32.ABCD
公安执法监督练习题及答案
(一) 判断题
1.公安执法监督,是指公民和社会组织对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的活动和
遵守纪律的情况所实施的监督。( )
2.公安执法监督是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行勤务行为的监督。( )
3.公安执法监督的内容是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活动中是否依法履行职 责。( )
4.权力机关、人民政府以及上级公安机关,可以通过检查、审查、调查等监督形式对公
安执法行为进行监督。( )
5.检察机关可以对公安机关侦查、执行刑罚等活动进行监督。( )
6.社会监督主体可以通过批评、建议、申诉、控告等监督形式对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进
行监督。( )
7.外部监督,是指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之问不具有直接的行政隶属关系,这种监督主
体是公安机关以外的其他机关、组织和公民个人,主要有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
监察监督、检察监督、行政诉讼监督、社会监督等。( )
8.内部监督,是指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之问有着直接的行政隶属关系,这种监督主体
是公安机关自身,主要有督察监督、法制部门监督以及行政复议和国家赔偿制度等。 ( )
9.事前监督,是指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实施执法行为之前依法进行的监
督,如上级公安机关对下级公安机关执法工作方案事前的审核、检察机关对公安机 关提请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审查批准等。( )
lO.事中监督,是指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过程中进行的监督,如检察
机关对公安机关侦查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行为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督察机构对人 民警察的执法活动进行现场督察等。( )
11.事后监督,是指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行为终结之后进行的监督, 如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督察监督等。事后监督是对执法行为的后果进行的监督。 ( )
12.直接监督,是指监督主体的监督行为能直接产生作用的监督,如检察机关作出的批
准或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法院作出的撤销公安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公安 机关必须执行。( )
13.间接监督,是指不直接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社会组织、公民的监督和新闻媒体
公安基础知识
的
舆论监督都属于不具有直接法律效力的监督。( )
14.公安执法监督的核心是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活动合法性、 合理性的监督。( )
15.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公安机关均设立督察机构。( )
16.公安部督察委员会领导全国公安机关的督察工作,负责对公安部所属单位和下级 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对全 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 )
17.公安机关督察机构设督察长,由同级公安机关正职领导担任。( )
18.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督察机构的督察长、副督察长在任免前,必须
征求上一级公安机关的意见。( )
19.督察机构认为需要对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给予行政处分或者降低警衔、取消警衔 的,督察机构可以提出建议,移送有关机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
20.督察机构在督察工作中发现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涉嫌犯罪的,可以当场依法处理。 ( )
21.公安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公安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
权益,依法提出申请,由受理的公安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和决定的活 动。( )
22.根据《国家赔偿法》第2条的规定精神,公安赔偿必须同时具备四个要件才可以成 立。( )
23.公安赔偿,是指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由国家承担的赔偿。( )
24.公安赔偿中的损害是客观上已经发生的对人身权、财产权的损害,还包括可能造成
的损害和仅构成危险的情况。( )
25.公安刑事赔偿,是指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法行使司法职权,侵犯公民的合法权
益造成损害的,由国家承担的赔偿。( )
26.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行使刑事侦查职权时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 追缴等措施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
27.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以返还财产和恢复原状为辅。这样规定既有 利于保护受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又简便易行,便于操作,是适合我
国国情的赔偿方式,这三种方式不可以单独适用。( )
28.根据《国家赔偿法》第30条的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对受害人名誉权、荣誉权造成损
害的,在给予赔偿的同时,还应当按照适当的价值,以赔偿金的方法给予赔偿。( ) 29.在公安赔偿中,对于造成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对其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
当支付生活费。( )
30.依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公安民警违法行使职权造成公民死亡的或全部丧失劳
动能力的人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的生活费发放标准,参照当地民政部门有关生 活救济的规定办理。被扶养的人是未成年人的,生活费给付至18周岁止。( ) 31.行政监察监督,是指纪检监察机关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行法律、法规、政策
以及决定、命令的情况和违法违纪行为所实施的监督检查。( )
32.人民检察院还通过参与行政诉讼对公安机关行使行政职权的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 督,通过受理公民和社会组织对人民警察的违法违纪行为的控告、举报,追究违法、 违纪人民警察的法律责任,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实施监督。( ) 33.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 )
34.社会监督,是指来自公安机关以外的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 察执法活动的监督。( )
35.为了更好地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公安部于1999年
5月10日发出了《关于在全国公安机关普遍实行警务公开制度的通知》,决定在全 国公安机关普遍实行警务公开制度。( )
(二) 单项选择题
1.( )发布施行的国务院《公安机关督察条例》,对督察机构的设置、职责、权限以及
督察的方式、程序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A.1997年6月20 日 B.1998年6月20 日 c.1998年5月20 日 D.1997年5月20日
2.公安执法监督,是指法律授权的机关以及公民和社会组织对( )依法履行职责、 行使职权的活动和遵守纪律的情况所实施的监督。 A.公安机关 B.人民警察
c.公安民警 D.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
3.公安执法监督的内容是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活动中( ) A.是否严格执法 B.是否热情服务 c.是否依法履行职责 D.是否依法行使职权
4.外部监督,是指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之间不具有( ),这种监督的主体是公安机 关以外的其他机关、组织和公民个人,主要有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监察监督、 检察监督、行政诉讼监督、社会监督等。 A.直接的行政隶属关系 B.行政隶属关系 c.上、下级关系 D.管理关系
