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闲情偶尔禅 简介(3)

发布时间:2021-06-06   来源:未知    
字号:

越于相对的“有”以及相对性的“无”的相对性的存在!

禅风禅语,导引我们臻至最大的和谐。当六组慧能高颂“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时候,就是实在的同一性(真如)存在于事物的表象被夺去后而呈现出的绝对无(空)的精彩刹那。

不过,对于我们今人来讲,谈禅论道,已经不是为了获取“禅定”的宗教体验。在振聋发聩的公案和飘渺神奇的诗句中,我们最想得到的是那种难以言表的禅悦。

其实,这种乐受的“禅悦”,在真正的的禅宗境界中,还只是中等的层次,不是正午的最高层级。虽然涅槃的境界非常美好,天花乱坠,但我们滚滚红尘间的凡夫俗子,仰望那种绝对真理的顶峰,我们就不必固执地再向上进行“理性回溯”了,“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平时心是道。本来面目是禅。

禅宗的高情远韵,禅师的锦心绣口,已经带给我们无限的愉悦。这些已足够我们受用不尽。

上篇:佛禅七问。

1.怯怯的发问之一:什么是佛?

佛,是外国的舶来品,禅却是我们中土佛教的一个分支。追根溯源,佛教是由古代印度一个小国王子释迦牟尼所创立的一种宗教。佛教有“三宝”,包括佛、法、僧。三宝具备,才构成完整的佛教。佛,本意是”觉”,佛教的基本教义,包括“四谛”、“十二因缘”等等。“四谛”指“苦”、“集”、“灭”、“道”,也就是人生的四中真理,十二因缘及人生的十二个部分: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佛教本来就是出世法,要从根本上灭除无明让人摆脱十二因缘的束缚,从轮回中解脱出来,脱离苦海。

在古印度地区,佛教经历了从原始,部落‘小乘、大乘‘密教等发展的阶段。我们在这本书不是讨论佛教的,所以不想就此展开。为解疑答惑,我们简要谈谈佛教在中土流传的过程。

佛教入中国大概在公元一世纪,即东汉明帝时代。明帝晚上做梦,见一神人,浑身发光,飞在殿前。转日,他询问群臣,一个叫傅毅的大臣表示说:“天竺(古印度)有得道者,号位“佛”,飞行虚空,身有日光。陛下所梦,大概就是“佛”了。

于是,汉明帝派人去西域等处抄写佛经,而后又在洛阳城外盖起白马寺。无论这个故事是否真实,但是此说见于东汉末年的《离惑论》,大致说明了佛教对中土产生影响的时间。

佛教初入中国,时人都把它当作方技的一种,中土信奉的人也不多,也没有职业的僧尼,三国两晋时期,随着译经活动的展开,逐渐出现了专门的出家人,两晋时期,僧尼已经有数千人之多,东晋十六国期间,外来僧人相继进入中土,其中最有名的,要属那位娶了十多个美女的大翻译家鸠摩罗什,而大师佛图澄、道安‘慧远、支遁等人的出现,更使得佛教在中上层广为流传影响越来越大。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土大爆炸式的发展。原因很简单,皇帝们纷纷开始信佛。虽然经过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两次“灭佛”,在中土,佛教都非常兴盛。明清两朝的统治者虽为少数民族,皇帝却都信奉佛教。明朝的皇帝朱元璋,本人就是和尚出身,所以,佛教在这三个朝代都还发展的不错僧尼的生活也不赖。只是,随着

闲情偶尔禅 简介(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