5.事前监督,是指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 )依法进行的监督,如上级 公安机关对下级公安机关执法工作方案事前的审核、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提请逮捕 犯罪嫌疑人的审查批准等。
A.执法行为 B.履行职务行为之前 C.行使警察权之前 D.执法行为之前
6.事中监督,是指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过程中进行的监督,如检察
机关对公安机关侦查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行为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督察机构对人民 警察的执法活动进行现场督察等。事中监督具有( )作用,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 及时纠正。 A.协调 B.控制 C.管理 D.预防
7.事后监督,是指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行为( )进行的监督,如 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等。 A.执行过程中 B.发生之后 C.终结之后 D.发生之前
8.直接监督,是指监督主体的监督行为能直接产生( )的监督,如检察机关作出的 批准或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法院作出的撤销公安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公 安机关必须执行。
A.行为效力 B.法律效力 c.行政效力 D.约束力
9.间接监督,是指不直接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但可以按照( )向有权机关提出。通
过有权机关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违法违纪行为予以纠正。 A.个人意愿 B.众人意愿 C.法定条件 D.民主程序
10. ( )各级公安机关均设立督察机构。 A.省级以上 B.地(市)级以上 C.县级以上 D.全国
11.( )领导全国公安机关的督察工作,负责对公安部所属单位和下级公安机关及 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对公安部部长负 责。
A.公安部 B.公安部督察委员会 c.公安部党委 D.公安部政治部
1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督察机构的( )在任免前,必须征求上一 级公安机关的意见。
A.督察长 B.督察长和副督察长 c.督察机构的主要领导 D.无须上报
13.督察机构认为需要对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给予行政处分或者降低警衔、取消警衔 的,( )可以提出建议,移送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A.督察机构 B.行政首长 C.上级主管部门 D.社会群众
14.法制部门的监督,是指公安机关的法制部门代表( )对下级公安机关、本级公安 机关所属业务部门、派出机构及其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实施的监督。 A.人民群众 B.本级公安机关 C.上级公安机关 D.同级人大
15.公安行政复议,是指( )认为公安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提 出申请,由受理的公安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和决定的活动。 A.公民 B.法人
C.其他组织 D.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16.公安赔偿,是指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由( )承担的赔偿。 A.民警个人 B.造成损害的个人或机关 c.国家 D.被侵害人
17.公安赔偿是( )的一种,包括公安行政赔偿和公安刑事赔偿。 A.民事赔偿 B.国家赔偿 c.行政赔偿 D.刑事赔偿
18.公安行政赔偿,是指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法行使( )职权,侵犯公民、法人 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由国家承担的赔偿。 A.司法 B.行政 C.立法 D.强制性
19.《国家赔偿法》第25条规定:"国家赔偿以( )为主要方式,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 复原状的,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 A.支付赔偿金 B.原物返还 C.恢复原状 D.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0.公安民警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赔偿计算标准,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
上年度职工( )计算。国家上年度职工( )的数额,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 字为准。
公安基础知识
A.平均工资 B.最高工资 C.最低工资 D. 日平均工资
21.公安赔偿中,因误工而减少的收入,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
计算,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 )倍。 A.10 B.15 C.5 D.20
22.公安赔偿中,造成公民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支付医疗费,以及残疾
赔偿金。其中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确定。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赔 偿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 )倍;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为国家 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 )倍。 A.5 lO B.10 15 C.10 20 D. 20 25
23.公安赔偿中,造成公民死亡的,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
工年平均工资的( )倍。 A.10 B.20 C.30 D.40
24.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指( )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活动的监督。 A.中国共产党各级委员会 B.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C.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D.各级政府
25.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立法机关和国家权力机关,享有撤销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
和人事罢免的权力,其监督权属于( )监督权,因而具有极大的权威性。 A.人民 B.国家 C.法律 D.社会
26.检察监督,是指( )通过行使检察权依法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遵守和执行 法律的情况进行的法律监督。 A.纪律检查部门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行政监察部门
27.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监督,主要是在( )活动中通过法定的 程序实现的。 A.侦查 B.监督 C.诉讼 D.审查
28.行政诉讼监督,是指人民法院通过行使( ),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具体行政 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促使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行政的监督形式。 A.民事审判权 B.行政审判权 C.刑事审判权 D.法律监督权 29.社会监督是一种( )
A.国家性质的监督 B.非国家性质的监督 C.法律性质的监督 D.社会性质的监督
30.2000年3月1 日,公安部向社会公布了《关于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十二项措施》,其
中规定,从( )开始,110报警台履行接受群众监督的新职能。 A.2000年6月1日 B.2001年1月1日 C.2000年3月1日 D.2001年3月1日
(三) 多项选择题
1.公安执法监督的特征包括( )
A.监督对象的特定性 B.监督主体的广泛性 C.监督形式的多样性 D.监督程序的特殊性 2.按照监督主体的不同,公安执法监督可以分为( ) A.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B.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的监督 C.公民和社会的监督 D.行政监察机关的监督
3.按照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隶属关系的不同,公安执法监督可分为( ) A.内部监督 B.外部监督 C.上级监督 D.下级监督
4.公安执法监督,根据实施的时间分类,可以分为( ) A.事前监督 B.同步监督 C.事中监督 D.事后监督
5.按照监督行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可以将公安执法监督分为( ) A.直接监督 B.法律监督 C.间接监督 D.非法律监督 6.公安执法监督的重要意义包括( )
A.公安执法监督是实现公安机关职能的重要条件
B.公安执法监督是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的重要手段
C.公安执法监督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D.公安执法监督是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方式
7.根据《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督察机构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下列活动可以进行
现场督察( )
A.重要的警务部署、措施、活动的组织实施情况,重大社会活动的秩序维护和重点地
区、场所治安管理的组织实施情况
B.治安突发事件处置的情况,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的立案、侦查、调查、处罚和强制措
施的实施情况
C.组织管理和警务保障的情况,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
纪律的其他情况
D.治安、交通、户政、出入境等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使用武器、警械
以及警用车辆、警用标志的情况
8.根据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的规定,督察机构在督察工作中可以行使下列权力( ) A.督察机构对本级公安机关所属单位和下级公安机关拒不执行法律、法规和上级决
定、命令的,可以责令执行
B.对本级公安机关所属单位或者下级公安机关作出的错误决定、命令,可以决定撤
销或者变更,报本级公安机关行政首长批准后执行 C.对违反警容风纪规定的,可以当场予以纠正
D.对违反规定使用武器、警械以及警用车辆、警用标志的,可以扣留其武器、警械、警
用车辆、警用标志
9.督察人员在现场督察中发现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法违纪的,可以采取的当场处置措
施包括( )
A.对违反警容风纪规定的,可以当场予以纠正
B.对违反规定使用武器、警械以及警用车辆、警用标志的,可以扣留其武器、警械、警
用车辆、警用标志
C.对违法违纪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以及拒绝、阻碍督察人员执行现场督察工作任
务的,必要时可以带离现场 D.必要时可以使用武器、警械 10.法制部门执法监督的方式包括( )
A.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执法程序和制度进行监督
B.对起草、制定的有关执法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及制度、措施进行法律审核 C.对疑难、有分歧、易出问题和各级公安机关决定需要专门监督的案件,进行案件 审核
D.组织执法检查、评议,组织专项、专案调查 11.法制部门执法监督的范围包括( )
A.有关执法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及制度、措施是否合法,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国家赔
偿等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
B.刑事立案、销案,实施侦查措施、刑事强制措施和执行刑罚等刑事执法活动是否
合法和适当
C.有关治安管理、户籍管理、交通管理、消防管理、边防管理、出入境管理等法律法
规的实施情况
D.适用和执行行政拘留、罚款、没收非法财物、吊销许可证、查封、扣押、冻结财物、
劳动教养、收容教育、强制戒毒等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措施是否合法和适当 12.法制部门在执法监督中,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不合法、不适当的执法活动,应
当按以下办法处理( )
A.对错误的处理或者决定予以撤销或者变更
B.对拒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责令其在规定的时限内履行法定职责 C.对拒不执行上级公安机关决定和命令的有关人员,可以停止执行职务
D.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法行使职权已经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造成损害,需
要给予国家赔偿的,应当依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予以国家赔偿
13.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公安机关的以下具体行政行
为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复议( )
A.对公安机关作出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
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不服
B.对公安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 不服
C.对公安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
决定不服的
D.认为公安机关侵犯其合法的经营自主权,认为公安机关违法集资、征收财物、摊
公安基础知识
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14.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公安机关的以下具体行政行
为不服的,不可以提起行政复议( )
A.不服公安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 B.不服公安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决定
C.申请公安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法定职责,公安机关没有依法履行 的
D.不服公安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 定的
15.公安赔偿是国家赔偿的一种,包括( ) A.公安行政赔偿 B.公安民事赔偿 c.公安刑事赔偿 D.公安国家赔偿
16.实行国家赔偿制度,具有以下重要的意义( ) A.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 B.督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 C.维护社会稳定 D.扩大内需、促进消费
17.根据《国家赔偿法》第2条规定的精神,公安赔偿必须具备以下要件( ) A.主体要件 B.行为要件 C.后果要件 D.因果关系要件
18.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的情形的,受害人有 取得赔偿的权利( )
A.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 B.非法拘禁或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
C.以殴打等暴力行为或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D.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19.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财产权情形的,受害人有取 得赔偿的权利( )
A.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的 B.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的 C.违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摊派费用的
D.认为公安机关侵犯其合法的经营自主权,认为公安机关违法集资、征收财物、摊
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20.根据《国家赔偿法》第5条的规定,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包括( ) A.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B.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C.不可抗力造成的财产损害 D.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况
21.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行使刑事侦查职权时,有下列情形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
的权利( )
A.对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没有事实证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错误拘留的
B.刑讯逼供或者以殴打等暴力行为或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 害或者死亡的
C.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D.抓捕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造成损伤的
22.根据《国家赔偿法》第17条的规定,属于下列情形,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 A.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虚伪供述或者伪造其他有罪证据被羁押或者被判处刑罚的 B.依照《刑法》规定,因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或者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
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不负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 C.依照《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 D.行使侦查职权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23.根据《行政监察法》关于行政监察机关职责的规定,监察机关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
警察监督的范围是( )
A.检查公安机关在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和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中的问题 B.受理对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违反行政纪律行为的控告、检举 C.调查处理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
D.受理人民警察不服主管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决定的申诉,以及法律、行政法规
规定的其他由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诉
24.行政监察机关在行政监察中具有以下职权( ) A.检查权 B.调查权 C.监察建议权 D.处分权
25.监察机关监督警务活动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 A.经常性的一般检查 B.专项检查 C.立案调查 D.业务监察
26.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实施法律监督,主要是通过刑事诉讼活动进 行的,其内容和形式主要有( ) A.立案监督
B.审查批捕 C.审查起诉
D.对公安机关侦查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
27.执行监督即对公安机关负责的执行刑事判决、裁定的活动实行监督,保障刑事判 决、裁定的正确执行,其主要内容包括( )
A.对看守所收押、监管、释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活动实行监督 B.对拘役所收押罪犯的活动实行监督
C.对看守所、拘役所暂予监外执行的执法活动实行监督 D.对判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罪犯的监督管理活动实行监督
28.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侦查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其主要内容是发现和纠正下列 违法行为( )
A.对犯罪嫌疑人刑讯逼供、诱供的;对被害人、证人以体罚、威胁、诱骗等非法手段
收集证据的
B.伪造、隐匿、销毁、偷换或者私自涂改证据的,徇私舞弊,放纵、包庇犯罪分子的,
故意制造冤、假、错案的,在侦查活动中利用职务之便谋取非法利益的
C.在侦查活动中不应当撤案而撤案,贪污、挪用、调换所扣押、冻结的款物及其孳息 的
D.违反《刑事诉讼法》关于决定、执行、变更、撤销强制措施规定的
29. 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负责的执行刑事判决、裁定的活动实行监督,保障刑事判 决、裁定的正确执行,主要内容包括( )
A.对看守所收押、监管、释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活动实行监督 B.对拘役所收押罪犯的活动实行监督
c.对看守所、拘役所暂予监外执行的执法活动实行监督 D.对判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罪犯的监督管理活动实行监督
30.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下列具体行政行
为不服提起的诉讼( )
A.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B.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 C.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 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
D.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 答复的
31.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A.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B.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C.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D.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32.社会监督是公安执法监督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监督形式,其途径主要有( ) A.人民政协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活动的监督,主要是通过提出批评、建议
等方式进行
B.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活动的监督 C.公民个人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活动的监督
D.舆论的监督,主要是新闻机构通过新闻媒介的作用,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
要求,揭发、检举和控告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违法渎职行为 33.对公安机关社会监督的主要方式是( )
A.对公安机关采取的措施和作出的决定提出批评建议 B.对人民警察的违法违纪行为控告检举
c,通过法律诉讼的渠道对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进行监督 D.通过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
四、同步强化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 公安执法监督,是指法律授权的机关以及公民和社会组织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的活动和遵守纪律的情况所实施的监督,必须是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监督,对《人民警察法》规定的司法、安全等机关的人民警察的监督不属此列。
2.× 公安执法监督是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行职务行为的监督。公安机关的勤务行为与职务行为是有区别的概念,职务行为的范围要大于勤务行为的范围,执法监督的对象是职务行为而不能是勤务行为。
3.√ 4.√ 5.√ 6.√ 7.√ 8.√ 9.√ 10.√
11.× 事后监督,是指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行为终结之后进行的监督,如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等。因为督察监督属于事中监督,所以此题判断为错。
12.× 直接监督,是指监督主体的监督行为能直接产生法律效力的监督,如检察机关作出的批准或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法院作出的撤销公安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
公安基础知识
判决,公安机关必须执行。直接监督是能够产生直接法律效力的行为,不能够定义为产生直接作用的行为。 13.√
14.× 公安执法监督的核心是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活动合法性的监督,而不考察合理性。 15.√
16.× 公安部督察委员会领导全国公安机关的督察工作,负责对公安部所属单位和下级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对公安部部长负责。
17.× 公安机关督察机构设督察长,由同级公安机关领导成员副职担任。 18.√ 19.√
20.× 依据公安部颁布的督察条例,督察机构在督察工作中发现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21.×公安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公安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提出申请,由受理的公安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和决定的活动。行政复议只能够针对具体行政行为提起。 22.√ 23.√
24.× 损害包括对人身权的损害和对财产权的损害。损害必须是客观上已经发生的对人身权、财产权的损害,而不包括可能造成的损害和仅形成危险的情况。 25.× 公安刑事赔偿,是指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法行使侦查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由国家承担的赔偿。 26.√
27.× 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以返还财产和恢复原状为辅的国家赔偿方式。这样规定既有利于保护受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又简便易行,便于操作,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赔偿方式,这三种方式可以单独适用。
28.×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30条的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对依法确认有违法拘留 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情形,造成受害人名誉权、荣誉权损害的,在给予赔偿的同时,还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29.√ 30.√
31.× 行政监察监督,是指行政监察机关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行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决定、命令的情况和违法违纪行为所实施的监督检查,监督主体是行政监察机关而不是纪检部门。 32.√ 33.√
34.× 社会监督,是指来自国家机关以外的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活动的监督。社会监督不包括国家机关(检察机关、行政监察机关、人民法院等)的监督。
35.× 为了更好地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公安部于1999年6月10日发出了《关于在全国公安机关普遍实行警务公开制度的通知》,决定在全国公安机关普遍实行警务公开制度。
(二)单项选择题
1.A 2.D 3.C 4.A 5.D 6.B 7.C 8.B 9.C 10.C 11.B 12.B 13.A 14.B 15.D 16.C 17.B 18.B 19.A 20.D 21.C 22.C 23.B 24.C 25.B 26.B 27.C 28.B 29.B 30.C
(三)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D 3.AB 4.ACD 5.AC 6.ABCD 7.ABCD 8.ABCD 9.ABC 10.ABCD 11.ABCD 12.ABCD 13.ABCD 14.AB 15.AC 16.ABC 17.ABCD 18.ABCD 19.ABCD 20.ABD 21.ABC 22.ABCD 23.ABCD 24.ABCD 25.ABC 26.ABCD 27.ABCD 28.ABCD 29.ABCD 30.ABCD 31.ABCD 32.ABCD 33 .ABD
中国宪法制度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
A、“三个代表”思想 B、四项基本原则 C、宪法 D、邓小平理论
2、我国现行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第()部宪法。
A、4 B、1 C、3 D、2
3、我国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体制实行()负责制。 A、委员会 B、政府全体会议
C、政府常务会议与行政首长 D、行政首长
4、在我国,行政立法权是指制定()的权力。 A、行政法规和部分规章 B、行政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 C、行政法规和规章
D、部分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 A、公民 B、人民 C、劳动者 D、爱国者
二、多项选择题
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主要表现是()。 A、宪法是立国之本与治国之策
B、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行为准则 C、宪法是普通法律制定的基础和依据 D、与宪法相抵触的一切法律、法规无效
2、全国人大用“宪法修正案”的方法对现行宪法进行过三次局部修改的具体时间是()。
A、1988、1998 B、1988、1993 C、1993、1990 D、1993、1999
3、法律规范冲突解决机制遵循的原则是()。 A、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B、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或后法优于先法
C、根据各种不同的法律规范冲突,分别由全国人大或国务院等各有关机关裁决 D、全部由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4、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活动的权利。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监督权包括()。 A、申诉权 B、批评、建议权 C、检举权 D、控告权
三、判断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4月12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实施的。()
2、宪法作为一个国家的法的表现形式之一,与其他法根本不同,它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最高法,是母法,在一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3、宪法修正案,是指不修改宪法的原来文本,在宪法文本之后按照个性的年代另起序号,以前法优于后法的原则,判断实际有效的宪法规定。到1999年全国人大对现行宪法进行了三次局部修改,共通过了18条宪法修正案。()
4、直接选举是指以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为单位选举产生出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方式。间接选举是指按一定原则将选民划分为选区,以选区为单位选举人民代表的选举方式。根据选举法规定,在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方式上,采取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5、地方人民政府的性质和地位是地方各级人大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大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报告工作,在本级人大闭会期间对本级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因此,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双重负责制,既对同级人大及常委会负责,又要向上级人民政府负责,并受国务院统一领导。()
6、宪法考虑到地方的实际需要,规定一定级别以上的地方人大及人在大常委会有权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因此,我省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主体有:省人大及常委会,杭州、宁波、温州等较大的讪的人大及常委会。()
7、宪法第五条的内容是: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如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8、宪法第十一条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权益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9、我国宪法有关条款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四、简答题
1、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原则。 2、简述依法治国与党的政策的关系。
3、简述公正执法与司法公正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五、论述题:如何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 六、案例分析题 案情:
上一世纪70年代末,北方某省A市的赵志强凭自己的技术能力,带领20多名知识青年创办了卫健药厂。该厂属赵志强个人兴办,建厂批准程序佥生产运转正常。但由于多种原因该厂多次变更主管挂靠关系,经历了好几个“婆婆”。1997年,党的十五
公安基础知识
大以后,厂长赵志强向主管部门提出对工厂的产权进行界定。该厂工人得知这一消息后,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罢免了赵志强的厂长职务,发生了当地著名的“争夺工厂事件”。被罢免的厂长赵志强四处奔走,到处喊冤。不久,该市香坊区检察院以涉嫌经济犯罪为由,于1998年6月将赵志强拘审,产权界定从此搁浅。界定不了产权,就界定不了药厂财产权的性质,也就无法确定赵志强是否贪污。赵志强被拘押100天后取保候审。1999年8月,74岁的赵志强因病去世。临终时,他的取保候审也未解除。据了解,某法院人认为:此案不归法院审理,应当由资产管理部门处理。 问:此案引发宪法中什么问题,你认为应当怎样处理或解释?
中国宪法制度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D 4.C 5、B 二、多项选择题
1.C.D 2.B.D . 3.A.B 4.B.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 四、简答题
1.(1)法律价值要求法律制度构建在尊重人的人格尊严、自由、合理愿望和财产权利的基础上,从而形成新的法律价值取向原则和精神。 (2)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原则包括第一生存,第二安全,第三民主,第四自由,第五平等(并略解其简单含义)。 (3)法律价值原则是我国“法治原则”的基本要求,是我国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它明确揭示了人治与法治的区别,并不是有没有法律或法律完备不完备,而是在于有什么样的法律和法律是不是得到普遍遵守,法治国家的法律制度是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是自由与人权的法律保障,它体现了一种新的法律价值取向。
2.(1)党的政策和法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有很多相同之处,二者互相联系,互相作用。(2)党的政策是党为完成一定时期的任务而规定的活动准则。党的政策直接影响甚至指导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甚至成为某一个具体法律的基本内容;在依法治国的各个环节上,党的政策具有指导作用。(3)法是体现人民群众意志和根本利益、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以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是实现党的领导,党的政策和党的使命的重要形式和手段,是定型化、规范化、条文化的党的政策。(4)法律的制定一般地讲必须以党的政策为依据,社会主义法律的适用,也应以党的政策为指导,才能更好地发挥法律的作用。
3.(1)公正执法和司法公正都是讲要更好地执法和司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基本是一致的,即二者有共同的要求与共同的基本原则。(2)公正执法和司法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个方面 (简单说明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含义和要求)。 (3)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执法与司法独立和公开,当事人有权申诉。(4)还要解决执法、司法过程中的人事、财政、监督、法律等体制上存在的一些不利于公正执法和司法的问题。(5)特别是要解决执法或司法中的腐败问题。 五、论述题 1.略 六、案例题
1.本案情涉及到公民的私人财产权和国有资产的法律界定与保护问题。产权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宪法问题,是宪法的一个核心问题。1978年开始的改革,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中国面临着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即私有财产和私有财产权的保护问题。因此,宪法对私有财产的关系问题被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保护私有财产和私有财产权,是修宪的中心议题。
2.八二宪法和九十年代的三次修宪都是以财产为中心内容进行的,充分反映了宪法的发展与财产权之间的内在互动关系。82宪法规定了“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权利”,特别是宪法第十三条的规定表明:宪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已有明确规定;88年修宪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有偿出租、转让。第一次部分承认土地方面的私有财产权;99年修宪明确规定了“非公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私营经济的合法权益和利益”。宪法对保护私有财产的上述规定,不仅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包括本案例反映出来的现实存在的产权问题。宪法对产权关系问题的规定,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宪法的发展过程。
3、本案并非是涉嫌经济犯罪,而是产权关系问题,本应通过产权归属来解决问题,但由于当时没有法律方面规定,法院难以受理,产权管理机关也难依法行政,加上检察机关某些人的错误,造成了赵志强蒙受的冤屈,甚至死时也未能纠正。其教训是较为深刻的。
4、从宪法及有关法律规定看,赵应是药厂财产的所有人,这应是处理此案的法律关系的前提。其次,赵与20多个知识青年的关系和赵或工厂与主管挂靠单位(即“婆婆”)的关系。这 两种关系无论如何都不能判定赵对工厂的财产所有权,更不能把规范产权关系与经济犯罪混为一谈。今日分析此案重在平反冤案,吸取教训,完善产权法制度,切切实实承认,保护个体私营经济主的财产权与财产所有权,以适应促进市场经济发展,保护人权(包括财产权)与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
中国刑事法律制度练习附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其含义是( )。 A、刑罚应与犯罪行为相适应
B、刑罚应与犯罪个人情况(主观恶性与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C、刑罚应与犯罪客观危害相适应
D、刑罚要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2、我国刑法在时间上,采取( )。 A、从旧原则 B、从旧兼从轻原则 C、从新原则 D、从新兼从轻原则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违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按我国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 )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不予追究。 A、5年 B、10年 C、3年 D、1年
4、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是指( )。 A、14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 B、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 C、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D、不满14周岁 5、醉酒的人犯罪()。
A、 从重处罚 B、应负刑事责任 C、不负刑事责任 D、减轻处罚
6、甲盗窃同宿舍李某的1000元钱后,受到良心谴责,把钱放回原处,甲的行为是()。
A、犯罪中止 B、犯罪未遂 C、犯罪既遂 D、不负刑事责任 7、缓刑制度适用对象是( )。
A、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 B、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C、被判管制的犯罪分子 D、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8、甲(30岁)以买东西相引诱,使某女(15岁)多次与其发生性关系,甲的行为()。
A、不构成犯罪 B、构成奸淫幼女罪 C、构成强奸罪 9、医疗事故罪的主体()。
A、只能是医生 B、只能是医生或药剂师
C、除医生、药剂师 之外,还包括护士、一些技术人员D、只能是医生、药剂师、护士
二、 多项选择题
1、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相适应原则
C、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D、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2、中国()在我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不论罪行轻重,法定刑高低,都适用本法。
A、公民 B、国家工作人员 C、军人 D、因公出国的人
3、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来适用本法。这里的领域包括()。
A、领陆、领水、领空 B、我国的船舶、航空器 C、我国驻外使、领馆 D、外国驻我国的使、领馆 4、犯罪的基本特征有( ) A、犯罪的阶级性 B、社会危害性 C、刑事违法性 D、应受惩罚性
5、李某1980年10月1日出生,1994年10月2日去张家盗窃价值3000元的物品,李某()。
A、处于相对刑事现任年龄阶段 B、负刑事责任 C、不负刑事责任 D、减轻刑事责任
6、以下情况可适用假释的有()。
A、甲被捕拘役,执行中确有悔改表现 B、乙被判有期徒刑,执行中确有悔改表现
C、丙被判无期徒刑,执行中确有悔改表现D、丁被判有期徒刑,执行中身患重病,需住院治疗
7、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体有()。
A、生产工人 B、科技人员 C、生产指挥人员 D、党政工作人员 8、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减轻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有( )。 A、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B、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C、又聋又哑的人 D、盲人
9、下列行为中,构成强奸罪的有()。
A、某公司经理以提升为诱饵,与其发生性关系 B、以揭发隐私相要挟,与发生性关系
C、乘妇女熟睡时,与其发生性关系 D、深夜冒充妇女的丈夫,与其发生性关系 10、下列行为中,构成抢劫罪的有()。
A、 用药物麻醉,使人不知抗拒,当场抢走其财物 B、 以将要实施暴力相威胁,逼被害人2日内交出财物 C、 乙欠甲1000元钱不还,甲到乙家暴力抢回 D、盗窃时,被人发现,为抗拒逮捕而当场使用暴力
11、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是指与案件事实和诉讼结果有切身利害关系,在诉讼中处于控告或被控告地位并享有较大诉讼权利的诉讼参与人。包括( )。 A、被害人 B、自诉人 C、犯罪嫌疑人
D、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 12、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包括( )。
A、拘传 B、取保候审 C、监视居住 D、拘役 E、逮捕 13、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即自诉案件包括()。
A、 告诉才自理的案件 B、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的刑事案件
B、 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权利的行为应追究刑事责任,而公
公安基础知识
安机关或者人民法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C、 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
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14、人民法院应当为下列哪些被告人指定辩护人?()
A、有法定代理人但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未成年人 B、没有委托辩护人的聋哑人 C、不通晓我国语言文字的外国人、无国籍人,且没有委托辩护人 D、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三、 判断题
1、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我国领域外犯罪,按我国刑法规定,其犯之罪法定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3、醉酒的人犯罪,可以减轻刑事责任。()
4、甲持刀追杀乙,后来,甲的刀被群众夺下,乙见状返身用木棍猛击甲,将甲打成重伤,乙的行为应属防卫过当。()
5 甲拦路劫持下夜班的女乙,欲强奸乙,乙掏出防身用的刀子,扎死了甲,乙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应减轻处罚。()
6、对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可判处死缓。() 7、犯罪分子向所在单位的领导主动交代罪行的,也是自首。() 8、罪犯在服刑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
9、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放火罪的,不负刑事责任。()
10、我国刑法规定对单位犯罪一律实行双罚制,即同时处罚犯罪的单位和该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判处刑罚。( )
11、我国刑法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12、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主体是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 13、偷税罪的主体是负有纳税义务和代扣代缴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14、持捡到的存折去银行取款,构成诈骗罪。( )
15、刑事诉讼中的诉讼参与人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享有一定权利、负有一定义务的人,包括国家专门机关工作人员、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16、在刑事侦查阶段,对犯罪嫌疑人住处进行搜查时,应当有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邻居或其他见证人在场。( )
17、不服一审判决的上诉期限为10日,不服一审裁定的上诉期为5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之日起计算。( )
四、简答题
1、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成立正当防卫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3、简述渎职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4、简述刑事诉讼的概念及任务。 5、简述二审程序中的上诉不加刑原则。
五、论述题
1、 试述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与区别。 2、 试述侵占罪的概念和特征。 3、试述刑事诉讼代理的概念及特征。
六、案例分析题
1、被告人,李某,男,25岁,农民。被告人,王某,男,22岁,农民。 被告人李某和王某是同乡,二人约好一同外出,但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只好返乡。途中在株洲转车,二人身上所带钱已经所剩无几,看到车站附近有一杂货店,顿生邪念,商量去抢杂货店,就用剩余的钱买了二把匕首。深夜,二人手持匕首去敲杂货店的门,店主开门后,二人见店内有数人在打牌,犯罪行为难以得逞,转身逃跑,但均被抓获。
试问:李某、王某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还是犯罪未遂?请说明理由。
4、 被告人,陈某,男,26岁,工人。被告人陈某因多次受到车间主任常某的批评,对其
怀恨在心,蓄意报复。一天夜里,常某在单位值班,陈某乘其熟睡之机,放火将值班室点燃,大火燃起后,陈某又怕造成严重后果,难逃罪责,就用石头将值班室窗户玻璃砸碎,惊醒常某后,陈某逃走。常某冲出屋子后,与起来的群众一起灭火,虽然及时将大火扑灭,但造成了部分财产的损失。 试问:陈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请说明理由。
5、 张某,男,30岁,是某县人民银行的出纳员,他利用工作之便,采取伪造、涂改单据
等手段,贪污现金35782元。案发后,由该县司法机关查处。在提起公诉时,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某某主动提出回避此案,因为张某是他的儿子。本案在人民法院受理后,组成了以审判长宋某为首的合议庭。但是后来发现宋某是张某的表哥,于是上级领导便决定宋某回避。请根据以上案情,回答下列问题: ①张某的贪污案应由哪个机关立案? ②张某某的回避属于何种回避? ③审判长宋某的回避由谁决定?
中国刑事法律制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C 4.C 5.B 6.C 7.A 8.A 9. C 二、多项选择题
1、ACD 2、BC 3.ABC 4.BCD 5.AC 6、BC 7.ABC 8.ABCD 9、BCD 10、AD 11、ABCD 12.ABCE 13.ABCD 14.AB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我国刑法中的犯罪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1)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犯罪是具有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这是犯罪最基本的特征。(2)刑事违法性。犯罪是触犯刑事法律的行为。 (3)应受刑罚惩罚性。犯罪是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犯罪的以上三个基本特征紧密结合,缺一不可。
2.答案要点:成立正当防卫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起因条件。即存在着违反法律并具有社会危害性的不法侵害行为。(2)时间条件。不法侵害必须处于已经开始并且尚未结束的进行状态。 (3)对象条件。防卫行为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实行。 (4)主观条件。防卫人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实施防卫行为。 (5)限度条件。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损害。
3.答案要点: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拘私舞弊,妨害国家机关正常活动,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其构成特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犯罪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各种严重的渎职行为。 (3)犯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在主观方面,有的是故意,有的是故失。
4.答案要点:我国的刑事诉讼是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查证、核实被告人是否实施了犯罪,是否应当受到邢罚处罚,应当受到何种刑事处罚并依法作出处理的活动。
我国刑诉法有以下三方面基本任务:(1)保证难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 (2)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3)教育公用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5.答案要点:上诉不加刑原则是二审程序中的两大原则之一,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仅有被告人一方提出上诉的案件时,不得以任何理由改判重于原判决所判罚的审判原则。该原则是为了保障被告人充分行使上诉权,维护其合法权益而设置的,它只适用于只有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提出上诉的案件。如果是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自诉人提出上诉的案件,或者在被告人一方提出上诉的同时,人民检察院或自诉人也提出抗诉、上诉的,则不受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限制。 五、论述题
1。答案要点:(1)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犯罪窃体恩招为构成犯罪的必备条件之一。 (2)犯罪对象是指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的人或物。 (3)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联系密切,作为犯罪对象的具体人是作为犯罪客体的社会关系的承担者,作为犯罪对象的具体物是作为犯罪客体的社会关系的物质表现形式,一般而言,犯罪客体总是通过一定的犯罪对象表现它的存在。
两者的区别在于:(1)犯罪客体决定犯罪的性质,而犯罪对象则未必。 (2)所有犯罪都有犯罪客体,但不是所有的犯罪都有犯罪对象。 (3)犯罪对象并非在任何犯罪中都受到损害,而任何犯罪都危害客体。
2.答案要点: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自己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退换;或者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行为。
侵占罪的构成特征:(1)本罪的客体是他人的财产所有权。(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将自己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将他人的的遗忘物或埋藏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行为。所谓代为保管,是指接受他人委托或根据事实上的管理而成立的对他人财物的持有、管理;所谓温筋物批僵指由财物所有入、待有人不慎而暂时失去占有;控制肋财物批所谓埋藏物,是指埋藏于地下的、所有人不明的财物。(3)(4)本罪的主体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非法占有的目的。
3;答案要点:刑事诉讼的代理是指优理人接受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入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以被代理入名义参加诉讼活动,由被代理人承担代理行为法律后果的一项法律制度。
刑事诉讼代理有以下特征:(1)被代理人只能是公诉案件的被害人、自诉案件的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当事人:(2)诉讼代理人必须以被代理人名义进行诉讼活动;(3)诉讼代理人只能在代理权限内从事话动,诉讼代理人活动的依据是被代理人的授权行为,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以及代理权终止后进行的行为如没有得到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不承担该行为的法律后果; (4)诉讼代理人进行代理活动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 六、案例
1.答案要点:李某、王某的行为属于3巴罪预备阶段。因为李某、王某敲们的行为属于抢劫的准备阶段,并没有”着手”实施抢劫的犯罪构成要件中的行为,即没有采用暴力胁迫或其它方法,让店主立即交出财物,因此属于抢劫罪的预备阶段。 2.答案要点:陈某的行为己构成放火罪。在本案中(1)在客观
方面,陈某己实施了放火的行为。在主观方面,被告人明知点燃有人睡觉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